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中国的河流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 中国的河流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3 中国的河流
素养目标
1.了解黄河的河源、支流、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明确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区域认知)
2.概括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黄河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综合思维)
3.分析黄河不同河段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人地协调观)
重点
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黄河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
难点
黄河不同河段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自主预习】
知识点:黄河概况
1.黄河发源于     北麓,干流先后流经    、    、甘(或陇)、宁、内蒙古、 陕、晋、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注入    ,全长5 464千米,是中国第    长河。
2.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    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郑州    为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
3.黄河上游穿过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峡谷,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   资源;流出青铜峡后,地势和缓,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   平原和   平原。
4.黄河中游流经     ,含沙量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中游;有无定河、    、渭河等支流汇入。
5.黄河下游进入    平原,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    地区,大力开展    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提高御洪能力。
7.    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
知识拓展
黄河的长度居我国的第二位,但水量小于长江、珠江等,因此黄河不是我国第二大河。
【合作探究】
1.探源黄河
(1)结合教材,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这里的“一套”指内蒙古境内的河套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后水量明显减少,请分析其原因。
2.走入黄河:概括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1)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可根据其水文特征分三段分析。
①源头—龙羊峡段:
②龙羊峡—青铜峡的峡谷段:
③青铜峡—河口段:
(2)内蒙古河口至河南桃花峪:
(3)河南桃花峪至入海口:
3.心忧黄河:探究“母亲河”的忧患。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为什么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呢?是不是“母亲河”生病啦?请大家作为医生、专家,来为我们的“母亲河”治病。填写表格,进行“病因”分析并给出有效的“处方”。
科室:皮肤科 症状:“大量脱发”(荒漠化) 病因:降水少,过度放牧 处方:合理放牧,退耕还草
科室:肠胃科 症状:“腹泻”(     ) 病因: 处方:
科室:内科 症状:“动脉堵塞”(凌汛) 病因: 处方:
科室:外科 症状:“脚肿”(     ) 病因: 处方: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
1.巴颜喀拉山 青 川(或蜀) 渤海 二
2.河口 桃花峪
3.水能 宁夏 河套
4.黄土高原 汾河
5.华北 地上河
6.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修堤筑坝
7.小浪底
合作探究
1.(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注入渤海。
(2)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支流汇入;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多,引黄河水灌溉,导致黄河水量减少。
2.(1)①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②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③水流平缓,水量有所减少。
(2)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河水含沙量大增。
(3)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该地区人口众多,支流很少,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减少。
3.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崎岖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河段有结冰期,且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引爆,破冰 地上河 下游水流变缓,河道变宽,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 疏通河道,加固堤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