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结与提升【演练提升】1.C [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这在题中未体现,①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人罢工抵抗减薪和工厂关闭,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也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③正确。 一次罢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工人的部分利益,但不会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社会地位,④错误。故本题选C。2.A [解析] “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说明《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①正确。“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说明《共产党宣言》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思想,③正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错误。《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④错误。3.①“两个必然”彰显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②“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艰巨性。只有资本主义以私人占有为根本特征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制约着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才会宣告灭亡,社会主义才会最终胜利。总结与提升 本课是全书的起点。本册教材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创立、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因此,回顾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阐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逻辑起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这一规律分析社会现象,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链接】材料一 2024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①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3月,英国某企业的仓库工人罢工;5月,美国马里兰州某品牌商店员工罢工;6月,韩国某汽车公司工人罢工;10月,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约4.5万名码头工人宣布罢工,关停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36个港口,以争取更高的薪酬和抵抗港口自动化改造。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完整中译本正式出版。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材料三 2024年11月30日,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年年会暨“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与广东实践”学术交流会在中共汕尾市委党校召开。会议指出,③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正创新,广东新实践呈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信息解读】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政治认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科学精神:明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②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 政治认同: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 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③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政治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之处【演练提升】1.[2025·浙江杭州开学考] 2024年12月,某公司汽车工人在德国各地的9家工厂发起罢工,以抵抗对工人减薪和工厂关闭,这是德国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规模罢工。此次工人罢工 ( )①展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③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改变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社会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福建莆田一中期中]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思想 ④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河北沧州四校月考]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非常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而经过后来更多的实践与思考,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出了更为客观、科学和全面的研判:“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一再证明,资本主义为了生存与发展,积极推动科技革命,努力进行制度创新,意在不断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得“必然灭亡”的资本主义看起来似乎“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理解。(共18张PPT)总结与提升本课是全书的起点。本册教材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创立、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因此,回顾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阐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逻辑起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这一规律分析社会现象,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链接】材料一 2024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①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3月,英国某企业的仓库工人罢工;5月,美国马里兰州某品牌商店员工罢工;6月,韩国某汽车公司工人罢工;10月,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约4.5万名码头工人宣布罢工,关停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36个港口,以争取更高的薪酬和抵抗港口自动化改造。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完整中译本正式出版。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材料三 2024年11月30日,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24年年会暨“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与广东实践”学术交流会在中共汕尾市委党校召开。会议指出,③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正创新,广东新实践呈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信息解读】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政治认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科学精神:明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②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 意义 政治认同: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③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科 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 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 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政治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科学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之处(续表)【演练提升】1.[2025·浙江杭州开学考]2024年12月,某公司汽车工人在德国各地的9家工厂发起罢工,以抵抗对工人减薪和工厂关闭,这是德国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规模罢工。此次工人罢工( )①展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③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改变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社会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这在题中未体现,①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人罢工抵抗减薪和工厂关闭,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也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③正确。一次罢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工人的部分利益,但不会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社会地位,④错误。故本题选C。2.[2025·福建莆田一中期中]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思想 ④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说明《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①正确。“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说明《共产党宣言》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思想,③正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错误。《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④错误。3.[2025·河北沧州四校月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非常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而经过后来更多的实践与思考,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出了更为客观、科学和全面的研判:“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一再证明,资本主义为了生存与发展,积极推动科技革命,努力进行制度创新,意在不断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得“必然灭亡”的资本主义看起来似乎“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理解。[答案] ①“两个必然”彰显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②“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艰巨性。只有资本主义以私人占有为根本特征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制约着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才会宣告灭亡,社会主义才会最终胜利。答案速查总结与提升1.C 2.A3.①“两个必然”彰显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②“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艰巨性。只有资本主义以私人占有为根本特征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制约着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才会宣告灭亡,社会主义才会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总结与提升.pptx 总结与提升 正文.docx 总结与提升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