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八上 第二单元第3课《映日荷花》课件(18页)+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八上 第二单元第3课《映日荷花》课件(18页)+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映日荷花
中国画的诗情画意
第二单元·花鸟画教学
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经典名句赏析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
文化象征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
互动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词?这些诗句如何体现荷花的特
质?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单元导入
核心问题:如何在花鸟画中读懂中国画的诗情画意?
学习任务:掌握工笔/写意荷花画法,体会传统美学精神
单元框架:分为《映日荷花》《胸中丘壑》《传神写照》三课,
本课聚焦花鸟画技法
名作鉴赏:荷花的两种经典范式
工笔典范:《出水芙蓉》
宋代佚名作品,以细腻勾勒、设色清雅著称,展现荷花的纯净之
美。
写意典范:《映日图》
潘天寿作品,笔墨苍劲,构图大气,凸显荷花蓬勃的生命力。
对比观察:两幅作品如何通过技法差异表达“不染”特质?
技法解析:工笔画的艺术特点
技法解析:工笔画
定义:以墨线勾勒轮廓,经敷色、渲染完成,追求精细写
实。
核心步骤:白描勾勒 → 分层晕染 → 细节提色。
小知识:没骨画法——不用墨线,直接以色彩浓淡表现物象
(如宋代《荷花图》)。
实践教学:工笔荷花画法步骤
1
步骤1:白描勾勒——花朵荷叶用笔轻重有度、虚实有致。
2
步骤2:分层晕染——曙红染荷花,墨色由中心向外晕染荷
叶。
3
步骤3:细节处理——花瓣内侧施白粉,根部染花青,荷叶
罩染花青。
4
步骤4:整体提色——勾勒花脉,点染花蕊,加重荷叶墨色
层次。
技法解析:写意画的艺术特点
写意画核心要义
定义:以简练笔墨直接抒发情感,追求神似而非形似。
笔法特点:泼墨、破墨、积墨等,强调用笔的提按转折。
审美追求:“意到笔不到”,通过墨色浓淡表现物象气韵。
实践教学:写意荷花画法要点
荷叶画法: 侧锋运笔,浓淡墨快速铺陈,体现叶片的层次
感。
荷花画法: 中锋蘸色,一笔成型,花瓣边缘留白显灵动。
莲蓬点缀: 焦墨点画,藤黄点蕊,增添画面生机。
示范图: 齐白石《荷花鸳鸯图》用笔用墨分析。
临摹与创作:传统学习路径
临摹要点
从经典作品入手,掌握用笔、用墨、设色规范。
写生方法
观察真实荷花的形态结构,转化为笔墨语言。
创作步骤
立意构思(如结合诗句)→ 构图布局 → 笔墨表现 → 题款钤
印。
风格拓展:现代荷花画的创新
核心创新点
色彩创新: 张桂铭《多彩的荷花》——突破传统设色,融入
西方色彩理念。
构图突破: 陈家泠《荷花》——简化形态,强调水墨的抽象
美感。
讨论点:现代荷花画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体现时代特色?
学生作品赏析与点评
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分析与指导
优秀作品展示
工笔荷花(线条流畅,色彩和谐)、写意荷花(笔墨大胆,
富有动感)。
技法亮点
白描功底、墨色层次、创意构图。
改进建议
线条力度控制、色彩过渡自然度、整体意境营造。
课堂实践:创作任务与要求
任务选择
工笔荷花小品(25cm×25cm)或写意荷花斗方
(68cm×68cm)。
创作提示
结合诗词意境构思画面,注意主次构图。
工具准备
宣纸(生宣/熟宣)、毛笔(勾线笔/兼毫)、墨汁、颜料
(曙红、花青等)。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工笔线条僵硬
建议练习中锋用笔,体会提按变化。
写意墨色糊化
控制运笔速度,注意宣纸吸水性。
色彩层次不清
遵循“由浅入深、逐层叠加”原则。
总结与拓展:从荷花到中国文化
总结与拓展
本课回顾: 荷花的文化意象、工笔与写意技法对比、创作实
践要点。
文化延伸: 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特色。
课后作业: 搜集荷花题材的书法作品,分析文字与图像的关
系。
拓展资源
推荐书目《中国画技法教程》、在线课程《中国花鸟画鉴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映日荷花》教学设计
课题 映日荷花 单元 一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画单元中的"映日荷花"课题,通过宋代《出水芙蓉》与现代潘天寿《映日图》的对比赏析,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画"诗情画意"的审美特质。教材以荷花为载体,系统介绍了工笔与写意两种传统技法:工笔荷花强调白描勾勒与分层晕染,写意画法则注重笔墨的气韵生动。教材编排融合诗词文化(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技法实践与创新表现(如张桂铭《多彩的荷花》),形成"赏析-临摹-创作"的完整学习链,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传统艺术的认知框架。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初中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对水墨画有初步接触,但对工笔的"三矾九染"和写意的"五笔七墨"缺乏系统训练。