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河南省濮阳市华阳中学学年高一(下)政治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河南省濮阳市华阳中学学年高一(下)政治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濮阳市华阳中学学年高一(下)政治期末测试题
总分:100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新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B.进行土地改革
C.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D.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终成果
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出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②思想源于时代,并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科学的思想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④时代孕育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思想推动时代前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每一次社会基本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配着的,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被取代就必然不可避免了。下列能够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的是( )
①垦田和兴修水利能力的提升降低了耕种王田的积极性
②新贵族要求农户以货币形式缴地租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③为满足资本家的利润,工薪收入增速总赶不上物价增速
④尽管枪击案频发,但美国的禁枪法案仍难提上议事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刻,全国人民为之沸腾。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使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D.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8.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历史,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10.在下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时间轴上,按标号顺序填入内容正确的是( )
A.①新中国成立一百年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建党一百年
B.①建党一百年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新中国成立一百年
C.①建党一百年②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新中国成立一百年
D.①新中国成立一百年②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建党一百年
11.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旨在强调
A.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B.马克思主义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才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D.马克思主义是放眼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990年,邓小平讲话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显著成绩是( )
①设立海南省,开辟海南经济特区②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④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同于毛泽东等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更与曾经实践过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相区别。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①植根于社会主义土壤,具有以往社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的最大优势所在
③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
④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形成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
C.原始社会处于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的旧石器时代
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
15.“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B.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C.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6.在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览时,小强同学看到右边这张照片。下列对该照片注解正确的是( )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①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 ②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④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共52分)
17.简述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特点。(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决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社会形态即为奴隶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原始社会是怎样过渡到奴隶社会的。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B A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B C C
17.生产力: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8.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③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19.生产工具的更新,促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生产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基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奴隶主阶级为了统治奴隶阶级,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人类社会也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