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 学案 练习,共5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 学案 练习,共5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揭露和批判 诉求 正义 弊端 阶级调和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社会变革
2.(1)资本主义 工人运动 (2)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制度
想一想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与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中产生的。
知识点二
1.德国古典哲学 唯心主义 一般规律 人民群众 阶级斗争 客观规律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特殊规律 剩余价值 无产阶级 (3)理论基石 由空想到科学
2.(1)《共产党宣言》 (2)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 性质 任务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社会
议一议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知识点三
1.(1)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 (2)共同 互助合作 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我检测
1.  [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2.  [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未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3.  [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4.√
5.  [提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不是全面继承。
6.  [提示]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7.  [提示] 《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8.  [提示]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1)一是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2)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议题二
思考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曾出现严重曲折,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2)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借鉴,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②资本主义仍旧十分强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其会阻碍社会主义发展。③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广泛的制度优势,彰显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课堂评价】
1.D [解析] 《乌托邦》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用文学语言首次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弊端,仅从理性和正义出发,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②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新社会的力量,①不选。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不选。
2.A [解析]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说法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说法错误。
3.B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①错误。《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可见《共产党宣言》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②③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在当时还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中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
4.C [解析] 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显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总结后可知,该探究活动最适合的课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C正确。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均不能全面概括图片反映的信息,A、B、D排除。
5.C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因为科学社会主义能够不断总结实践的经验,丰富和发展自身,排除①;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不会被新的理论所替代,排除④;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可见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运动面临许多困难,故②③正确。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产生 伴随着      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        得以产生和发展
进步性 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       ,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局限性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    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    ,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      ,反对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      的正确途径
2.历史前提
(1)历史前提:      的发展和      的兴起。
(2)具体表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      和        。
[知识拓展]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想一想] 有人说:“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
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        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      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意义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揭示了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      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      的基础上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创立 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意义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      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      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的意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的伟大飞跃。
2.诞生标志
(1)1848年2月,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揭示 规律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      和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 级政党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特点、     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政党的必要性
理想 目标 阐述了未来        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议一议] 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特征





◆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        ,确立了      生产关系。
(2)特点:劳动者    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      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      。
2.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建立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            的历史性飞跃
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        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新生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想一想] 科学社会主义为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2.空想社会主义者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 )
3.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斗争,但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 )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 )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全面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
6.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 )
7.《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 )
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
◆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情境创设】
  某班同学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进行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材料。
社会条件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趋于尖锐。斗争发展为大规模的政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矛头开始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但由于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没有找到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工人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平等社会。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理论基石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的一生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个重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 主义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问题探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2)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





(3)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什么积极意义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




【成果共享】
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具体表现 具体内容
思想 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及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史 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奠定了社会基础
工人运动的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基础
理论 基石 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明确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思维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区 别 理论 支撑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抽象的理性和正义
现实 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道路
阶级 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觉悟了的无产阶级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都对人类未来社会有美好的构想,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之上,它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成分
◆ 议题二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情境创设】
  高一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
同学甲 史例1:《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同学乙 史例2:1917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同学丙 史例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剧变并解体,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改旗易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问题探究】
(1)请你结合该小组搜集到的史料,概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曾扬言,社会主义会在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你如何批驳这一观点




【成果共享】
1.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理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挫折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2.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
必然 趋势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也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因此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光明的前景
过程 曲折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都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在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而社会主义国家因多种主客观因素在经济、文化上还比较落后。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1.[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 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空想社会主义者 ( )
①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新社会的力量 ②首次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 ③主张进行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 ④仅从理性和正义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5·云南下关一中期中]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共产党宣言》 ( )
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 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 ③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其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云南昆明一中期中] 高一某学习小组准备结合以下图片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为其拟定一个探究课题,以下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5.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这表明( )
①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②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随着实践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许多困难 
