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动作频率的能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 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发展动作频率的能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 必修一

资源简介

《发展动作频率的能力》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发展动作频率的 能力 主要内容 多种促进频率提升的练习、肌肉力量锻炼方法、单人及团队协作的完整快速跑体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步频指数的计算方法,在节拍器下能跟着节奏练习且摆臂协调到位。下坡跑、后效作用跑、接力跑的练习中能做到摆臂正确、步频快速、步幅适中。 知道200米跑道各道次前伸数的含义,会正确使用秒表及判定名次和记录成绩。小组成员会根据本小组四人短跑能力进行科学分配棒次及跑动距离。
2.课上能够积极学练,课下能够计算出自己的步频指数并能做简要分析。正确面对接力比赛名次,各小组能分析找到接力赛成绩进一步提升的方法。
3.在学练及比赛中能够敢于突破自己的现有成绩,挑战自我。在接力赛中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勇于担责。
重点 两手摆动及两脚交换频率快
难点 上下肢协调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法 时间 次数 强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提出上课纪律和安全要求 专项热身练习
1.慢跑+进进退退+慢跑
2.慢跑+碎步20次+慢跑
3.不同方向小马跳
4.直膝前踢腿+高抬腿+慢跑
5.后踢腿+小步跑20次+慢跑
三、动态拉伸
1.股后肌群
2.股直肌
3.臀部肌群+快扒地
4.抱膝展髋
5.肩绕环+踝绕环 教师问好。
2.宣布本课目标、内容与要求。
3.检查学生着装,提示学生上交尖锐物品。
4.合理安排见习生及提出见习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式方法,并提出距离、方向、幅度等要求。
2.组织学生按横列进行练习。
3.教师参与其中,师生同练且密切关注各列练习情况,以便及时指导和纠正。 组织队形
××××××××
××××××××
××××××××
××××××××
1.积极投入、明确练习内容和要求。
2.练习中不说话、不打闹,根据教师提示完成相关练习。
3.认真听看教师讲示和练习中的提示。 2

钟 8

钟 1次 1次 小 中
基 本 部 分 一、多种形式的动作频率练习;
1.节拍下原地摆臂练习—坐姿摆臂练习—原地弓箭步摆臂练习——(以上串插持哑铃)
2.快频跑台阶(5组) 1、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观察摆臂动作路线及幅度。
2、教师计时30秒,学生进行练习并记录个人次数。与学生共同练习,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3.教师讲示台阶跑,并强调体验踝膝快速蹬伸。 1.认真观察并模仿老师摆臂动作。
2.动作协调一致、前摆左右不过身体中线,远端高度不过肩,后摆尽可能大。
3.领会节拍的含义,将音乐融于体育。
4.注意蹬、下台阶的前后距离和路线,保证安全有序。 7分钟 5次 中
二、加快动作频率的完整体验;
1.阻力下坡跑(5组)
2.40米下坡跑(5组)
1.教师教会学生正确的发令并组织学生练习。 2.教师要重点强调快速发力即力量速度是步频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一弹力带进行学练。 1.认真听看老师讲示,积极练习。
2.知道步频指数的计算公式和简易测试方法。
3.强化记忆下坡加速后身体的状态体验。
4.两人配合默契,牵拉力度适中,安全掌控到位。 12分钟 5次 中 大
三、4×n米接力赛;
4人一组进行总长200米接力赛,组内4人跑距自定。 1.教师组织学生找到各跑道的起点,帮助学生了解跑道前伸数。
2.帮助协调好计时和发令人员。
3.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1.学生认真思考200米跑道和400米跑道的前伸数变化。 2.同组队员共同商讨战术方案,确定每个人跑的距离和棒次。
3.从技术上和战术上进行自我评价。 7分钟 1次 大
四、体能练习
1.肱二头肌15×3组
2.肱桡肌15×3组
3.划船15×3组
4.弹力带辅助仰卧30×3组
1.教师示范动作并指出锻炼肌肉部位及肌肉名称。
2.教师领做并提示动作要求
3.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1.要求认真听看教师的讲解示范。
2.练习时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发力部位的本体感受。
6分钟 3次 中
结 束 部 分 一、静态拉伸放松 二、本课小结 三、师生再见 四、收拾器材 1.教师讲解示范放松方法 2.总结归纳点评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1.根据老师指令放松
2.师生再见 3.体委协助老师收拾器 3分钟 1次 小
教学效果预设 练习密度 60% 平均心率 150次/分 场地器材 哑铃、弹力带、标志盘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运用了结构化教学理念,创新了学练赛方式,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非常好。由于对学情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对于哑铃重量、弹力带的拉伸磅数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导致部分孩子动作变形。本课虽然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理念,但是整个单元的设计对于跨学科缺乏系统化和系列化的规划和引领。以后在大单元设计中要有跨学科项目化的思维,做实跨学科主题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