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2024)一上 第四单元 第14课《星空的故事》教案+视频素材+课件(41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岭南版(2024)一上 第四单元 第14课《星空的故事》教案+视频素材+课件(41页)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 星空的故事 教学设计
课题 14 星空的故事 学科 美术 课型 新授
来源 岭美版 节次 第14课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识别学校或社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识,从线条、形状、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其用途和所传递的信息。能根据周边环境中各种自然物与人造物,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欣赏和评述其中的美。能与同学分享、交流对身边的美的体会,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标分解 1.鼓励学生以多维度方式探索“天”的奥秘,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2.通过多种方式体会天体造型和天空的美。3. 探讨与分析甲骨文“天”字的由来。探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颜色、形状。用揉、捏、搓等方法制作独特的星球。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岭南版一年级美术第四单元的第14课。本课以感知星球的造型、探究浩瀚“星空”为教学内容,通过感知天体的造型美、色彩美、纹理美并运用超轻黏土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星球造型,表达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充满好奇,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愿意尝试各种材料和表现手法,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吸引他们。但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基本美术技能,同时引导他们探索更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如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意组合,运用色彩和形状表达情感等,以促进其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天体的方法,并描述天体的形态和色彩美,探讨与分析甲骨文“天”字的由来。艺术表现:探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颜色、形状;创意实践:通过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会以、捏、搓等方法来表现独特的星球。文化理解:通过领略宇宙奥秘,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天”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意义。
评价任务 1.我能从“天”字感知星空之美2.我能用揉、捏、搓等方法制作星球3.我能与同学分享生活中的其他球体
重点 1.了解甲骨文“天”字的由来,感受天空的浩瀚美。2.尝试利用揉、捏、搓等方法表现星球的造型。
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利用混合的颜色表现不同的星球造型。
材料准备 准备工具与材料:星空图片、艺术作品、绘画工具等,超轻黏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璀璨的星空中,有着无数的奥秘,有着许多故事。播放视频 讨论分享对星空的了解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朗读,并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分析儿歌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眼里的天是什么样子的?与我们看到的一样吗?(二)我们的发现生:天圆地方学说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宇宙观念。它认为天是一个圆形的穹顶,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在这种观念下,天和地是分别独立的两个实体,天是高于地的,而且天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生:古人认为,头顶之上便是天,于是就有了3000年前的甲骨文“天”字。 生……二、活动一(一)写一写:观察甲骨文天”字的字形特征,并写一写1、甲骨文“天”字的方框突出人的头部,象征着人的头顶上方是天空。2、了解天字的演变过程播放视频(二)写出天字出示图片三、活动二(一)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八大行星简介播放视频(二)学生讨论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以及特征1、水星体积最小,与地球相比更像一颗小石子。 颜色 :表面呈灰色, 特征 :昼夜温差极大。 2、金星 形状 :体积与地球相近,被称为“地球姐妹星”。 颜色 :表面呈橙红色 特征 :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自东向西),无磁场。 3、地球 形状 :表面71%被海洋覆盖。 颜色 :蓝色(海洋)与陆地颜色混合。 特征 :唯一存在液态水和生命的行星,有大气层和磁场。 4、火星 形状 :直径约6,794公里,表面红色(因氧化铁)。 颜色 :红色为主,但存在黄色沙丘等不同地貌。 特征 :稀薄大气含二氧化碳,存在干涸河道。 5、木星 形状 :直径约86,881公里,气态巨行星。 颜色 :橙黄色(大气成分)。 特征 :太阳系最大行星,有95颗卫星。 6、土星 形状 :直径约120,536公里,气态巨行星。 颜色 :淡黄色(大气成分)。 特征 :光环由冰块和岩石组成,卫星数量超140颗。7、天王星 形状 :直径约51,120公里,冰巨星。 颜色 :青蓝色(大气含甲烷)。 特征 :自转轴倾斜最大,唯一躺着自转的行星,有较薄的光环。 8、海王星 形状 :气态巨行星,直径约49,528公里,冰巨星。 颜色 :深蓝色(甲烷吸收红光)。 特征 :拥有强烈风暴(如大黑斑),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有暗淡的光环和众多卫星。(三)画一画:试试把八大行星画出来。1、八大行星画法看看视频学习方法播放视频2、学生作品展示出示图片四、活动三(一)做一做: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1、制作方法(1)把超轻黏土揉成球形(2)添加细节出示制作的星球图片2、看看视频学习方法播放视频3、学生作品展示出示图片(二)结合音乐做游戏,模仿地球与月亮的自转与公转。1、游戏规则:(1)请三位同学当太阳、地球和月亮。(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3)月亮围绕地球转的同时,还要围绕太阳转(4)注意转动的方向。(5)游戏时注意安全2、出示地球与月亮的自转与公转视频播放视频五、展示与交流1、展示制作的太阳系模型出示图片2、看看视频学习方法播放视频3、学生作品展示出示图片六、评价与记录 阅读儿歌,了解学习内容动手写天字观察行星的形状、颜色和特征并能动手画出来动手用黏土制作星球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太阳系模型完成评价记录 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天体的方法,并描述天体的形态和色彩美,探讨与分析甲骨文“天”字的由来。探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颜色、形状;通过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会以、捏、搓等方法来表现独特的星球。通过领略宇宙奥秘,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会以、捏、搓等方法来表现独特的星球。回顾课堂知识,明确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
