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轮复习2025秋制作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录01课标要求、考情考向02思维导图03核心知识突破04真题演练05必备知识过关01课标要求、考情考向考情预测:1、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四个伟大及其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时代背景和核心内容。2、从命题方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观点题、探究题是考查的重要形式。3、从命题热点上看,习近平新思想属于高频考点。课标要求:1、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意义。02思维导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地位、内涵、意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内涵、变与不变、要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原因、要求)创立核心内容时代价值(重要地位)理论层面:“十个明确”(内容、地位)实践层面:“十四个坚持”(内容、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本质、意义、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内容、要求———四个伟大)分两步走建成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要求)目 标指导 思想03核心知识突破核心考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义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中华民族)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科学社会主义)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其他国家和民族)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1)内涵: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变”与“不变”:点睛:基本矛盾不变,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不同变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变 基本国情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牢牢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国际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知识拓展: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时期 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初期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原因:①国情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④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接续奋斗 。(2)要求: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②对中国人民而言:(1)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需要新时代劳动者的持续奋斗。(2)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3)必须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核心考点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14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特点 (要求)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1.中国梦的本质、意义、特点(要求)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要求(怎样实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斗争 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必须过硬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伟大事业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 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战略安排:步骤 时间 目标第一步 从2020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 从2035年到本世纪 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结: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勇于追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⑤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核心考点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产生背景(回答时代之问)时代产物 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国际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国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党建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 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新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 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2.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 ”和“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十个明确”——理论层面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⑤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⑦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新增)⑧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⑨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⑩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地位: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②“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2)“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地位:“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之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知识整合:“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区别 核心要义、四梁八柱 基本方略、路线图、方法论理论 认识论 实际方法论从理论层面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P58相关链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04真题演练A真题演练1.(2025·湖北·高考真题)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例,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0.7亿人、13.3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亿、3亿。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就( )①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②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③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磅礴动力④深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江苏·高考真题)如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纲领、目标和政策,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文化建设不断筑牢自身的执政基础B.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勇于担当文化使命C.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D.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B3.(2025·江苏·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凝练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这些理论成果( )①进一步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认识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D真题演练4.(2025·湖南·高考真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十八大以来,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④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内在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真题演练5.(2025·安徽·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改革任务,以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这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 )①注重顶层设计,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②坚持实事求是,植根于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③顺应时代要求,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完善制度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真题演练6.(2025·广东·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对以上重要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②近代中国曲折发展历程激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③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5·北京·高考真题)2025年春天,“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部分作品如上图所示)对观众开放,展出的作品全部由青年学生精心绘制,以“红色地标、伟大觉醒、中流砥柱、红色黎明、进京赶考”5个板块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展出的手绘作品( )B红色地标 伟大觉醒 中流砥柱 红色黎明 进京赶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大红楼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昌平烈士陵园 颐和园益寿堂8.(2025·浙江·高考真题)救亡图存的年代,一群有理想的青年投身革命洪流;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新时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众多青年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①青年人才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 ②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③国家的支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保障 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9.(2025·山东·高考真题)凝聚改革合力 谱写壮丽篇章◆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谈及抓改革落实时,习近平强调,“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推出改革措施往往有着宝贵时间窗口,错过了时机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对于一项改革,人民群众的呼声已经很高,各方面条件也比较成熟,就要尽快推出;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条件不太具备的,可以循序渐进推动。落实改革措施要掌握“火候”,力度太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力度过大又有可能引发其他负面效应。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抓部署、抓落实,取得实绩实效。如,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大道如砥,壮阔无垠从历史深处走来,由迷茫到觉悟、由封闭到开放、由倡导到引领,中华民族不断摆脱束缚、冲破桎梏,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书写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恢宏的史诗,并携手世界各国人民一路前行,开创人类共同的未来。(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2)答案示例: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孕育磅礴创造伟力。 五四运动启思想觉醒,中共诞生立组织觉醒;改革开放破束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实现“封闭停滞”到“开放发展”转折 。 在理论指引下,经济腾飞(GDP 居世界第二 )、科技突破(航天、5G 领先 )、制度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 ),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途 。 同时,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献新策,显大国担当 。 觉醒是创新序章,奋斗为创造底色。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领导,聚人民之力,必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05必备知识过关清单知识清单1.新时代的时间、意义2.新时代的变与不变3.我们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4.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和特点5.四个伟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6.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习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地位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长风破浪会有时祝你进步一轮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