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修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2.“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_________发动的这场战争使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焚烧,大批珍贵文物丢失,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____”应是( )
A.英法联军 B.美俄联军 C.英日联军 D.八国联军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最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都与走私鸦片有关
C.两次战争根本目的和性质相同 D.两次战争失败原因相似
4.如图为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香港。其中,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的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6.某校王老师在带领同学们进行主题学习时,拟出如下知识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侵占北方领土,该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起步 B.海防与塞防之争
C.民主革命的胜利 D.民族危机的加深
7.“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此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它(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华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据此判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通过洗劫圆明园获取更多财富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方面分析,这样说是因为( )
A.鸦片的输入直接引发了这两次鸦片战争 B.两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战国 D.这场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1.自 2024 年中国实行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外国游客扎堆涌向中国,“中国好 city”成为网络热词。法国某学者在游览中国某城市的历史遗址后说:“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的可耻罪行,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万分羞愧。”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12.1866年,英国人约翰·斯怀尔在上海创立太古洋行。太古洋行可以“合法”开展业务的城市有( )
A.宁波、苏州 B.厦门、江宁
C.广州、沙市 D.重庆、天津
13.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这反映出( )
A.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由被动到主动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与外国通过通商口岸建立了平等贸易 D.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14.如下图是《“文明人”的行径》漫画。此漫画揭露的所谓“文明人”罪行是( )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 D.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
1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43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
D.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摘编自黄家信《论五口通商时期的中西贸易》
材料三:仅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从中国夺得的领土就相当于法、德两国领土的总和,面积之大骇人听闻。相比鸦片战争,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强的冲击和更大的灾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主凶和帮凶分别是哪些国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三、材料题
17.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下列书信,回答问题。
【书信一】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二】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书信一中的“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2)联系书信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A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B B
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组成联军,在俄、美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排除C项;《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两国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A项正确;美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没有直接出兵,排除B项;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英日联军和八国联军,排除CD项。故选A项。
3.C
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目的和性质都相同,都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两次战争都是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C项正确;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两次战争都与走私鸦片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两次战争失败原因有相似之处,都与清朝腐败等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4.C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京条约》中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C项正确;《南京条约》中的五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天津,排除A项;《天津条约》中新开了10处通商口岸,但没有天津,排除B项;《马关条约》中开放四处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排除D项。故选C项。
5.A
根据题干信息“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A项正确;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与题干信息“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没有联系,排除B项;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与题干信息“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没有联系,排除CD项。故选A项。
6.D
据题干“《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侵占北方领土”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主题应是民族危机的加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趁机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我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海防与塞防之争,比如说加强海军建设,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革命的内容,比如说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7.B
据材料“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B项正确;鸦片战争不涉及法国和沙俄,只有英国,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清政府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之后签订《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排除D项。故选B项。
8.B
根据材料信息“它(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法、日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B项。
9.C
根据题干“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获取的通商权益,企图通过武力迫使清政府开放更多口岸、扩大贸易特权,以实现其经济扩张的野心。题干中 “贸易扩张” 的表述直接指向这一本质,C项正确;“洗劫圆明园”是战争期间的侵略暴行,不是原因,排除A项;“亚罗号事件”“马赖事件”是列强挑起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而非根本目的,排除BD项。故选C项。
10.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从性质上来说都是侵略中国的战争。因而在目的方面带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继续”的主要体现,D项正确;鸦片的输入引发了这两场战争,不符合史实,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与鸦片的输入无关,排除A项;两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题干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方面分析”不符,排除B项;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战国没有体现“发动战争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根据题干信息“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的可耻罪行”,可知与火烧圆明园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B项正确;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给英国,与题干信息“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的可耻罪行”,不符,排除A项;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与题干信息“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的可耻罪行”,不符,排除C项;旅顺大屠杀,深圳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与题干信息“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的可耻罪行”,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根据材料“1866年,英国人约翰·斯怀尔在上海创立太古洋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6年,太古洋行作为英国在华机构,其合法经营权限基于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厦门是《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江宁即今天的南京于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因此厦门和江宁符合题意,B项正确;宁波在《南京条约》中开放,但苏州是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开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广州是在《南京条约》中开放,但沙市也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开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重庆也是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得到开放,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据材料“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可知,是在沿海地区,据材料“汉口”可知,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项正确;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一直是被动的,排除A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条约不符,排除B项;中国与外国不是平等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根据漫画中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可知,漫画的主旨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罪行,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与漫画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俄国侵占中国东北领土,与漫画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与火烧圆明园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解释强调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评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的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1843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这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A项;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这属于清政府在台湾建省的经过,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C项;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这属于长征开始的标志,并非历史解释,排除D项。故选B项。
16.(1)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沙俄。
(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主凶:根据材料一“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和所学可知,英国和法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战争的主凶。帮凶:根据材料一“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和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和沙俄支持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2)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二“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所学可知是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根据材料二“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可知是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3)影响:材料一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的丑恶嘴脸,材料二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综合三则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7.(1)国家:英国、法国。行为: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2)条约: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国家、行为:根据书信一“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并结合所学可知,书信一中提到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并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条约:根据书信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因此,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