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 认识生命学习目标1.感悟生命的特点,体会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2.通过阅读小男孩东东的故事,懂得接续生命的要求,学会担当起自己的使命。◎素养目标:感受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生命、感激生命、热爱生活。◎学习重点:生命的特点。【自主预习】珍贵的财富→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代代接续→不断传承怎样看待人生命的接续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 子目标1:认识生命议学问题1 生命的特点探究分享1:生命的独特每个人眼睛里的虹膜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纹理,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虹膜是一样的。因此,虹膜识别技术被应用于安防设备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640亿分之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小游戏:“你有我没有”两两PK——说一说你独有的生理特征。例如我的手心有颗痣,你没有;我的头发天生就是黄色的,你没有。(1)结合虹膜、指纹、DNA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以及我们刚才玩的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悟 (2)同卵双生者的DNA相同吗 指纹相同吗 他(她)们的人生道路相同吗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分享2:生命可以永恒吗 活动1:穿越时空“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一个平民百姓还是一位名垂千古的伟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就好像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一样,即使他们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无法同命运抗争,最终还是要人走灯灭,化成一粒尘埃,消散在天地之间。(1)有一些统治者为追求“长生不老”耗费巨额人力、物力、财力,但最后都没有成功,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应怎样对待有限的生命 (2)益寿延年也会被很多人推崇。请谈谈你对此行为的认识。活动2:课堂游戏——撕纸人生假如上述纸条的每一格代表10年的生命。把人一生中睡觉、吃饭、日常琐事、上班等花费的时间去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剩下……议学问题2 生命有接续探究分享1:感悟某日,遭遇车祸的7岁小男孩东东永远睡着了。他的妈妈俯下身,深情亲吻着他的脚丫,久久不肯起来……东东曾梦想当医生,他的父母决定捐献他的器官,帮他实现“治病救人”的愿望。工作人员介绍,东东的器官会让6个孩子获得新生和光明!他的生命将在被捐献者身上得到延续。从中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感悟或认识 探究分享2:认识一家三代人对新生命到来的认识。祖辈:我们家又有新成员了。父亲:我又当爸爸了。我:你让我“升级”当哥哥(姐姐)了。弟弟(妹妹)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什么 探究分享3:猜猜他是谁 人物一 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并将3月5日定为学习他的纪念日。人物二 这个人生活在2 000多年前,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物三 他被称为“两弹元勋”,26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又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他拒绝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为了科研,他在茫茫戈壁隐姓埋名28年,长期担任核试验领导工作,多次亲临试验现场。1979年,在一次氢弹试验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试验场寻找摔落的氢弹,导致身体受到严重辐射。上述人物分别是谁 他们早已离开了我们,我们为什么还能记得他们 当堂检测1.“电影可以重拍,生命不能重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生命是独特的,要减少交往B.生命是不可逆的,要珍爱生命C.生命是艰难的,要逃避困难D.生命是有韧性的,要拒绝失败2.生命可以接续,能以不同的方式继续着。下列属于生命的接续的有 ( )①捐献器官,把爱留在人间 ②生儿育女,抚养教育下一代 ③孔子思想传万代,人民英雄被铭记 ④投胎转世,来生继续奋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思维导图】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重点问题预习(1)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2)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合作探究议学问题1探究分享1(1)示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2)①DNA相同,指纹不同,人生道路不相同。②启示: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走不同的人生道路。探究分享2活动1:(1)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②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2)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人们推崇或追求“益寿延年”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议学问题2探究分享1生命有接续。东东的生命在被捐献者身上得到延续。探究分享2家族生命的接续。探究分享3三位人物分别是雷锋、孔子、邓稼先。他们留下的精神、思想文化、科研成果等令我们永远难忘。当堂检测1.B 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