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课件 学案 练习,共5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课件 学案 练习,共5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75张PPT)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议题一 为何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议题二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重要性
地位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表现 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__________、愈战愈勇,否则就
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愈挫愈奋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____________的信仰,对_______________
___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
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力量
[名师点拨]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 主义 理论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实践 毛泽东思想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想一想]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精神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定“四个
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成就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_______
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__________问题,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要求 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小康社会
绝对贫困
青年 学生 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全面提升自身素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以中国梦为引领,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
[名师点拨]青年学生如何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议一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伟大”等。
1.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转变。( )
×
[提示]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全新发展。( )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与创新,
而不是“全新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发展方
案。( )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而不是具体的发展方案。
4.坚定“四个自信”,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
×
[提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定“四个自信”,还要在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斗争等。
5.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
×
[提示]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信仰、信念、信心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 )
×
[提示]信仰、信念、信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
但不起决定作用。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
( )

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
强起来的伟大物质力量。( )
×
[提示]信念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
议题一 为何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情境创设】
某校高一年级开展“回首过往、坚定自信”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一组同学的研究材料(参考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请你一同参与。
◇经济成就斐然
2024年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出台一系列
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国内生
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粮食产量突破0.7万亿千克,中国碗装
了更多中国粮。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
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美丽中国画卷
徐徐铺展。
◇民生持续改善
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麦积山石窟“东
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
攘,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
医疗等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
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
了生活品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
(续表)
【问题探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自信。
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2)请你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取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
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③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追寻伟大梦想。
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⑤全面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3)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
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
熠生辉。请简要说明青年学生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立足实践,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砥砺奋进。
【成果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
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道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
开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制度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
度现代化建设
文化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体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顽强奋斗。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
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秉持着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用
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引领 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将个人梦、国家梦相融合
(续表)
[知识拓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中国有成就,证明中国建设的道路的正确性。
(2)中国有信仰,保证中国建设的方向的正确性。无论过去、现在还
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
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国有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积聚磅礴能量,中国有自信(“四个自信”),
中国有力量。
议题二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情境创设】
某校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下
面是某同学的发言提纲。
理响中国·探寻密码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守常”与“达变”的辩证
统一。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唯有创新,
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未来定能
创造出更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自立积淀于过去,运筹于未
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
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推动党
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
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打破“小院高墙”,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
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
园,推动历史车轮奋勇向前。
(续表)
【问题探究】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如何做到“守常”与“达变”的辩证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守常”是对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遵循,即把握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同时,要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时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答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追求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成果共享】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理论 依据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
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
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历史 选择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由中国
国情决定的
现实 发展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
开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正在迈向伟大复兴
未来 前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
力和无比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
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
国方案
(续表)
[知识拓展]如何深入理解方向、道路、命运
(1)旗帜问题、方向问题历来十分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方向错了,就
会南辕北辙、人心涣散。一个党、一个国家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预示着什么样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富
强、人民能否幸福生活。
(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实践证明,这条
道路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
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
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
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1.[2025·辽宁丹东期中]只有在历史选择中明确道路为什么“通”,在
历史自觉中清晰理论为什么“灵”,在历史实践中印证制度为什么“优”,
在历史积淀中凸显文化为什么“美”,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
自信( )
①旨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 ②作为党的
出发点有利于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③有利于在把握历史大
势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历史所彰
显的精神价值的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目的不仅仅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治理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表述过于片面,①排除。
党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坚定历史自信,②排除。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能够让党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从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这是符合逻辑和实际情况的,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③正确。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是对自身历史所彰显的精神价值的信念,这体现了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认同,④正确。
2.[2025·广东广州期中]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回顾过往,
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
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①中国式现代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回顾过往,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②③符合题意。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并且材料不能印证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④排除。
3.[2025·湖北随州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
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
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
“好”这个重大问题。这个“好”在于(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②以中国的发
展实践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
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
类文明的唯一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
“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练习册
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2025·江苏宿迁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
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 )
A.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B.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我国的改革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深化改革

[解析]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既不走封闭
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
我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正确。
材料不是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B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材料并不是强调人民的重要性,C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取得巨大成就。D排除。
2.[2025·湖南长沙期中]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
代发展要求。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历
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
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
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
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中国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
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好,①④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②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这一道路可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实现了”,③错误。
3.“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
