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小论文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一、关键词:文明转型与全球互联(一)观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共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开启了人类历史迈向全球化和近代化的序章。(二)论证:1.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14-17世纪,随着西欧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的戏剧等作品,批判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建伦理,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新航路开辟的世界联通:15-16世纪,在商品经济发展、对东方财富的渴求以及地圆学说、航海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了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新航线。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贸易和跨洋物种、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在亚非拉地区建立了殖民据点,进行劫掠式贸易,特别是“三角贸易”将大量非洲黑奴贩运到美洲,为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和原始资本积累。尽管这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三)结论:文艺复兴在思想上冲破了中世纪的束缚,新航路开辟在地理上联通了世界,早期殖民掠夺在经济上加速了财富积累。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全球互联和近代化的新时代。二、关键词:政治变革与资本主义确立(一)观点::17-18世纪的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不同的路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论证: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7世纪,为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与国王爆发冲突。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变革。2.美国的民主共和制:18世纪,北美13个殖民地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于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美国独立,宣言阐明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原则。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3.法国的共和进程:18世纪末,受启蒙运动影响,法国社会矛盾激化。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中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拿破仑帝国通过对外战争,在欧洲各地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三)结论: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典型代表。它们以各自的方式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本国和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传播了启蒙思想,塑造了现代国家的雏形,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关键词: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一)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并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二)论证:1.工业革命的技术飞跃: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标志铁路时代到来,交通运输更加便捷高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2.工业社会的问题与工人运动: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工人阶级受压迫加剧、工作环境恶劣、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自身解放而斗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指导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三)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基础。然而,它所暴露的资本主义弊端,催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走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未来。四、关键词:文明交流与文化互鉴(一)观点:跨文明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技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塑造了多元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二)论证:1.古代亚非文明的贡献: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些文明成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商贸、战争等方式进行传播,影响了周边地区。2.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融合: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的远征在具有侵略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东方文化元素也影响了希腊。新城市的建立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推动了文化的互动。3.阿拉伯帝国的东西方桥梁:7-8世纪,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通过军事扩张和商贸往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吸收、消化了希腊、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文化,在数学(阿拉伯数字)、医学、文学(《天方夜谭》)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并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4.中世纪欧洲的文化输入:11世纪后,随着西欧经济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和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推动了12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为西欧教育和学术带来了新气象,为后来的文艺复兴积累了文化养分。(三)结论:历史长河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无论是通过征服、商贸还是学术传播,都带来了知识、技术和思想的传播与创新。这种跨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文明的内涵,也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体现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根基。五、关键词: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一)观点: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石,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文明发展水平。(二)论证:1.《汉谟拉比法典》的早期贡献: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反映了古代奴隶社会法制建设的初步成就。2.罗马法的发展与影响: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法律发展影响深远。3.英国《权利法案》的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停止法律的执行、征收捐税等。这以法律形式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4法国《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后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三)结论: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到罗马法,再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文件,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映了人类社会对秩序、公正和权利保障的追求。它们不仅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也为后世国家的法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