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上)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6小题,共48分)1.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为我国的国家富强展示了美好前景③是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④使我国实现了从富到强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国情教育读本《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记录了自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屈辱史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雄史,以大量的史实材料来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探索复兴之路的。某高中生从该书中总结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历史的选择②在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是在曲折中前进③改变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关注和回答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B.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C.坚持“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有利于 ( )①加强理论武装,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②更加全面地把握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过程③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④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根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以下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事件 意义①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共青团中央指出,要不断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和执行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③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④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②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坚强领导者③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最佳选择④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伟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原创性的创意之一。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有(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十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改革开放初期时代声音的是( )①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逐步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45周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材料表明,改革开放(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美好前景②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③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④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在世界大变局中科学把握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②比较别人的路,照搬他国发展模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远眺前行的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④坚定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与工人支付能力缩小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4.在过去的30多年中,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4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结合这几次金融危机判断,假如资本主义社会再一次发生金融危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物价上涨,所有人抢购商品②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③剥削减轻,阶级矛盾缓和④股市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有自己的财产且不可以被买卖,但被迫依附在庄园中,“父子低首,奴事富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依附关系的根源③劳动者在统治阶级的强制下劳动④劳动者能够获得一部分劳动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同学的评论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①甲同学: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②乙同学: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进步③丙同学: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生活资料 ④丁同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要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摆脱的梦靥,是资本主义本身所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的袭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萧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0分)为什么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治愈?(10分)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积累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结果。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习近平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20分)试卷第6页,共6页试卷第1页,共6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A B C A D B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D C D C17.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8.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所以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被消灭。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若答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亦可)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