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总结与提升本课是全书承上启下的连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深入理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帮助学生懂得选择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链接】材料一 1949年10月,①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②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党带领人民开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③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信息解读】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意义 政治认同:明确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增强对党的认同科学精神: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 必然性;社会主义改 造的意义 政治认同:坚定对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认同科学精神:明确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③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经济建设成就;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建设经 验与成就取得的原因 政治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科学精神: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建设成就的意义④ 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 义;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发展的成就 政治认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认同科学精神: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义(续表)【演练提升】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村播种庄稼的重要时节。下面两幅图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图,较好地体现了当年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这反映了(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农业改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被解决与改变 ④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逐渐建立起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通过两组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积极进行春耕春种,反映了农业改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说明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和改变,②③应选。材料反映的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不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不选。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建立起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④错误。√2.[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大国发展固本培元。我国工业体系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民族资本家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③改革开放“引资”“引技”和“引智”的政策 ④我国“一五”期间建立起的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我国工业体系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一五”期间建立起的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②④正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民族资本家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基础,①错误;我国工业体系的起步阶段主要指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引资”“引技”和“引智”的政策无关,③不选。3.[2025·河南新蔡一高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二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答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答案] 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答案速查总结与提升1.C 2.D3.(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与提升【演练提升】1.C [解析] 通过两组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积极进行春耕春种,反映了农业改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说明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和改变,②③应选。材料反映的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不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不选。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建立起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④错误。2.D [解析] 我国工业体系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一五”期间建立起的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②④正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民族资本家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基础,①错误;我国工业体系的起步阶段主要指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引资”“引技”和“引智”的政策无关,③不选。3.(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与提升 本课是全书承上启下的连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深入理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帮助学生懂得选择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链接】材料一 1949年10月,①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②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党带领人民开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③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信息解读】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政治认同:明确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增强对党的认同 科学精神: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政治认同:坚定对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认同 科学精神:明确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③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经验与成就取得的原因 政治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科学精神: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建设成就的意义④ 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成就 政治认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认同 科学精神: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义【演练提升】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村播种庄稼的重要时节。下面两幅图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图,较好地体现了当年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这反映了 (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农业改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被解决与改变 ④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逐渐建立起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5·云南师大附中期中] 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大国发展固本培元。我国工业体系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民族资本家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③改革开放“引资”“引技”和“引智”的政策 ④我国“一五”期间建立起的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25·河南新蔡一高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二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总结与提升.pptx 总结与提升 正文.docx 总结与提升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