④随着认识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将要被新的理论所替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B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它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故①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②③表述错误。
2.B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①④正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而非历史前提,②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这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的主要表现,③错误。
3.C [解析] 当时工人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科学社会主义在1842年底尚未诞生,①排除。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排除。恩格斯提出依靠无产阶级的斗争才能让工人们从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因为当时的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②④正确。
4.C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故②④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错误。
5.D [解析] 主张阶级调和并反对阶级斗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①不符合题意;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并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④符合题意。
6.B [解析]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②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
7.C [解析]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错误。
8.B [解析] 不能固守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②错误。材料强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根据自己国情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涉及既坚定共产主义会实现的信念,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④排除。故本题选B。
9.C [解析] 欧文主张阶级调和,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①排除。欧文认为对于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这表明欧文没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说法错误。
10.B [解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受到残酷剥削,工人运动兴起,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①说法正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②说法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说法错误。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④说法正确。
11.B [解析]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
12.C [解析] 我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以适当借鉴他国优秀经验,“必然选择”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推动历史前进,②符合题意。从苏联模式的兴衰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命力,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故本题选C。
13.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分)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分)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4分)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2025·山东济南期中] 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下列对空想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②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山西晋城多校期中]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主要表现在 ( )
①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 ②以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历史前提 ③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④科学揭示和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河北沧州期中] 工人们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从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呢 1842年底,恩格斯提出一个答案。他说:只有通过暴力变革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阀贵族和工业贵族,才能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状况。无产阶级由于人数众多,已经成了英国最强大的一个阶级,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英国富翁们就该倒霉了。恩格斯提出这一答案,是因为当时的工人阶级开始 ( )
①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斗争 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2025·山西大学附中期中] 1883年,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山东临沂期中]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主张阶级调和并反对阶级斗争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5·云南昆明期中]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上述论断 (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预示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将一帆风顺,要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③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7.[2025·山西晋城多校期中]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望历史,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漫漫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 )
①巴黎公社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山东淄博期中]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得到了整体性提升。但该模式也有一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搬用和对共产主义的激进化追求。在苏联国内,因防止“修正”而拒绝改革,民主和民生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人民逐渐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这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启示是 ( )
①既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又坚定不移推行改革开放 ②既要固守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又要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③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 ④既坚定共产主义会实现的信念,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河南驻马店期中] 下面分别是欧文和马克思的观点。
欧文认为:对于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并为新的社会制度铺平道路。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①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欧文的观点 ②欧文没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欧文与马克思都主张进行阶级斗争 ④马克思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江苏徐州期中] 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 2024年9月,第十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唯一能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它可以在资本主义体系之外提供一种替代的力量,即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5·江西抚州联考]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以下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六个阶段: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 ( )
①借鉴他国模式是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②社会主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历史的前进 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14分)[2025·四川凉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15—16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也最早产生在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自此社会主义先后发生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可谓高潮迭起。170多年以来,社会主义也曾遭遇过一次又一次挫折,先后出现过几次低潮。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选自刘靖北《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时空脉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简述社会主义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共90张PPT)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议题二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进程?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产生 伴随着__________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
______________得以产生和发展
进步 性 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
____________,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______。空想社会
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揭露和批判
诉求
局限 性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______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
义的_____,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__________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__________的正确途径
正义
弊端
阶级调和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社会变革
(续表)
2.历史前提
(1)历史前提: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的兴起。
资本主义
工人运动
(2)具体表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__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
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制度
[知识拓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
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
的最高方式。
[想一想] 有人说:“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历史前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与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在对资本主
义社会弊端的批判中产生的。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
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___________
_____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__________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意义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__的历
史主体作用,揭示了__________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_______
___的基础上
德国古典哲学
唯心主义
一般规律
人民群众
阶级斗争
客观规律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创立 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_________________
___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意义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__________。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
__________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
动的秘密,揭示了__________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②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
了方向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特殊规律
剩余价值
无产阶级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的意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__________,使社会主义实现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理论基石
由空想到科学
2.诞生标志
(1)1848年2月,________________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揭示规 律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
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必然胜利
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 级政党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
政党的_______、特点、________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___________政党的必要性
理想目 标 阐述了未来______________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
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
性质
任务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社会
[议一议] 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
了___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生产关系。
(2)特点:劳动者______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__________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__________。
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
共同
互助合作
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建立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国家,实现了社会主
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历史性飞跃
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_________
_______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运动
新生 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
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续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想一想] 科学社会主义为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答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
