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阶段性目标检测(一)物理试卷满分: 110分 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中 g取10N/kg ρ水=1.0×10 kg/m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8分)1.2025 年蛇年春晚舞台上,四川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带来的合唱歌曲《玉盘》,表演者用质朴纯真的童声演唱,对月发问,歌曲尾声时,古筝、编钟、竹笛同时发声,形成和谐音效。演唱者发出的歌声是由于声带的 而产生的。2.在火车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当列车驶过站台时,列车周围空气的流速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压强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乘客会被“推”向列车,从而发生危险。3.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如果是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当液面降低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6min 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如图挤压矿泉水瓶,手捏瓶子的力变大,则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神舟二十号”于2025年4月24 日成功发射,预计将进行几节“天宫课堂”,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根据以往的“天宫课堂”,航天员取出一本书,与在地球上相比,这本书的质量 (选填“变大了”“变小了”或“不变”)。由于空间站内完全失重,航天员 (选填“仍然”或“不再”)具有惯性。7.甲、乙两人推一张桌子,甲用40N的力向右推,乙用70N的力向左推,两个力沿同一直线。此时,桌子受到两个力的合力为 N,若甲、乙推力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为 N。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N的物体匀速提升,绳端拉力大小为60N。绳重与摩擦忽略不计,则B滑轮重为 N。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10.如图所示,茶壶内水深15cm,若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20cm ,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N。11.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 重60N,底面积为200cm ,B重10N,底面积为300cm ,则A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12.如图,一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当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则液体的密度是 kg/m 。(物块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继续传播1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B.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C.“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D.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15.下列几种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有惯性B.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没有滑行,所以没有惯性C.物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D.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物体不能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惯性就发生了变化16.如图,小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然后她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梦应进行的操作是( )A.向左移动光屏,像变大B.向左移动光屏,像变小C.向右移动光屏,像变大D.向右移动光屏,像变小1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 3:1 B. 1:3C. 3:5 D. 5:1318.下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物块所受重力G与物块对接触面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19.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s-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通过路程远 B.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C.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D.乙车通过的路程远2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体育课上将一个实心球投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实心球在b 点离手,c点是实心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刚接触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实心球运动过程中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心球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相对于小明是静止的B.实心球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一直受到推力C.实心球在c 点时若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将保持静止D.实心球在空中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不变21.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下列操作之后杠杆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A.左右两边钩码各去掉一个 B.左右两边钩码均向左移动一格C.左边向左移动一格,右边增加一个钩码 D.左右两边钩码各增加一个22.如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把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液面与水银槽中水银液面高度差不发生变化B.将甲装置带到高山上做实验,管内水银高度会超过760mmC.自制气压计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D.在一次实验中,电梯从2楼上升到12楼,乙装置中细塑料管中水面升高了3cm,说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23.如图所示,质量为0.4kg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灯受到的重力是4NB.电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4.如图所示,不吸水的一木块静止在盐水中,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N,体积为500cm ,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液面距离容器底部的深度为20c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密度为0.5×10 kg/m B.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0.5NC.盐水的密度为1.03×10 kg/m D.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为2.2×10 Pa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如果此时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光屏上将会出现 (选填“放大的像”“缩小的像”或“没有像”)(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直到杠杆水平静止,达到平衡状态。(2)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杆重和摩擦,在A 点挂4个钩码,在B 点挂2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取下B点的钩码,在C点施加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拉力使C端缓慢上抬的过程中,拉力F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7.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g取10N/kg。猜想:根据生活常识,同学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深度及液体的密度有关。(1)图B中,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2)比较图A、B、C、D可知,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和浸入液体的 有关。(3)比较图A、C、E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4)实验由图C到图 D 过程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 kg/m ,则所用盐水的密度ρ盐水= kg/m 四、计算题(第28题6分, 第29题9分, 第30题9分, 共24分)28.若示意图中拉杆箱的总质量为12kg,重力作用于 A 点,轮轴O为支点。(1)拉杆箱的总重力是多少 (2)将拉杆箱提起时,作用在拉杆上的力F有多大 29.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重2N、底面积为:100cm 的水杯,里面装有8N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求:(1)水杯中水的深度;(2)水杯对桌面的压力;(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30.物理小组利用圆柱形玻璃杯制作出可测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秤”,如图甲所示。玻璃杯底面积为80cm ,质 量为200g,将未知质量的铁块放入玻璃杯中,静止时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5cm。ρ水=1.0×10 kg/m (1)玻璃杯底面受到水的压强;(2)铁块的质量;(3)如图乙,将空玻璃杯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2cm,求液体密度。九年级物理阶段性目标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8分)1、振动2、增大 减小3、50 右4、80 固液共存态不变不变 仍然30 110303 533000 401.2×10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3.A 14.B 15.C 16.B 17.A 18.A 19.C 20.D 21.C 22.A23.B 24.D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同一高度(2)投影仪 放大的像(3)远视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右(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不变27.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g取10N/kg。(1)0.4(2)体积(3)密度(4)不变(5)1.1×10 四、计算题(第28题6分, 第29题9分, 第30题9分, 共24分)28.(1)重力G=12kg×10N/kg=120N(2)拉杆上的力F1=120N×20cm÷80cm=30N29.(1)水杯中水的深度h=500pa÷(1.0×10 kg/m ×10N/kg)=0.05m(2)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8N+2N=10N(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N÷(100×10-4m )=1000pa30.(1)玻璃杯底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 kg/m ×10N/kg×5.5×10-2m=550pa(2)空玻璃杯的重力:G杯=m杯g=200×10-3kg×10N/kg=2N;因玻璃杯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4.4N,则由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可知,玻璃杯受到水的浮力:F=F=4.4N,由图甲可知,装有铁块的玻璃杯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玻璃杯和铁块的总重力:G总=F=4.4N;则铁块的重力:G铁=G总-G杯=4.4N-2N=2.4N,G铢由G=mg可得铁块的质量:m铁=2.4N÷10N/kg=0.24kg;(3)将空玻璃杯放入待测液体中,空玻璃杯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玻璃杯受到的浮力:F'=G杯=2N;此时玻璃杯排开待测液体的体积:V排=Sh=80×10-4m2×2×10-2m=1.6×10-4m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F'÷(gV排)=2N÷(10N/kg×1.6×10-4m )=1.25×10 kg/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八年级上下册)物理试题.docx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八年级上下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