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二单元单元整合地 理内容索引体系建构社会课堂体系建构社会课堂课堂一 精准扶贫 攻坚克难情境呈现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A地围绕贫困户越线、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的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整合资金助力脱贫。请有关专家“诊脉”,充分发掘了本地山羊肉质鲜美深受大城市居民喜爱的优势。决定通过“购买种羊等发放贫困户——贫困户与养殖合作社签订‘还犊’合同,脱贫后兑现‘还犊’——养殖合作社回收再配送新贫困户”的“借母还犊”循环扶贫模式,持续发挥扶贫资金作用,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观察思考(1)结合材料,简要概述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经济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总结A地扶贫模式的可行经验。提示 (1)①有利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②有利于通过减少贫困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③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2)①抓住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扶贫项目,发展特色产业。②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扶贫资金增值,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居民的自主脱贫能力。③从实际出发,发展集体经济,构建集体与贫困户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素养提升1.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消费扶贫旨在( )①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产业集群 ②拓宽销售渠道,活跃农村经济 ③激发内生动力,提高供给质量 ④促进产销对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消费扶贫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开拓市场,利于激发外在力量,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活跃农村经济,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故舍去③,②④入选;①与消费扶贫不符。2.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某省构建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于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人社、扶贫、教育部门“四路并进”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样做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充分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④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有利于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故选②③;①④与题干中“培育机制”不符。课堂二 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约为97%;医疗保障基金收支规模和累计结存稳步扩大,整体运行稳健可持续。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福祉的美好需要日益增长,医疗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显现。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医药服务供给关系人民健康和医疗保障功能的实现。要充分发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系统集成,加强政策和管理协同,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情境呈现观察思考(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示 ①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福祉需要与医保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需要。②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③有利于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④有利于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2)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提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应发挥制度优势,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合理规划各类医疗资源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利用,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挥作用;要形成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完善激励相容、灵活高效、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素养提升1.自2020年7月1日起,山东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8元提高到142元,增长幅度为20.3%,直接惠及1 500多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这有利于( )①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②更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③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④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更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①②正确,故选A项;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不能消除,通过惠民政策落实,可促进社会和谐,排除③;发展服务保障可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障需求,排除④。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用好财税调节功能,“削峰填谷”,缩小收入差距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③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渠道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用好财税调节功能,“削峰填谷”,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均能缩小收入差距,故①④当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但不能消灭差距,②说法错误;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增加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③说法错误。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实现“老有所养”。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有助于(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B.发挥市场机制,满足老年群体的保障需求C.有效规避养老风险,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减轻国家的养老压力答案 B解析 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这有助于发挥市场机制,满足老年群体的保障需求,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属于商业保险,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无关,排除A项;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C项错误;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在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而未涉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排除D项。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省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使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群体的收入能够与其所作贡献相匹配,促进企业收入分配积极向一线职工倾斜。山东省级财政创新建立财政困难县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自2021—2023年实施“六个激励”政策,引导财政困难县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并加快由分项个人所得税向综合个人所得税过渡,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确保“应保尽保”。结合材料,运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知识,说明山东省的做法对我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启示。答案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②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降低市场主体和中等收入群体负担;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救助兜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