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而不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组成部分。
2.空想社会主义者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 )
×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
的弊端,并未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3.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斗争,但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
阶级的力量。( )
×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
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
伟大飞跃。( )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全面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
[提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不是全面继承。
6.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
×
[提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
秘密。
7.《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解决问题的具
体办法。( )
×
[提示]《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
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
[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十月
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
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情境创设】
某班同学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进行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
们搜集到的相关材料。
社会 条件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也趋于尖锐。斗争发展为大规模的政治罢工甚
至武装起义,矛头开始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但由于缺乏革命理
论的指导,没有找到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工人运动最终
都以失败告终
思想 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圣西
门、傅立叶、欧文等,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
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废除
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平等社会。
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
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续表)
理论 基石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的一生
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
个重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
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
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 社会 主义 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
一个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
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
史进程
(续表)
【问题探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2)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
[答案]一是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答案]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什么积极意义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
[答案]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答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成果共享】
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具体表现 具体内容
思想 来源 空想社会 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表达了早期无
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及建立理想社会
的愿望,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历史 前提 资本主义 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展示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资本主义
本质奠定了社会基础
具体表现 具体内容
历史 前提 工人运动 的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
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基础
理论 基石 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明确了人民群众的
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
巨大作用
(续表)
具体表现 具体内容
理论 基石 剩余价值 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
方向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 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 史必然性;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 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 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续表)
[思维拓展]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区别 理论 支撑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抽象的理性和正义
现实 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社会主 义理想找到了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
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
正确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区别 阶级 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觉悟了 的无产阶级能够承担社会主义 的历史使命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
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
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都对人类未来社 会有美好的构想,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 会主义建立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之 上,它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成分
(续表)
议题二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情境创设】
高一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研究
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
同学 甲 史例1:《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
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
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同学 乙 史例2:1917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通过革
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从1944年
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
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同学 丙 史例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剧变并解体,其他东
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改旗易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
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
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续表)
【问题探究】
(1)请你结合该小组搜集到的史料,概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答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曾出现严重曲折,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西
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曾扬言,社会主义会在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
你如何批驳这一观点
[答案]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借鉴,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
②资本主义仍旧十分强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其会阻碍社会主义发展。
③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广泛的制度优势,彰显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成果共享】
1.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理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
伟大飞跃
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
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
制度的伟大跨越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
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挫折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续表)
2.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
必然 趋势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
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也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因此具有
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
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
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光明的
前景
过程 曲折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都必然经历一个长
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在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而社会
主义国家因多种主客观因素在经济、文化上还比较落后。因
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续表)
1.[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
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
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
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空想社会主义者
( )
①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新社会的力量 ②首次批判了资本主义原
始积累的罪恶 ③主张进行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 ④仅从理性和正
义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乌托邦》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用文学语言首次
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弊端,仅从理性和
正义出发,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②④正确。
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新社会的力量,①不选。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不选。
2.[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
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
是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是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科学
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
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
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①符合题意。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符合题意。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说法错误。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说法错误。
3.[2025·云南下关一中期中]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
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
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
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 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
义的目标而奋斗 ③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
历史必然性 ④其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
石,①错误。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可见《共产党宣言》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②③正确。
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在当时还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中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
4.[2025·云南昆明一中期中]高一某学习小组准备结合以下图片进行
探究活动,请你为其拟定一个探究课题,以下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解析] 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显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
诞生、俄国十月革命,总结后可知,该探究活动最适合的课题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C正确。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均不能全面概括图片反映的信息,A、B、D排除。
5.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到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
断。这表明( )
①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②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随着实践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许多困难
④随着认识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将要被新的理论所替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因为科学社会主
义能够不断总结实践的经验,丰富和发展自身,排除①;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不会被新的理论所替代,排除④;
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可见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运动面临许多困难,故②③正确。
练习册
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2025·山东济南期中]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
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
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下列对空想社
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②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揭示
