2024-2025学年濮阳市庆祖中学高三(上)政治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濮阳市庆祖中学高三(上)政治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濮阳市庆祖中学高三(上)政治一轮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正确对应的是(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科学把握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46年前,星火从乡村燃起、自沿海而兴,终成燎原大势。14亿多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以前所未有的跨越、举世瞩目的成就,给人民以幸福、国家以富强、社会以进步。这说明了( )
①我国的改革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④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段话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最佳路径
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③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愿望
④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毛泽东同志把革命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并说“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关于这两种革命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须互相衔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和新任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 )
A.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
B.全面深化改革是扭转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根本保证
C.改革为实现现代化推进我国强国建设注入生机活力
D.改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以下是部分会议的中心议题。
会议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 ……
十九届三中全会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分析这些中心议题,可以看出( )
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②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③改革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④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现代化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校同学制作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画像宣传板,配文分别是:“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毛泽东同志在八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就是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则是团结全党和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这表明党的八大( )
①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
②认识到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③为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基础
④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摆脱了苏联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①
10.《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下列表述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目标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为庆祝建国74周年,某学校拟制作宣传展板。该校政治学习小组同学负责选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主题板块的图片。下列图片可入选的是( )
①列宁在莫斯科红场讲话
②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招牌
③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④章华妹领到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新中国成立( )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共和政体的伟大飞跃
②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③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救亡图存的年代,一群有理想的青年投身革命洪流;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新时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众多青年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
①青年人才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
②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③国家的支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保障
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  )
A.在商品流通中贱买贵卖 B.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通过武力强迫无产阶级上缴地租
15.新起点,新征程,再出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发出了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落实伟大号召需要( )
①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
②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勇于开拓,进行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努力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奋斗目标
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次飞跃
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正确的道路选择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历史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0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如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一旦发生经济危机( )
①大批企业将会破产,工人面临失业
②将导致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③社会生产的商品会出现绝对过剩
④劳动人民将会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雨般的呼呼声。
材料二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大事件 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必然性?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科学总结,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明确宣示。
请结合《时事》说出两个结合的内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党史上经典名篇,无不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深山小院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的细致追问,进工厂车间寻计问策,到科研院所集思广益……山一程、水一程,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湖南十八洞村调研,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江苏调研,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前不久,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把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传家宝”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B C C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D D C D B A
18.(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建立。
(2)“三大改造”,即建国后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19.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
20.重视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传家宝,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为应对新的机遇挑战,为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出的积极回应和现实努力。重视调查研究,有利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更好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道路上的风浪考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智聚力。
【分析】背景素材: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考点考查: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领导、四个伟大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