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任务单-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任务单-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史实,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准确说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中国人民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
2通过对比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新” 体现在领导阶级、革命前途、革命范畴等方面,清晰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详细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包括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等,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能够全面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说明其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5.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如毛泽东思想对革命道路的指引、对革命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贡献。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归纳近代中国各社会阶层探索复兴之路失败的原因,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2.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3.清晰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路线、斗争法宝、前途等基本要素。
4.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二)难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复兴之路失败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新” 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看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3.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能够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一些具体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三、学法指导
1.阅读教材与拓展资料相结合: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同时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学术论文、影视作品等,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兴之路》等,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对比分析与归纳总结:通过对比不同社会阶层的探索活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3.联系实际与热点分析: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 2025 年中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可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问题、解决土地问题等历史内容相结合,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4.小组合作与交流探讨:组成学习小组,对一些疑难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共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自学活动
第一目:悲怆的历程 ——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梳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列举中国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等各社会阶层救亡图存的主要历史史实,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阅读教材,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新” 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阶段,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总结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路线、斗争法宝、性质和前途。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阅读教材中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内容,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五、学习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将遇到的疑问记录下来,例如:
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背景、影响等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如何体现两者的衔接和区别。
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不太理解。
六、自主构建本框知识框架
七、合作探究
探究一:结合 2025 年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面临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等现象,对比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如何应对复杂的局面,以及对我们今天应对国际挑战有什么启示。
活动步骤:
各小组收集 2025 年国际社会中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如某些国家的政权更迭、经济衰退等情况。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如列强的侵略、世界革命形势的影响等,以及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采取的应对策略,如统一战线的建立、武装斗争的开展等。
分析这些策略对我们今天应对国际挑战的启示,如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等。
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 PPT 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点评。
探究二: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分析不同社会制度下人民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活动步骤:
各小组分别收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关于人民生活状况的资料,可以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发现、文学作品等。
从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生活等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整理和分析。
小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根本改变,如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经济上获得解放、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等。
形成小组结论,思考如何珍惜今天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成果展示:各小组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分享。
探究三: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为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哪些基础。
活动步骤:
各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所做的准备,如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等。
小组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继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的,如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总结小组观点,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成果展示:各小组可以通过召开小型辩论会、制作短视频等形式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促进全班同学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八、检测
(一)易错易混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解析】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准备。
【解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4.鸦片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二)典例剖析
1. (2024年湖南卷)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安徽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 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 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3. (2024年1月浙江卷)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 )
A.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 根本变革生产关系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 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参考答案:BDA
九、自我反馈
根据检测结果,对自己在本框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我反馈:
分析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如哪些知识点已经熟练掌握,哪些知识点还存在漏洞。
反思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性,如阅读教材、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等方法是否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存在问题,思考如何改进。
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努力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
根据自我反馈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针对知识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