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自主学习单-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自主学习单-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言论及相关历史背景,准确知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理解其产生的必然性。
借助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剖析,能够清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辩证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历程,明确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结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坚定 “四个自信”,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使命感。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4.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二)难点
1.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入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必然性。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结合 2025 年的时政热点,如某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应用。
三、学法指导
1.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如《共产党宣言》原文、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著作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关注权威的学术网站、新闻媒体等,获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时政信息,拓宽视野。
2.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如对比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特点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制作表格等方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四、自学活动
(一)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梳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考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明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性。
结合 2025 年某些国家工人运动的新特点,如罢工诉求、组织形式等,探讨工人运动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学习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和主要内容,思考唯物史观如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理解剩余价值学说的内涵,分析其从经济学角度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揭示,以及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指导意义。
研读《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等,探讨《共产党宣言》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价值。
(三)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思考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发展,以及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关注 2025 年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举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等,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五、学习疑惑
记录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如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清,像唯物史观中的 “社会存在” 与 “社会意识” 的辩证关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剩余价值学说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应用等;以及对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些现象的困惑,如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等,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六、自主构建本框知识框架
七、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结合 2025 年某国的经济危机现象,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表现、实质和根源
小组收集 2025 年某国经济危机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企业破产情况等。
分析这些数据和资料,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现,如危机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
结合所学知识,深入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思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解决经济危机的指导意义。
(二)探究二: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小组分工,分别梳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时期的理论特点和实践成果。
对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观点、实现途径等,分析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探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如苏联模式的利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等,思考如何在当代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探究三:结合 2025 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关注 2025 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如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贸易关系的调整、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等。
分析这些变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在应对全球挑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结合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展望科学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八、检测
(1) 易错易混
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易错点:认为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
解析:该说法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它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而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它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诉求,但存在局限性,并未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易错点:误以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
解析: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及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情况
易错点:觉得空想社会主义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
解析:这种看法不对。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过实践尝试,像欧文创办 “新和谐公社” 。只是由于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等原因,最终实践失败了,并非没有实践。
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
易错点:把经济斗争当作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最重要的形式 。
解析:该说法错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政治斗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最重要斗争形式,它直接针对资产阶级统治,对改变无产阶级命运意义重大 。
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易错点: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
解析:这是错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相关内容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等。
6.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易错点: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
解析:此观点不准确。马克思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能将二者等同 。
7.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混淆
易错点:比如认为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
解析:这是错误的。揭示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秘密的是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以及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等 。
8.科学社会主义实现飞跃的原因
易错点: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
解析:该表述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它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运行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石 。
9.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误判
易错点:错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当作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
解析:这一观点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其创立奠定理论基石,二者概念不同,不能混淆 。
10.社会主义运动中重要事件的错误认知
易错点:如认为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实践是十月革命 。
解析:此说法错误。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实践是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典例剖析
1. 【2024·浙江·高考真题】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全国·高考真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
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C
九、自我反馈
根据检测结果,认真分析自己对本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漏洞,如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不深刻,或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应用不够熟练等,要及时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同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态度,如是否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是否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等,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学习效果。此外,还要关注自己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是否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否增强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责任感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