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年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导学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
①历史解释: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
②时空观念:通过“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929—1932年)”,感受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③唯物史观:通过对比学习城市武装暴动的失败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理解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
④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过程,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教学重难点
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考点梳理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1)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4.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
(2)内容: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组织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秋收起义
(1)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受挫转移: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军队建设: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4)建立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4月。
(2)主要人物:朱德、陈毅(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毛泽东(工农革命军)。
(3)合编军队名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概况: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坚持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古田会议:
(1)时间、地点: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
(2)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3.建立政权: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同步专训
1.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源的第一检
B 中共七大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南昌起义 打击“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A B.B C.C D.D
3.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汇合,这就是(  )
A.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4.蒋介石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然而在1930年后,他却开始对其进行全面否定和批判,甚至提出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搞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发生这一变化是因为 (  )
A.国内工人运动高涨 B.北伐战争已取得胜利
C.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
5.教材插图是辅助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途径。该插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论断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
D.拉开了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序幕
6.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开辟红色圩场(集市),进行游击战,建立革命政权,这些做法最终形成了 (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抗日战争敌后战场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7.对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上联“思想铸魂,立党为公昭日月”,下联“红旗定向,听军从令固江山”,横批“党指挥枪”。与对联内容相关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D.中共一大
8.下面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所著文章的节选。这体现了 (  )
《井冈山的斗争》 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同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例 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 所以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A.革命统一战线思想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心城市暴动思想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9.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排均有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以上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规定官兵待遇平等。材料描述的状况发生于 (  )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遵义会议D.秋收起义
10.本次会议通过的大会决议案系统地回答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会议最后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由此可知,“本次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中共三大D.三湾改编
11.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从 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工人运动迅猛发展,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1921—1949) 上册》
材料二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李鸿文《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
材料三 大革命失败,形势急转直下,在攻打中心城市接连受挫后,革命陷入低潮。成立仅仅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革命的道路怎么走 没有现成的答案。面对各方压力,毛泽东把队伍带上井冈山,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路。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峥嵘岁月】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寻路井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工人阶级壮大的因素及工人运动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前后“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探索出的“新路”是什么 这条新路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12.一个民族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探索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赵博宇、孙琰《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 攻打中心城市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三 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段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攻打中心城市,“走俄国人的路”遭受一系列挫折的具体史实。依据材料,分析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中国探索发展道路的历程中获得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10 BDACB DCBBB
11.(1)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有力支持和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抗日救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
(2)“武装起义”的实践: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土地革命”的实践: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
(3)“新路”:井冈山道路,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发展:毛泽东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经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推动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革命武装得到发展。
12.(1)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原因: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
(2)史实: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原因: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
(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
(4)启示: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任答一条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