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 太平天国运动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1851年率领农民起义军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的是(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洪仁玕 D.朱红灯2.《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 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3.下图所示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是( )A.获得民主 B.得到自由 C.获得平等 D.得到土地4.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A.天京事变 B.西征胜利后 C.金田起义 D.北伐胜利后5.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下列封王称号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杨秀清——东王 B..石达开——西王C.冯云山——南王 D.韦昌辉——北王6.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导致其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浦口大捷7.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C.《望厦条约》 D.《变法通议》8.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以宗教手段发动群众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9.在清军和英法武装力量的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的战略失误 B.八旗兵腐朽不堪C.清军与英法武装力量的联合进攻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10.“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政权,并与腐败的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材料旨在说明这次“农民战争”( )A.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B.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C.大大加剧了民族危机 D.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11.某纪念馆展品包含《天朝田亩制度》原件、太平军武器残片、清方奏折抄本。这些展品共同说明( )A.农民阶级局限性 B.历史解释的多元性C.史料互证的必要性 D.阶级斗争的残酷性12.有学者说,这部文献规定了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巨大的革命性。该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忘记了起义的任务,消极对敌。不仅如此,还制定了严格的阶级制度和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政策,让大家都对他们失望到了极点。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武器装备的落后 B.推翻了君主统治C.主张平均分配土地 D.领导集团的腐败14.李大钊曾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缺乏坚决的斗争意志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C.没有对外作战经验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15.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20世纪初期从事反清革命的人们常常怀念洪秀全,并不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是因为他的反清为后来者开了先路。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有益于近代化的探索 D.适应了农民阶级的需要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国梦始】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清政府不断逮捕教徒,我们就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刚开始不稳定,战争还在继续,军营中不断传来消息,有伤心的,还有令人振奋的……天朝慢慢鼎盛了。(1)写出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重要历史事件。(至少两件)【梦的实现】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材料 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2)通过“材料研读”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梦中迷茫】1856年,太平天国士兵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天国竟然变成这样了,天国该怎么办呀?我迷茫了。(3)歌谣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梦的破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实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三、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 … 1851年,规模空前、震惊中外的巨变… … 太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均分配土地。——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洪仁玕之所以抛弃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摘编自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打击清王朝的同时还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 根据材料二,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B B C A C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D D C1.A【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A项正确;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排除B项;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政领袖,写成《资政新篇》,排除C项;朱红灯是清末义和团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原因在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B项正确;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是造成这种双重性的具体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与材料关系不大,排除C项;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是造成这种双重性的具体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D【详解】根据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该制度规定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拥有土地意味着可以自给自足,摆脱地主的控制,这是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更好生活的直接表现,D项正确;在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并没有体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排除A项;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更强调的是平等的获取土地,而不是得到自由,排除B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更多的体现的是农民阶级对于土地的迫切渴望,而不是获得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指的是西征的胜利后。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形成与清政权的对峙;为拱卫天京,派兵北伐和西征,西征使太平军占领了许多州县,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B项正确;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因争夺权力而导致的事变,极大的削弱了其力量,使其由盛转衰,排除A项;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不是全盛时期的标志,排除C项;太平天国的北伐未取得胜利,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1851年9月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B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选择B项;ACD项对应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C项正确;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永安建制标准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排除B项;浦口大捷是太平天国运动晚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二无”(四有”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二无”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几千年来底层农民争取社会公正的理想和追求,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变法通议》是梁启超发表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依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同时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C项正确;以宗教手段发动群众然后进行起义在中国古代史上由来已久,如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吸引了大批民众,最后发动了反抗东汉统治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A项错误;内部变乱也是许多农民起义分裂失败的重要因素,如元朝红巾军起义就是因为内部团结被瓦解,部下杀死首领,再加上元军和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而失败,排除B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的共同点,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9.C【详解】据题干信息“在清军和英法武装力量的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清军与英法联军的进攻,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题干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战略失误,排除A项;八旗兵的腐朽不堪,不会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不符合逻辑,排除B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削弱了太平的实力,但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根据题干的“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政权,并与腐朽的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它”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D项正确;虽然太平天国运动也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但不符合题干表述的主旨,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故“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表述不妥,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化的企图,故“大大加剧了民族危机”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据材料“展品包含《天朝田亩制度》原件、太平军武器残片、清方奏折抄本”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原件是太平天国自身颁布的文献,太平军武器残片是当时军事斗争的实物见证,清方奏折抄本是清政府官方的记录。通过不同来源的史料相互印证,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还原太平天国运动这段历史,体现了史料互证的必要性,C项正确;农民阶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如平均主义的空想性等,排除A项;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强调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对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解释。这些展品主要是实物史料等,并非体现对同一历史事件多种解释,排除B项;阶级斗争的残酷性一般通过战争伤亡、镇压手段等方面体现,这些展品没有直接指向阶级斗争残酷性这一角度,排除D项。故选C项。12.A【详解】依据材料“这部文献规定了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巨大的革命性”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A项正确;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玎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排除B项;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忘记了起义的任务,消极对敌。不仅如此,还制定了严格的阶级制度和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政策,让大家都对他们失望到了极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后封建腐朽思想日益严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的窠臼,使得人民失望,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领导集团的腐败,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太平天国领导人的腐化思想,没有体现武器装备落后的因素,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推翻君主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廷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但是具有空想性,题干没有涉及土地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项D项。14.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利用宗教开展运动,并建立所谓的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斗争意志,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本身依靠的就是农民群众,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题干信息未反映对外作战,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期从事反清革命的人们常常怀念洪秀全,并不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是因为他的反清为后来者开了先路”和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被用作变法力量,反清革命者怀念洪秀全,均因其为政治变革开了先路,有益于近代化的探索,符合题意,C项正确;“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虽表述正确,但非题目强调重点,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与材料“他的反清为后来者开了先路”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与题干中康有为和反清革命者借重太平天国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是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反清革命者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和利用,主要是从反清等政治角度出发,而不是强调太平天国对农民阶级需要的满足,排除D项。故选C项。16.(1)金田起义;定都天京(2)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3)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详解】(1)重要事件:根据材料“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和结合所学可知,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根据材料“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和结合所学可知,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2)怎样的理想社会:根据材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和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3)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天父杀天兄”和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影响:根据材料根据材料“天父杀天兄”和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根本原因:根据材料“提不出一个切实的革命纲领、争权夺利,贪图享乐”和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一切根源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7.(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与人民的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 自然灾害严重(2)著作:《资政新篇》。目的 : 振兴太平天国 ;反对清朝统治 ;实现国家富强。(3)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 和外国侵略势力 ,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可知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与人民的矛盾尖锐;由“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可知社会危机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与人民的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自然灾害严重。(2)著作: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可知“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资政新篇》里。目的:根据材料二“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可知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统治;由“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可知实现国家富强。因此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统治;实现国家富强。(3)影响:根据材料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打击清王朝的同时还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可知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由“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可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