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
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它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故
①④符合题意。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②③表述错误。
2.[2025·山西晋城多校期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
言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
学社会主义之“科学”主要表现在( )
①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 ②以创立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为历史前提 ③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
蓝图 ④科学揭示和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
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
类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①④正确。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而非历史前提,②错误。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这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的主要表现,③错误。
3.[2025·河北沧州期中]工人们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从资产阶级
剥削和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呢 1842年底,恩格斯提出一个答案。他
说:只有通过暴力变革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阀贵族和工业贵族,
才能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状况。无产阶级由于人数众多,已经成了英国
最强大的一个阶级,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英国富翁们就该倒霉
了。恩格斯提出这一答案,是因为当时的工人阶级开始 ( )
①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斗争 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历史舞台 ③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将斗争的矛头指向
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当时工人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科学社会
主义在1842年底尚未诞生,①排除。
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排除。
恩格斯提出依靠无产阶级的斗争才能让工人们从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因为当时的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②④正确。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2025·山西大学附中期中]1883年,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
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
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
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故②④正确。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错误。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错误。
5.[2025·山东临沂期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
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
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
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表述
正确的是( )
①主张阶级调和并反对阶级斗争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主张阶级调和并反对阶级斗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①不符合
题意;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②不符合题意;
《共产党宣言》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并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④符合题意。
6.[2025·云南昆明期中]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
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
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
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上述论断(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预
示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将一帆风顺,要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③说明资
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 ④使社会主
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②错误。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7.[2025·山西晋城多校期中]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望历史,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空想
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漫漫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
中( )
①巴黎公社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冷战结束后,社会
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
跨越,①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错误。
8.[2025·山东淄博期中]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成长为世界超级大
国,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得到了整体性提升。但该模式也有一定的问
题,很大程度上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搬用和对共产主义的激进化
追求。在苏联国内,因防止“修正”而拒绝改革,民主和民生在一定程度
上被忽视,人民逐渐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这对我国发展社
会主义的启示是( )
①既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又坚定不移推行改革开放 ②既要固守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又要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③既坚持马克思主义,
又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 ④既坚定共产主义会实现的信念,
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不能固守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
路,②错误。
材料强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根据自己国情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涉及既坚定共产主义会实现的信念,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④排除。故本题选B。
9.[2025·河南驻马店期中]下面分别是欧文和马克思的观点。
欧文认为:对于人性 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 间的一切仇恨和愤 怒,并为新的社会制 度铺平道路。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压迫者和
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行不
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
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
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欧文的观点 ②欧文没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欧文与马克思都主张进行阶级斗争 ④马克思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欧文主张阶级调和,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①排除。
欧文认为对于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这表明欧文没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说法错误。

10.[2025·江苏徐州期中]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
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
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表述正确
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
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受到残酷
剥削,工人运动兴起,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①
说法正确。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②说法错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说法错误。
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④说法正确。
11.[2025·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2024年9月,第十四届世界社
会主义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唯一能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它可以在资本主义体系之外提供一种替代的力量,
即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唯物史观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总结
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科学论
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④符合
题意。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
12.[2025·江西抚州联考]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以下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
六个阶段: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 )
①借鉴他国模式是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②社会主义遵循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历史的前进 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前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我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以适当借鉴他国优秀经验,“必然
选择”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推动历史前进,②符合题意。
从苏联模式的兴衰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命力,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③符合题意。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故本题选C。
13.(14分)[2025·四川凉山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
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15—
16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在欧洲尤
其是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也最早产生在英国。19世纪
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848年《共产党宣言》
发表,自此社会主义先后发生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
践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可谓高潮
迭起。170多年以来,社会主义也曾遭遇过一次又一次挫折,先后出
现过几次低潮。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既面临着十分
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选自刘靖北《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时空脉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简述社会主义
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答案]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分)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分)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4分)
答案速查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揭露和批判 诉求 正义 弊端 阶级
调和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社会变革
2.(1)资本主义 工人运动 (2)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 资本主
义制度
[想一想]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的历史前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与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在对资本
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中产生的。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1)德国古典哲学 唯心主义 一般规律 人民群众 阶级斗争
客观规律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特殊规律 剩余价值 无产
阶级 (3)理论基石 由空想到科学
2.(1)《共产党宣言》 (2)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 性质 任务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社会
[议一议]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
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
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1)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 (2)共同 互助合作
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自我检测
1.× 2.× 3.× 4.√ 5.× 6.× 7.× 8.×
【新课探究】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思考(1)是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
人运动的兴起。
(2)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议题二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思考(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
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
伟大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曾出
现严重曲折,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2)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作
为借鉴,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②资本主义仍旧十分强大,不会自动退
出历史舞台,其会阻碍社会主义发展。③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广泛的制度优势,彰
显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 课堂评价 】
1.D 2.A 3.B 4.C 5.C
答案速查
第2课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B 2.B 3.C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C 5.D 6.B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7.C 8.B
思维提升
9.C 10.B 11.B 12.C
13.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
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分)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
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