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水盐平衡失调疾病。患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表现为恶心、嗜睡多尿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钠离子主要来源于食盐,长期清淡饮食,也不利于健康B.大量出汗,会丢失水、钠离子等,一次性饮水过多易引发低钠血症C.低钠血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含量都增多D.可通过静脉滴注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对低钠血症进行治疗2.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有关恐惧条件反射的实验。受试者是个九个月大的婴儿,当他第一次看到老鼠时,表现出好奇甚至是喜悦。当他伸手去摸它时,一根钢筋被锤子击中,发出很大的声音,每次受试者试图伸手去摸老鼠时,这种巨大的噪音就会产生。几次后,受试者只要看到老鼠就表现的特别恐惧。关于此条件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条件反射中,巨大噪音属于无关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B.人类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C.此条件反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但其消退不需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后,老鼠反复出现而没有噪音,此反射不会消退3.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家兔的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如下假说。假说1:发育出雄性器官需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假说2:发育出雌性器官需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下面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组可采用手术法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体现“减法原则”B.需选择多个生殖系统分化之前的家兔胚胎作为实验材料C.实验过程只需观察记录家兔外生殖器官的表现情况D.若去除即将发育为睾丸的组织,发育出雌性器官,则假说1正确4.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通常表现是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表达困难等,体育锻炼可减少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从而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发现运动多的AD小鼠脑中鸢尾素水平提高。鸢尾素是一种激素,通过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分泌脑啡肽酶从而降解Aβ,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恢复神经元的作用,上有鸢尾素的受体B.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会使大脑中Aβ水平升高C.AD小鼠的Aβ主要沉积在神经胶质细胞中D.AD患者形象思维能力受损可能与大脑皮层右半球受损有关5.熬夜是不健康的作息习惯,不仅会使夜间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偏多,生长激素分泌偏少,还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仅作用于骨组织细胞,促进生长C.长期熬夜会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可能增加患癌风险D.青少年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身体的长高6.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可调节机体应激反应、免疫等。如图为HPA轴及其对免疫的部分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C:糖皮质激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B.GC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C.产生GC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该激素的调节效应D.临床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免疫缺陷病7.网络上有人将用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水果称之为“激素水果”,并众说纷纭。乙烯和乙烯利都常被用于对水果进行催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由植物体内成熟的部位合成,并受植物基因组控制B.用乙烯利催熟比用乙烯催熟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C.人体内不存在乙烯和乙烯利的受体,所以吃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D.农业生产上应用乙烯利等植物上生长调节剂时,要遵循低浓度、少残留的原则8.伯乐树又名钟萼木或山桃花,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龙凤”。下列关于伯乐树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伯乐树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B.赤霉素能促进伯乐树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同时参与细胞代谢C.细胞分裂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等部位,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D.决定伯乐树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9.向光素是一种能接受蓝光信号的蛋白质,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光素接受蓝光刺激以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向光素接受蓝光信号后,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引起植物的向性生长C.依题推测,破坏向光素基因的胚芽鞘,不会出现向光弯曲现象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激素和基因共同调控的结果10.研究发现,“哭泣”可以“降温”消极情绪。“哭泣”时泪腺的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B.“哭泣”、“破涕为笑”都影响情绪,与大脑皮层有关C.消极情绪的形成与大脑皮层中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关D.转述让人“哭泣”的故事,涉及新的学习过程,这属于感觉性记忆11.mRNA疫苗打破了传统灭活、减毒疫苗的免疫激活模式,创新性地利用人体本身细胞生产抗原,以此激活特异性免疫。如图为mRNA疫苗的作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抗原B.包裹RNA的脂质膜为单层磷脂分子层C.进入人体细胞的是病毒的mRNA,其作为抗原激活了人体的免疫反应D.相比灭活病毒的疫苗,mRNA疫苗注射后,人体内存在病毒抗原的时间较久12.下图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通过微电极分别测定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70mV 电位的维持主要与K+外流有关B.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从-70mV下降至-80mV发生了Cl-内流C.突触a和突触b分别为各自的突触后神经元传递了兴奋和抑制D.突触a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太少,导致 Na+内流少13.水洗可以去除油松种子表面的大部分脱落酸。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水洗和夹破种皮两种处理方式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冲洗与否和外种皮是否完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B.油松种子的萌发主要与外种皮是否破损有关C.种子表面脱落酸的含量能显著影响油松种子的萌发D.外种皮可能通过影响水分和气体的通透性进而影响种子萌发14.下表为不同状态血糖正常值参考范围,下图为某人假期中某一天24小时血糖变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值(mmol·L-1) 空腹 餐后2小时范围 3.9-6.1 ≤7.8A.早餐后体内的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B.11时依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以补充血糖C.午睡时间过长,对餐后血糖恢复正常不利D.血糖的平衡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的结果15.在著名生理学家麦克劳德的指导下,加拿大医生班廷和助手贝斯特证实了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他们将实验狗分成A、B两组,均摘除胰腺使它们患糖尿病,随后向A组注射提取液①,B组注射提取液②,结果发现两组狗的血糖均恢复正常。提取液①和提取液②的制备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对胰腺的处理 加入酒精 研磨 提取液甲狗 结扎胰管使其萎缩 - + ①乙狗 - + + ②注:“+”表示有处理或加入,“一”表示不作处理。A.摘除胰腺后,狗的原尿渗透压可能会比之前更高B.结扎胰管后,甲狗肝糖原的分解速率一定会减慢C.酒精可能使胰液中的蛋白酶失活但不破坏胰岛素D.实验摘除胰腺运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二、解答题16.研究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多样的,如图甲,现用电流计M和N分别连接在神经元膜外侧,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图乙是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Na+溶液对动作电位的影响,将蟾蜍的神经元分别浸浴在不同浓度的Na+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所得的膜电位变化。