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一一细胞色素b基因(cYTB)可编码一个新的胞质翻译蛋白CYTB-187AA,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一代谢》。下列关于小鼠细胞中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CYTB与线粒体中合成的ATP的元素组成相同B.基因CYTB中特定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储存着遗传信息C.基因CYTB中的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D.CYTB-187AA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变形虫通过伪足吞噬草履虫和有机颗粒,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变形虫吞噬草履虫和有机颗粒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吞噬过程伴随着ADP生成,会使细胞内ADP含量明显增多C.低温环境中变形虫吞噬、分解草履虫和有机颗粒的速率会变慢D.大分子有机物以胞吞、胞吐方式进出细胞,小分子有机物则不能3.藜麦是植物界唯一的全蛋白谷物,亚精胺(S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低分子含氮碱,可以调节植物生长。某实验小组以2个藜麦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亚精胺(Sd)对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0.8分0.6回背海3号口青海1号0.40.20.0ckTOT】处理注:ck:蒸馏水,Tu:25 U minoy/L NacT,1r:25 U mmoi/L'NaCl+0.1mmol/LSpdA.若将藜麦种子长期淹于水中则会腐烂,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酒精有关B.实验中TO组细胞呼吸速率较低,可能与盐胁迫对细胞造成渗透失水有关C.根据实验结果,一定浓度的Spd可增强NaC1对藜麦种子呼吸速率的抑制作用D.藜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存在消耗的02量少于产生的C02量的时期4.某二倍体植物的粉红花(粉红色色素)与染色体上的基因B有关,基因B1和B2都是由基因B突变而来,与基因B编码的蛋白酶相比,基因B1编码的蛋白酶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决定红花(红色色素),基因B2编码的蛋白酶中氨基酸数量减少,决定白花(无色素)。已知基因B1对B、B对B2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突变基因B1表达的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B.基因B突变为基因B2不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C.基因B因随机性突变产生的基因B1和B2导致花色变异D.若红花植株和粉红花植株杂交,子代植株不可能有三种表型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如图三种不同的染色体异常行为(其中图①、③各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①②③A.三种染色体异常行为都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I前期B.果蝇缺刻翅性状的形成可能属于图①的变异类型C.图②中联会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D.图③的染色体行为不会导致基因种类和数目的改变6.同一蜂王产下的受精卵绝大多数发育成工蜂,只有个别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研究发现,从发育的第三天开始雌幼蜂的许多基因逐渐发生甲基化从而发育成工蜂,DNA甲基化是在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下使C(胞嘧啶)的5端连接上甲基,这些5'-胞嘧啶主要集中分布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基因的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大量的5'-胞嘧啶可能影响D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D.抑制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可能使更多受精卵发育成蜂王7.食欲素(OA)是下丘脑外侧区域神经细胞合成的一种小分子肽类递质。用适量的食欲素处理实验小鼠,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胃肠运动和胃酶分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鼠神经细胞释放食欲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可采用口服或注射食欲素的方式对实验小鼠给药C.下丘脑是通过自主神经调节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的D.用食欲素处理实验小鼠引起的胃肠运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