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轮复习
2025秋制作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目录
01
课标要求、考情考向
02
思维导图
03
核心知识突破
04
真题演练
05
必备知识过关
01
课标要求、考情考向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新民主主革命的胜利 2025 选择题:浙江卷 本课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
1.描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认清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必然性;
3.反思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4 选择题:湖南卷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025 选择题:浙江卷 2024 选择题:浙江卷 2023 选择题:浙江卷 课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02
思维导图
半殖民地半封建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
工农联盟
帝国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思想
一化三改
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时代化
03
核心知识突破
鸦片战争
社会主义建设
1956
1949
1919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共产党诞生
胜利的标志,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最深刻、最伟大社会变革
取得巨大成就
(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
社会性质改变
(半殖半封)
历史任务★
复兴之路的探索尝试
开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21
主心骨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结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基本国情 2.主要矛盾 3.历史任务 4.探索过程 5.历史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外因
内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不允许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①不愿走: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知识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开启标志
2.领导力量
3.指导思想
4.三大法宝
5.革命性质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民主义革命有了主心骨。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特点
7.革命道路
8.胜利标志
9.理论成果
①领导阶级新: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革命前途新: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革命范畴新:它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旧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4个彻底,1个飞跃)
方向、道路方面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 方面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特别提醒: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特别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优化方案第11页)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
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的主心骨。
(2)思想武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4)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
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精神动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
时代内容,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革命
时间
总路线和总任务
历史必然性
实质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从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1949-1956)
时间
标志
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
原因
坚持原则 (方法指导)
方向引领
伟大意义 见下一页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3.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1978)
中共八大,最重要贡献: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革命
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意义(优化方案上有)
【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肯定】
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一个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课本上没有,补充)
中共八大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地位)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面临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主要任务
总结◇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6)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7)总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
①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P29);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飞跃(P38);
③习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P56、P62)。
2.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两次结合:
第一次结合(1919-1945):在革命斗争中,找到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经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课本P25)。
第二次结合(1945-197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课本P29)。
拓展提升
归纳总结:标志性事件(选项常出)
社会进程 标志性事件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3.中国结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4.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方向
6.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社会变革
7.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伟大飞跃
鸦片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04
真题演练
B
真题演练
(2025·浙江·高考真题)9.某校以“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时代巨变”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对应参观地点,研学结语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参观地点:中共一大会址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②参观地点:兰考县焦裕禄烈士陵园
结语: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改造盐碱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参观地点: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结语:小岗村村民发挥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④参观地点:“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
结语: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准备了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5·浙江·高考真题)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论断的主旨相符的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党领导人民开创的革命新道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2025·安徽·高考真题)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
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C
(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024·江西·高考真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3.(2023·北京·高考真题)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2024·浙江杭州联考)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论证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等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05
必备知识过关清单
知识清单
1.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史,得到什么结论?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4.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外)
6.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及其意义
7.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详细表述要知道)
8.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9.中共八大的贡献、分析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0.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11.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三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①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②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的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
祝你进步
一轮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