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三框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1.通过了解相关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政治认同。知识梳理(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 和陈旧的 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内涵表达形式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进行补充、 ,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内涵拓展和完善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以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关系: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 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奋斗梦想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无论什么时候, 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整体风貌价值追求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人正误判断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提示】 ×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2.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否定后使之为我所用。( )【提示】 × 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提示】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提示】 ×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5.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 )【提示】 ×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议题探究议题一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物,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通过选取多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更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文化。任务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知识,谈谈如何“让国宝活起来”。【提示】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国宝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形式上,要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以增强传播效果。(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实现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国宝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议题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始终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探月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百余年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精神丰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它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任务1 请你分析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提示】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任务2 请你分析新时代为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示】 (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任务3 请你分析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示】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拓展提升1.全面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1)区别角度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原因 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不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 经济、政治的发展要求文化随之变化侧重点 改造和转化 创新和发展对象 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途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弱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联系: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比较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区别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联系 (1)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2)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3)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课堂小结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核心概念: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重要问题:1.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典型例题1.中华文明云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中国国家博物馆实体展厅映射到数字空间,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全景三维建模,在云端呈现可交互、可释读的展览,让观众突破时空限制,走进“古代中国”,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脉搏。这表明数字技术( )①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②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③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④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中华文明云展的做法是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但并没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也未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②③排除。2.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与美国并列第一,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战绩。中国体育健儿以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将中华体育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中华体育精神( )①是民族精神在体育领域的生动诠释 ②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决定力量 ③能够激发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情怀 ④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 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力量,②夸大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作用,排除。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错误。3.(2024·江西卷)近年来,《觉醒年代》《长津湖》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让人们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因为革命精神( )①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④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而不仅指革命精神,②错误。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③错误。4.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作为激励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神动力,与中华民族的变革思维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在40多年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成为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 )①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②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改革开放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 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但不能提供智力支持,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错误。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材料二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接续奋斗,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作用。[思维可视化]【答案】 (1)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弘扬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团结进取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1.通过了解相关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政治认同。(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误判断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提示】 ×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2.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否定后使之为我所用。( )【提示】 × 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提示】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提示】 ×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5.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 )【提示】 ×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议题一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物,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通过选取多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更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文化。任务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知识,谈谈如何“让国宝活起来”。【提示】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国宝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形式上,要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以增强传播效果。(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实现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国宝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议题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始终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探月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百余年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精神丰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它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任务1 请你分析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提示】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任务2 请你分析新时代为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示】 (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任务3 请你分析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示】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全面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1)区别角度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原因 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不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 经济、政治的发展要求文化随之变化侧重点 改造和转化 创新和发展对象 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途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弱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联系: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比较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区别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联系 (1)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2)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核心概念: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重要问题: 1.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文明云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中国国家博物馆实体展厅映射到数字空间,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全景三维建模,在云端呈现可交互、可释读的展览,让观众突破时空限制,走进“古代中国”,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脉搏。这表明数字技术( )①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②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③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④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华文明云展的做法是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但并没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也未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②③排除。2.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与美国并列第一,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战绩。中国体育健儿以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将中华体育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中华体育精神( )①是民族精神在体育领域的生动诠释 ②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决定力量 ③能够激发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情怀 ④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力量,②夸大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作用,排除。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错误。3.(2024·江西卷)近年来,《觉醒年代》《长津湖》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让人们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因为革命精神( )①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④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而不仅指革命精神,②错误。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③错误。4.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作为激励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神动力,与中华民族的变革思维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在40多年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成为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 )①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②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改革开放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但不能提供智力支持,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错误。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材料二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接续奋斗,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作用。[思维可视化]【答案】 (1)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弘扬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团结进取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课时作业选择题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基础诊断知识点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120多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120多年后,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文也以表情包、书法课等形式,由高冷变得亲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启示我们(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②要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断丰富汉字的文化内涵 ③对传统文化中陈旧的表达形式要进行改造 ④探索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丰富汉字的文化内涵,②排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错误。2.“印者,信也。”中国印章篆刻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视为诚信凭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借助印章这个载体,孔府印阁第四代传人把社区百余位老篆刻工匠聚在一起,对篆刻技艺进行开发式传承。这表明( )①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发展印信文化应不断增强其包容性 ③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不断增强印信文化的包容性,②排除。3.惠东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白丝丝》采用原生态惠东渔歌《五更叹》的曲调,并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和吉他弹奏的摇滚旋律,用女声三重唱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此歌曲曾获得岭南新音乐金奖、全国金奖。惠东渔歌获得成功得益于( )①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了传统艺术元素 ③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中“取代”说法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④错误。4.从先秦到魏晋,长达一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和积累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电视节目《简牍探中华》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形式,从简牍上的寥寥数语出发,勾勒出鲜活的历史图景,受到观众好评。这一做法( )①可以拉近简牍与大众的距离,让人们从历史文脉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②旨在改造简牍的内涵和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③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④通过补充、拓展和修改简牍的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电视节目《简牍探中华》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但并未补充、拓展和修改简牍的内容,其目的也并非在于改造简牍的内涵和形式,②④错误。知识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5.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这说明(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儿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④载人航天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错误。6.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 )①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 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①错误。爱国主义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③错误。7.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要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民族精神为中国梦“塑心”“聚能”。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②错误。材料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④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8.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没有房子就住山洞、睡席棚,没有锅灶就啃冷窝头、喝山泉水,没有机械就用锤子、铁钎、双手……苦战10个春秋,终于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体现了( )①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驾驭自然的强大动力 ②林县人民具有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③中华民族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 ④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结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红旗渠的建成印证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驾驭自然”的说法错误,①排除。红旗渠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发生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④错误。9.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探月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 )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是“精神谱系”的特点,①错误。材料中的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不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②错误。10.2024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同时社会各界也通过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烈士纪念馆、聆听英烈故事、诵读英烈书信等方式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设立烈士纪念日,持续开展“缅怀革命英烈、传承英烈精神”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物质世界 ②传承民族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④丰富民族精神,促使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开展这一活动能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而非物质世界,①错误。烈士纪念日的活动可以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但不能说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错误。进阶提升11.东汉击鼓说唱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嬉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优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以击鼓说唱俑为原型的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以多元表现形式让沉睡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当代舞台上苏醒。由此可知( )①击鼓说唱俑有趣喜乐的特质生动诠释了东汉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②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可以丰富文物活化传播的形式 ③古代文物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 ④击鼓说唱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③错误。击鼓说唱俑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④夸大了它的作用,排除。12.一位“90后”青年网友代表,带来了给烈士的一封信《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节选 肉体已逝,脊梁仍在。烈士们愿意为这个民族,为这群人民,为这个深受苦难的国家和这片土,去奋斗,去唤醒民众,甚至去献身,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怀念!从与革命先烈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 )①跨越时空的对话显示出丰富民族精神的强大功能 ②中华民族精神已融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血脉 ③即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精神依然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跨越时空的对话并没有丰富民族精神的功能,①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④错误。1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29日,在祖国75岁华诞之际,以国家之名褒扬英雄,以国士之礼致敬功臣,15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获得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他们中有为新中国浴血奋战、屡立战功的黄宗德,有终其一生致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王永志,有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还有坚守西部医院半个多世纪的路生梅……正是一位位英雄模范、民族脊梁,筑起共和国“新的长城”。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让我们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答案】 (1)优秀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英雄所承载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3分)(2)英雄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英雄为坐标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4分)(3)弘扬英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引领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docx 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