学习特点:该年龄段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对直观演示和动手实践兴趣浓厚,但耐心不足,工笔画的精细要求可能引发畏难情绪。发展需求:需强化传统文化理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意义),培养"书画同源"的审美意识,同时通过现代作品赏析激发创新思维。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荷花在中国画中的文化象征意义,列举2幅教材中的代表作品2. 掌握工笔荷花的白描勾勒技法或写意荷花的泼墨技法3. 完成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荷花作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三步骤,体验传统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路径,学会运用对比观察法分析不同作品的笔墨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目标图像识读:能辨识工笔与写意作品的笔墨特征美术表现:运用毛笔、宣纸等工具完成技法练习审美判断:评价作品中笔墨运用与情感表达的关联性文化理解:理解荷花意象背后的儒家"君子人格"思想
重点 工笔荷花的"线描+晕染"技法或写意荷花的"五笔七墨"运用
难点 如何通过笔墨语言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特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投影展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配乐朗诵2. 提问:"诗中'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画家会如何表现这种意境?" 集体诵读诗句,想象盛夏荷塘景象 以诗导画,建立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 对比呈现《出水芙蓉》(宋)与《映日图》(潘天寿): 引导观察工笔画的"细如游丝"与写意画的"奔放洒脱" 分析《出水芙蓉》的"没骨画法"如何体现"形似",《映日图》的构图如何突出"气韵"2. 出示"思考卡":"两幅作品如何通过笔墨表现荷花的生长状态?"2. 对比鉴赏分组观察齐白石《游虾图》 与黄宾虹《野桥山店》 ,填写"笔墨语言分析表"游虾图野桥山店1. 工笔组示范: 白描勾勒:演示"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强调起笔收笔的提按变化 晕染练习:示范"两支笔"技法(色笔+清水笔),现场完成一片荷叶的墨色渐变2. 写意组示范: 荷叶画法:演示"侧锋泼墨"与"中锋勾茎"的对比效果 花瓣要点:讲解"五笔定位法"快速塑造花瓣形态 3. 分组观察作品细节,填写对比分析表(线条、墨色、构图三栏)4. 代表发言分享发现,如"宋代作品用色淡雅,现代作品用墨浓重用笔大胆"根据兴趣选择工笔/写意小组,领取技法练习卡4. 完成"线条练习"(工笔组)或"墨色渐变"(写意组)基础训练5. 同桌互评练习作业,用红笔标注优点与改进处 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理解中国画"形神兼备"的审美标准。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求,落实"美术表现"核心素养。
课堂练习 1. 布置创作任务:"结合今天所学技法,创作一幅荷花图,可添加诗词题跋"2. 提供三个创作方向: 传统再现:临摹《出水芙蓉》局部 创意改编:用现代色彩表现荷花 诗意表达:选择一句荷花诗词进行视觉化创作3. 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笔墨控制问题1. 组织"画廊漫步"活动,要求学生为最喜欢的三幅作品贴星标2. 引导评价标准讨论:"好的荷花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笔墨技法、意境表达、创意表现) 独立完成作品创作,在作品背面撰写创作说明(30字以内)完成后贴至"荷花艺术长廊"展示区”“互评环节:用"我看到...我认为...我建议..."句式点评同学作品4自评环节:结合创作说明,反思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通过开放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实现从技法到意境的提升。通过多元评价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强化学习反思。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诗画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荷花的传统画法,更体会到中国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魅力。从宋代的精工细作到现代的笔墨实验,荷花意象的传承与创新启示我们:传统文化需要在理解中继承,在实践中发展。课后可尝试用数字绘画软件创作荷花作品,探索传统与科技的融合。
板书 映日荷花1工笔组示范:白描勾勒 晕染练习: 2 写意组示范:荷叶画法: 花瓣要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