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必修一

资源简介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教学设计
(
模块

高中二
年级
课时
1
学生人

20

男生
女生
学习目标
1

认证目标

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了解传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2

技能目标
:脚内侧传接球情景化复习、练习,运用二过一,移动等情况,达到多练
目的。
学练三过二复杂情境中,传接球的路线及跑位时机,并通过
4VS4
的比
赛加以实际运用。
3

情感目标

增进对足球的兴趣并认真练习,培养学生团体协作、
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培养守秩序和爱公物的好习惯。

要教学内容构思
1
、开始部分:运球
+
自动传接球
+
动态拉伸。
2
、基本部分:多种情境中脚内侧传接球的运用,如复习“内外圈传球、运球、换位”,
“二过一”进攻传接球,提高难度,学生自主掌握“三过二”战术,并
能通过“
4

4
”小场比赛,进一步体验脚内侧传球实际比赛中的重要
作用。
3
、体能提升:
10
米起动跑,
15
米障碍跑,提升心率,增强体能目标。
4
、结束部分:放松
+
大小腿肌肉群,并拉伸。
5
、总
结:放松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共同语言总结本次课的效果,提出表扬展示过
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并鼓励全体同学,使同学能够得到认可,布置课下作业,如每天脚内侧对墙踢
2
00
次反弹球。
6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课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服务教学。
重点难点
1
、学生学习重难点:学生多情境的练习中选择传球的时机和传球路线的合理性方面是
重点,技术战术掌握的熟练性是难点。
2
、教师教学重难点:在移动、对抗比赛中发现问题情况下的指导、纠正是重难点。
3
、教学组织方面: 场地大,学生分布零散,集中教学浪费课上时间。
)
(
1
)
课的 结构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与备注 教学组织形式备注 运动负 荷
时 间 强 度
课前准备 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候,安排见 习生 2、宣布本次课内容,检查安排见习 师 1、教师指定位置集合 2、学生列队报数,师生问好 要求:快速、静、齐 1、U 型站 1-2 分
1、半场运球+操场慢跑热身 2、动态拉伸: (1)头颈 (2)内外摆腿 (3)交叉步 (4)跳起头顶球 (5)脚踝环绕 1、教师引领,动作指导 1、动态拉伸共同
2、学生自主练习 进行
热身部分 激趣导学 快速、距离做到位 3、教师语言鼓励做的好的同 学,如很到位很充分发。 3-4 分 中等
学练部分 提升核心素养方面 1、移动中交换传接球、运球换位 1、学生自由组织队形,自由 1、学生自由 2 人
组合运球
(复习、练习内容) 分组进行练习 2、教师指定场地范围,循环 指导提示。 5-7 中
3、要求:接球后抬头观察传 2、半场练习 分 等
3、内外圈传
球运转,要有语言沟通,如“传 接运球。
球”和眼神交流。
学练部分 提升核心素养方面 2、半场墙式“二过一”战术复练习, 1、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完
并完成射门动作 成战术,并能合理传出路线,
(复习、练习内容) 并能连贯准确。 1、
2、教师提示路线变换,传接 2、2 人 1 球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4-6 中
时机,传球力度。 4、适时提出鼓励 分 等
3、要求:学生多次练习,教 和展示给其他同
师指导,暂停引导示范并提 学,使更多同学受
示,语言沟通习惯。 益
课的 结构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与备注 教学组织形式备注 运动负 荷
时 间 强 度
学练部分 提升核心素养方面 3、情景难度提升“三过二”,学习 和练习,合理运球、跑位、传接球 1、教师提出防守进攻,各增 加 1 人,并让学生说出战术名称“三过二”,并从而吸引学 小强度
生注意,教师讲解重点和难 站位演示
点。 教师讲解
8
重点:跑位、跑出空位三角区
域形成空档区 难点:学生理解和练习中的配 | 10

合沟通
2、学生认真观察,听清讲解
示范(不会时要及时提问)
3、小组之间要进行演练中沟
通协作学习
4、教学比赛 教师:做为裁判,讲清规则, 大强度
学练部分 竞赛部分 4 对 4 小场地比赛,合理运用学习 的二过一,三过二战术进行,并能通过比赛,达到培养体育品德的目 适用鼓励做的好的一队,并有奖励。 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比赛,自 10 分
的。 我演练战术达到比赛胜利
5、(1)10 米起动跑 (2)15 米障碍跑(接力) 学生:1、共同练习 10 米跑, △ ↓↓↓↓↓ 大强度
列一排(1-2 组)
学练部分 体能提升 教师:组织适当纠正,语言鼓励加油坚持 3-5 分
课的 结构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与备注 教学组织形式备注 运动负 荷
时 间 强 度
放松:髋关节+大腿+小腿拉伸 学生:认真拉伸动作到位 1、学生自由分布进行拉伸和 放松 2、教师:总结本次课情况并总结优点,提出鼓励,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练习: 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脚内侧传球接球练习每脚 100 多次-200 次。 4、师生再见 小强度
教师:引领 或自由队形
放松部分 放松恢复 3-5 分
平均心率 140-160 次/分 40 米*60
预估 米
场地
负荷 运动密度 75%—90% 足球
10-20 个
课后反思 本次课通过教师引领,组织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自我分组学习,并能通过战术练习的方式,达到熟练掌握脚内侧传接球,再通过比赛形式感受不同情境中的传接球的准确性、合理性,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体能提升部分,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一般素质,如速度、灵敏性,为以后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课后锻炼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时间有限、练习次数不多,个别同学体会可能不到位的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