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道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道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漳浦道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 )
①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同一过程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③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④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9世纪初,面对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资产阶级学者竭力掩饰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和种种弊端,为了为剥削的存在辩护,为资本主义的存在辩护,大肆宣扬私有制自人类出现起就已经存在,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下列说法能够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
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原始社会末期,由部落联盟演化出的最早的国家才开始出现
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存在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日,华尔街“黑天鹅基金”创始人马克·斯皮茨纳格尔警告称,美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信贷泡沫中,市场正走向一场“巨大的崩盘”。他指出,由于人为的低利率和经济流动性,市场泡沫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是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④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社会主义思想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如今,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变革指明了正确的途径
②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来源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说明( )
①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
②明确革命对象就能实现中国革命前途的转变
③认清中国当时的国情是认清当时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④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要求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下列对党领导中国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③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
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由于公私合营后企业生产迅速发展,股份得的红利大都比私营时期的利润多,促使更多的资本家要求公私合营,积极性很高。有些小企业主提出,人民政府不能只吃苹果,不能只跟大企业合并合营,还要吃葡萄,还要跟中小企业合营。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有(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完成了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0.在2024年1月热播的剧集《繁花》里,“三来一补”、创汇、股票认购权证、循环信用证等现在看起来或许陌生的字眼却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细腻的笔触折射出一个充盈希望的90年代。改革开放不止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这反映了( )
①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
③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
④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关于改革开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完成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④党的十八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四个自信”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法治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3.习近平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相统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重点介绍了西藏进入新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领域取得的发展进步。西藏的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对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机遇
②意味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③新时代将聚焦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新时代是我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发生重大变化
②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南方谈话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最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在扶贫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例如: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当前,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及地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首40多年来的“奋斗赞歌”的意义。
21.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C D B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D D C
17.(1)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基本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③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更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8.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地位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
20.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1.(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没有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