请据图回答:(1)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会先向 偏转,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A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 型。若图甲中神经元均为兴奋性神经元,则刺激A处,N的指针偏转次数的情况是 (填“一次”“二次”或“多次”)。(2)研究可知图甲中的神经元均为兴奋性,为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导,可将该药先后放于图甲中B、C部位,刺激A处,记录MN指针是否发生偏转。预期结果:放在B处时, ;放在C处时, 。(3)分析图乙实验结果,说明 。(4)已知河豚毒素是一种离子通道阻断剂。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处理后的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变化大幅下降。推测可能原因: 。17.研究表明: 子宫颈细胞被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后,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表达受到影响,引发宫颈癌。已经研发出的宫颈癌二价疫苗是世界上首例癌症疫苗,该疫苗成分是HPV 的衣壳蛋白L1和衣壳蛋白L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常,B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这两个信号分别是 、 。(2)从表面的分子标签分析患病机制是: 宫颈细胞被HPV长期反复侵染后,HLA的表达下降,T细胞无法 (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识别抗原信息,从而使被感染细胞逃脱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3)研究发现,宫颈癌细胞表面的PD-L1 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 PD-1受体结合后,宫颈癌细胞能避开免疫系统而发生“逃逸”。据此,科学家常使用 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使T细胞有效对付癌细胞。(4)HPV九价疫苗比 HPV 二价疫苗预防的效果更好,从HPV 类型的角度说明评价的依据 。18.如图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 (填“交感”或“副交感”) 兴奋, 收缩,膀胱缩小,尿道开放,导致排尿。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了排尿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机制为 (填“正”或“负”) 反馈调节,其意义是 。有些人由于受伤等使意识丧失,出现婴儿那样尿床的情况,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 调节。(2)某患者被诊断为尿崩症(尿频,尿多),尿崩症的原因有多种,如肾脏病变、下丘脑或垂体病变等。为确定病因,医生进行了以下的实验:a. 记录患者的尿量和胰岛素含量;b. 给患者注射抗利尿激素,记录尿量;c. 患者尿量恢复正常;d.让患者空腹进行血糖、尿量检测,记录血糖、尿量并进行尿糖实验。①与a相比,c的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②根据c的实验结果可判断该患者出现尿崩症的原因可能是 。③若发现患者空腹的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胰岛素分泌量低于正常值,则患者还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也会引起尿量增多,其原因是 。(3)某些药物,如托伐普坦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与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也会导致出现尿频,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推测其原因是 。三、实验题19.人体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其含量异常可提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经血液检验后,发现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值,据此可排除的病变部位是 ,理由是 。推测此人的病变部位最可能是 。经体检后,医生发现此人的行动迟缓且有嗜睡的症状,原因是 。(2)为验证机体存在的反馈调节方式,某研究者给小白鼠注射TSH,结果发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于是对此小白鼠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请完善实验结果。组别 实验操作 TRH 含量甲组 切除垂体,注射甲状腺激素 ?乙组 切除甲状腺,注射TSH ?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仅 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 TRH 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如果仅 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 TSH对下丘脑分泌 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3)研究发现,甲巯咪唑是一种可以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药物。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该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实验材料及用具: 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若干只,一定浓度的甲巯咪唑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甲状腺激素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20.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1)在光合作用和调节植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光发挥的作用分别是 。(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 。(3)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2所示。①实验的自变量包括: 。②实验结果表明, 条件下,种子对ABA处理更为敏感。③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 。(4)据研究表明,光敏色素蛋白有两种形式:无活性的Pr形式和有活性的Pfr形式。黑暗条件下以Pr形式存在,光照会促进Pr转化为Pfr。结合实验结果,推测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对ABA的作用更敏感的机理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B C A D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C C B16.(1) 右 抑制 多次(2) M发生偏转,N发生偏转 M发生偏转,N不发生偏转(3)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与Na+溶液浓度有关,Na+溶液浓度越高,动作电位峰值越大(4)河豚毒素阻断了Na+通道,即使后来处于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Na+也不能大量内流,从而导致膜电位变化大幅下降17.(1) 抗原与B细胞的结合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2) 特异性 免疫监视(3)PD-1或PD-L1抗体(4)HPV九价疫苗比HPV二价疫苗含更多类型HPV的抗原成分,可以预防的HPV类型更多。18.(1) 副交感 膀胱逼尿肌 正 尽快将尿液排空 分级(2) 注射的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恢复正常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 由于血糖浓度太高,在形成尿的过程中,导致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多余的糖从尿中排出,带走了大量的水(或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多(3)托伐普坦片与抗利尿激素竞争结合抗利尿激素受体,影响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多19.(1) 甲状腺 若甲状腺病变,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作用于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与题干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值不符 垂体 该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2) 甲 乙(3)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测定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初始平均值;甲组注射一定浓度的甲巯咪唑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再测定各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平均值。比较两组小白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甲状腺激素含量甲组明显减少,乙组几乎不变20.(1)是能量、信号(2)抑制植物体内ABA的合成(3) 光照的有无、光受体的有无、ABA的浓度 黑暗 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都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在黑暗条件下的)。(4)在光照条件下,光敏色素蛋白感受光信号转变成有活性的Pfr形式,Pfr降低了水稻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或降低了ABA的浓度),而突变体中缺乏有活性的光敏色素蛋白,所以对ABA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