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由
此可见( )
①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体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取得的全部根本成就
④其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由之路,其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体,①
④正确。
材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富强之路,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排除。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但不是全部根本成就,③错误。
4.[2025·江苏扬州期中]2024年7月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
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
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此要( )
①比较别人的路,全盘吸收和借鉴他国政治文明 ②回看走过的路,
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 ③坚定道路决定命运,选择符合本国具体
实际的路 ④远眺前行的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对其他国家的文明要辩证对待,不能全盘吸收,①错误。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这坚定了我们对这一制度的信心,②正确。
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此要坚定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③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一国两制”,不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④排除。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5.如果你受邀参加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座谈会,以下选择的角
度符合此主题的是( )
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②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③时
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④时代呼唤担当,青春理当闪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2025·河北保定期中]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3周
年纪念日。回首波澜壮阔的103年奋斗史,我们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
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
利,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
上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的巨大成功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社会主义没有辜
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回首波澜壮阔的103年奋斗史,我们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
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
的科学理论体系,也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
会主义,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没有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③不符合题意。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7.[2025·山东德州期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
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
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0余年的伟大变革,证
明中国完全有底气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上观点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
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
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新时代10余年的伟大变革证明中国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
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正确。
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中国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提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②排除。
题干中未涉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排除。
邓小平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走中国式的道路,新时代10余年的变革也证明了中国走自己的路是正确的,这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④正确。
8.[2025·福建宁德期中]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逐步建立起
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实
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这告诉我们
( )
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②要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
命 ③远跳前行的路,转化社会基本矛盾 ④要立足理论逻辑,发展科
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建立起相
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实现
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这表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
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命,①②符合题意。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不能转化,③错误。
我们要立足实践,发展科学社会主义,④错误。
9.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路。下列符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坚
持走自己的路”的是( )
①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②坚持
“一化三改”,推动社会变革 ③进入新时代,世界局势深刻变化,党情和国
情均呈现阶段性特征 ④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这是
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之处,①错误。
③不体现坚持走自己的路,不选。
10.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
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
择。由此可见( )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
各国、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④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守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念与决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①说法错误。
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②说法错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也说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守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念与决心,③④符合题意。
11.[2025·浙江嘉兴期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
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②中国式
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③人类的前途命运应
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④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
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涉及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
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不涉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①
③不符合题意。
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都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表明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②④符合题意。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
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
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
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
①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照搬的发展道路 ②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④既
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各国国情不同,其他国家不能照搬我国的发展道路,只能说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①排除。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②④正确。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但不是最终理论成果,③排除。
13.(14分)[2025·湖北武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余年奋
斗历程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
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之路。只要我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
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
彼岸。”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道不变、志不改”这一主题撰写
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 示例: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2分)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前景。(4分)
我们要坚定信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
答案速查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 新课导学 】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愈挫愈奋 2.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力量
[想一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定“四个
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小康社会 绝对贫困
[议一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伟大”等。
自我检测
1.× 2.× 3.× 4.× 5.× 6.× 7.√ 8.×
【 新课探究 】
议题一 为何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发展,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
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③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追寻伟大梦想。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⑤全面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3)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立足实践,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砥砺奋进。
议题二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守常”是对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遵循,即把握生产关系一
定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同时,
要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新时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追求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 课堂评价 】
1.D 2.C 3.A
答案速查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A 2.B 3.B 4.C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5.C 6.A 7.B 8.A
思维提升
9.D 10.D 11.D 12.C
13.示例: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2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前景。(4分)我们要坚
定信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
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行伟大斗争,深
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4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4分)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愈挫愈奋
2.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力量
想一想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二
小康社会 绝对贫困
议一议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伟大”等。
自我检测
1.  [提示]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与创新,而不是“全新发展”。
3.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不是具体的发展方案。
4.  [提示]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定“四个自信”,还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等。
5.  [提示]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  [提示] 信仰、信念、信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但不起决定作用。
7.√
8.  [提示] 信念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③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追寻伟大梦想。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⑤全面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3)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立足实践,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砥砺奋进。
议题二
思考 (1)“守常”是对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遵循,即把握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同时,要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新时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追求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课堂评价】
1.D [解析]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目的不仅仅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表述过于片面,①排除。党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坚定历史自信,②排除。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能够让党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从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这是符合逻辑和实际情况的,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③正确。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是对自身历史所彰显的精神价值的信念,这体现了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认同,④正确。
2.C [解析] 回顾过往,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错误。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并且材料不能印证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④排除。
3.A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课标展示】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重要性