课堂练习 动手画出八大行星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
课堂小结 美丽星空及太阳系行星的充满着神秘,让我们仔细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颜色等特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模型吧。
板书设计 星空的故事不同星球的名称与特点。地球(蔚蓝色与绿色相结合)等。星球的制作手法。揉、捏、搓。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八大行星(8 Planets),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Pluto)被划为矮行星,除名于八大行星之外。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岭南美版)一年级上册
星空的故事
第14课
新课引入
璀璨的星空中,有着无数的奥秘,有着许多故事。
新知讲解
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眼里的天是什么样子的?与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新知讲解
我们的发现
天圆地方学说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宇宙观念。它认为天是一个圆形的穹顶,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在这种观念下,天和地是分别独立的两个实体,天是高于地的,而且天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古人认为,头顶之上便是天,于是就有了3000年前的甲骨文“天”字。
新知讲解
写一写:观察甲骨文天”字的字形特征,并写一写
活动一
甲骨文“天”字的方框突出人的头部,象征着人的头顶上方是天空。
写一写
新知讲解
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活动二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温馨提示
八大行星简介
金星
形状 :体积与地球相近,被称为“地球姐妹星”。
颜色 :表面呈橙红色
特征 :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自东向西),
无磁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水星
体积最小,与地球相比更像一颗小石子。
颜色 :表面呈灰色,
特征 :昼夜温差极大。
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地球
形状 :表面71%被海洋覆盖。
颜色 :蓝色(海洋)与陆地颜色混合。
特征 :唯一存在液态水和生命的行星,有大气层和磁场。
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火星
形状 :直径约6,794公里,表面红色(因氧化铁)。
颜色 :红色为主,但存在黄色沙丘等不同地貌。
特征 :稀薄大气含二氧化碳,存在干涸河道。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活动二
木星
形状 :直径约86,881公里,气态巨行星。
颜色 :橙黄色(大气成分)。
特征 :太阳系最大行星,有95颗卫星。
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土星
形状 :直径约120,536公里,气态巨行星。
颜色 :淡黄色(大气成分)。
特征 :光环由冰块和岩石组成,卫星数量超140颗。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天王星
形状 :直径约51,120公里,冰巨星。
颜色 :青蓝色(大气含甲烷)。
特征 :自转轴倾斜最大,唯一躺着自转的行星,有较薄的光环。
说一说: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和颜色,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海王星
形状 :气态巨行星,直径约49,528公里,冰巨星。
颜色 :深蓝色(甲烷吸收红光)。
特征 :拥有强烈风暴(如大黑斑),是距离太阳最
远的行星,有暗淡的光环和众多卫星。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活动二
画一画:试试把八大行星画出来。
画一画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活动二
八大行星画法
新知讲解
活动二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八大行星画法
新知讲解
活动二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八大行星水彩画法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活动二
八大行星剪贴画法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三
方法
做一做: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
做一做
新知讲解
活动三
方法
做一做: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
做一做
把超轻黏土揉成球形
添加细节
新知讲解
活动三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新知讲解
活动三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星球制作方法
新知讲解
活动三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新知讲解
活动三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新知讲解
活动dg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三
结合音乐做游戏,模仿地球与月亮的自转与公转。
游戏规则:
1、请三位同学当太阳、地球和月亮。
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3、月亮围绕地球转的同时,还要围绕太阳转
4、注意转动的方向。
5、游戏时注意安全
新知讲解
展示与交流
新知讲解
展示与交流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习方法
展示与交流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学生作品展示
新知讲解
评价与记录
我能从“天”字感知星空之美
学业评价
你能得到几颗星星
我能用揉、捏、搓等方法制作星球
我能与同学分享生活中的其他球体
课堂练习
动手画出八大行星
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
课堂小结
美丽星空充满着神秘,让我们仔细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星球模型吧。
看图讲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看开国大典
画国旗
唱国歌
板书设计
星空的故事
不同星球的名称与特点。
地球(蔚蓝色与绿色相结合)等。
星球的制作手法。
揉、捏、搓。
素材资料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