地位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表现 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      、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       的信仰,对           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      。
[名师点拨] 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 克 思 主 义 理论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实践 毛泽东思想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想一想]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成就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      ,历史性地解决了      问题,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要求 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名师点拨] 青年学生如何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青 年 学 生 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全面提升自身素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以中国梦为引领,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
[议一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全新发展。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发展方案。 ( )
4.坚定“四个自信”,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 )
5.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 )
6.信仰、信念、信心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 ( )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绩。 ( )
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物质力量。 ( )
◆ 议题一 为何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情境创设】
  某校高一年级开展“回首过往、坚定自信”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一组同学的研究材料(参考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请你一同参与。
◇经济成就斐然   2024年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粮食产量突破0.7万亿千克,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民生持续改善   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
【问题探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自信。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2)请你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取得的原因。




(3)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请简要说明青年学生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成果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
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道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制度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现代化建设
文化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体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顽强奋斗。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秉持着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引领 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将个人梦、国家梦相融合
[知识拓展]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中国有成就,证明中国建设的道路的正确性。
(2)中国有信仰,保证中国建设的方向的正确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国有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积聚磅礴能量,中国有自信(“四个自信”),中国有力量。
◆ 议题二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情境创设】
  某校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发言提纲。
理响中国·探寻密码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守常”与“达变”的辩证统一。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唯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未来定能创造出更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自立积淀于过去,运筹于未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打破“小院高墙”,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推动历史车轮奋勇向前。
【问题探究】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如何做到“守常”与“达变”的辩证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成果共享】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理论 依据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历史 选择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现实 发展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正在迈向伟大复兴
未来 前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知识拓展] 如何深入理解方向、道路、命运
(1)旗帜问题、方向问题历来十分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人心涣散。一个党、一个国家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预示着什么样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富强、人民能否幸福生活。
(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1.[2025·辽宁丹东期中] 只有在历史选择中明确道路为什么“通”,在历史自觉中清晰理论为什么“灵”,在历史实践中印证制度为什么“优”,在历史积淀中凸显文化为什么“美”,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 ( )
①旨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 ②作为党的出发点有利于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③有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历史所彰显的精神价值的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广东广州期中] 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回顾过往,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
①中国式现代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湖北随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这个“好”在于(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②以中国的发展实践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1.A [解析]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B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强调人民的重要性,C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取得巨大成就。D排除。
2.B [解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中国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好,①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②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这一道路可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实现了”,③错误。
3.B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体,①④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富强之路,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排除。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但不是全部根本成就,③错误。
4.C [解析] 对其他国家的文明要辩证对待,不能全盘吸收,①错误。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这坚定了我们对这一制度的信心,②正确。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此要坚定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一国两制”,不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④排除。
5.C
6.A [解析] 回首波澜壮阔的103年奋斗史,我们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也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没有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③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7.B [解析]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10余年的伟大变革证明中国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中国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提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②排除。题干中未涉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排除。邓小平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走中国式的道路,新时代10余年的变革也证明了中国走自己的路是正确的,这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④正确。
8.A [解析]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这表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命,①②符合题意。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不能转化,③错误。我们要立足实践,发展科学社会主义,④错误。
9.D [解析] 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之处,①错误。③不体现坚持走自己的路,不选。
10.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说法错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②说法错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也说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守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念与决心,③④符合题意。
11.D [解析] 材料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涉及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不涉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①③不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都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表明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②④符合题意。
12.C [解析] 各国国情不同,其他国家不能照搬我国的发展道路,只能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①排除。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②④正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但不是最终理论成果,③排除。
13.示例: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2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前景。(4分)我们要坚定信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知识点一 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
1.[2025·江苏宿迁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因为 ( )
A.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B.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我国的改革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深化改革
2.[2025·湖南长沙期中]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说明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 ( )
①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体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取得的全部根本成就
④其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江苏扬州期中] 2024年7月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此要 ( )
①比较别人的路,全盘吸收和借鉴他国政治文明 ②回看走过的路,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 ③坚定道路决定命运,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 ④远眺前行的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5.如果你受邀参加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座谈会,以下选择的角度符合此主题的是 ( )
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②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③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④时代呼唤担当,青春理当闪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2025·河北保定期中] 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3周年纪念日。回首波澜壮阔的103年奋斗史,我们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山东德州期中]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0余年的伟大变革,证明中国完全有底气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上观点说明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福建宁德期中] 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这告诉我们 ( )
①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②要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命 ③远跳前行的路,转化社会基本矛盾 ④要立足理论逻辑,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路。下列符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是 ( )
①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②坚持“一化三改”,推动社会变革 ③进入新时代,世界局势深刻变化,党情和国情均呈现阶段性特征 ④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由此可见 ( )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各国、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④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守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念与决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25·浙江嘉兴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
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②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③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④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 )
①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照搬的发展道路 ②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④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4分)[2025·湖北武汉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之路。只要我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道不变、志不改”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