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北师大版
第4单元 运算律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计算24×(27-19)÷16,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
3.小虎在计算20×(25+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25+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4.计算68×99可以写成68×100-1,它们的计算结果相等。( )
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6.246+72=72+246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7.只要是两个数相乘,就一定无法使用乘法结合律或乘法分配律。( )
8.计算68×99可以写成68×100-1。( )
9.可以简便计算为(64+36)-(64+36)=0。( )
10.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是a×b=b×a。( )
11.65+29+35=29+(65+35)这一步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12.算式48×4-75÷5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
13.将72-5=67,95-67=28,420÷28=15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20÷[95-(72-5)]=15。( )
14.25×(4×37)=(25×4)×3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5.1000-723也可以用999-723+1的方法计算。( )
1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17.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
18.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
19.将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20.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
21.25×33×4的计算结果和25×4×33的计算结果相等。( )
22.“17×890=890×17”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23.添上括号能使9÷3×5-2=1成立。( )
24.加法结合律一定要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在一起运用。( )
25.58+29+171=58+(29+171)利用了加法的交换律。( )
26.计算42×[169-(78+35)]时,应该先算乘法。( )
27.(a×b)×c=a×(b×c)是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
28.199×7+7的计算结果和200×7的计算结果相等。( )
29.去掉括号后,结果变大。( )
30.18×12×5=18×(1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31.是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 )
32.a×(b+c)=a×b+a×c是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33.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c+b×c。( )
34.44×38+56×38=(44+56)×3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35.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36.81+67+19=67+(81+19)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37.把150-86=64,64÷4=16,200×16=3200列成综合算式是200×[(150-86)÷4]=3200。( )
38.计算35+65×40÷5时,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
39.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40.计算36×25时,把36拆成9×4,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41.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42.52×25×4可以先算25×4=100,再算52×100=5200。( )
43.28×4+150÷6算式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
44.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同时使用。( )
45.125×47×8=125×8×47这只是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
46.125×47×8=(125×8)×47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47.交换律只适用于加法和乘法,不适用于减法和除法。( )
48.因为12×6=72,那么6×12=72,这是利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
49.因为23+27=50,所以50-23=27,这是利用了加法交换律。( )
50.因为18-2=16,所以16+2=18,这是利用了减法的交换律。( )
51.(19×125)×8=19×(125×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
52.计算12×[(48-12)÷6]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
53.125×27×8=125×8×27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54.102×99=100+2×99,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55.可以简便计算为。( )
56.125×17×8=17×(125×8)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57.3×6+4×3=(6+4)×3。这道题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
58.12×25×4=12×(25×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59.算式72÷[(12+24)÷9]的结果是108。( )
60.计算(88+12)×9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
61.25×13×4=1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62.验算434+158时可以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
63.k+y=y+k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64.小虎在计算20×(a+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a+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65.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里,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小括号。( )
66.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67.680加100的和再乘20,积是2680。( )
68.56+8×7和56+(8×7)的计算结果一样。( )
69.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
70.46×18+53×18+18的简便算法是(56+43+1)×17。( )
71.计算时,要先算乘法。( )
72.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时,计算结果变了。( )
7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a+b)+c=a+(b+c)。( )
74.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 )
75.149+587+51不能简算。( )
76.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
77.算式“65+35÷7×6”的第一步算65+35,这样很简便。( )
78.小红说:a.b代表两个数,加法交换律表示为a+b=b+a。  ( )
79.234×2×3与234×6的积是相等。  ( )
80.运用乘法交换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  (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解析】在算式24×(27-19)÷16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
【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从中可以看出,先把因数25和8交换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再把125和8相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据此解答。
【解析】125×25×8
=125×8×25
=1000×25
=25000
所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
【分析】20×(25+4)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a+b)×c=a×c+b×c去掉括号后是20×25+20×4,而20×25+4,不同的部分是20×4与4,那么20×4=80>4,所以20×25+4<20×(25+4)。
【解析】20×(25+4)=20×25+20×4,20×4=80>4,所以20×25+4<20×(25+4)。
小虎在计算20×(25+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25+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计算68×99时,可以把99看成(100-1),然后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解析】68×99
=68×(100-1)
=68×100-68×1
=6800-68
=6732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第三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解析】□×(☆+△)=□×☆+□×△,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题目中的等式246+72=72+246,两个数的位置互换了,但是结果没有变,都是318,这正好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定义。
所以246+72=72+246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
7.×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根据题意,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数看作两个数的积,或者两个数的和或差,这时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或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据此举例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举例如下:
32×25
=8×4×25
=8×(4×25)
=8×100
=800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02×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55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所以,两个数相乘,可能使用乘法结合律或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
【分析】计算68×99时,可以把99看成100-1,然后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解析】68×99
=68×(100-1)
=68×100-68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和加法结合律(a+b)+c=a+(b+c),计算出64+36-64+36的结果,看是否得0即可判断。
【解析】64+36-64+36
=(64-64)+36+36
=0+36+36
=36+36
=72
(64+36)-(64+36)
=100-100
=0
则不可以简便计算为(64+36)-(64+36)。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是a×b=b×a,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1.×
【分析】65+29+35运用加法交换律变为29+65+35,再运用加法结合律变为29+(65+35)。
【解析】65+29+35
=29+65+35
=29+(65+35)
=29+100
=129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在48×4-750÷5中,因为没有括号,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减法,而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所以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解析】由分析得,算式48×4-75÷5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故答案为:√
13.√
【分析】先求72减5的差,再求95减差的差,最后用420除以95减差的差,综合算式里72-5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再把95-(72-5)用中括号括起来,据此列综合算式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将72-5=67,95-67=28,420÷28=15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20÷[95-(72-5)]=15,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由此判断。
【解析】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
25×(4×37)=(25×4)×37,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将被减数写成(999+1),再根据加法交换、结合律进行计算。
【解析】1000-723=999+1-723=999-723+1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两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多个数相加,同样适用于加法交换律,依此解答即可。
【解析】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解析】例如:45×102=4590
102×45=4590
即45×102=102×45,
因此,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故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所得的和不变,式子中的运算符号只有加号,据此来解答。
【解析】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原题干不对。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先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再对比前面的算式,过程结果一样。
【解析】将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a+b)+c=a+(b+c)是加法的结合律,据此解答。
【解析】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交换任意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依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乘法交换律的特点可知,25×33×4=25×4×33,因此25×33×4的计算结果和25×4×33的计算结果相等。
故答案为:√
22.√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由此判断即可。
【解析】据分析可知:
“17×890=890×17”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原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可以添上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据此试算即可。
【解析】9÷[3×(5-2)]
=9÷[3×3]
=9÷9
=1
添上括号能使9÷3×5-2=1成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24.×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例如:40+56=56+40=96
(25+68)+32
=25+(68+32)
=25+100
=125
24+42+76+58
=24+76+42+58
=(24+76)+(42+58)
=100+100
=200
因此,加法结合律不一定要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在一起运用,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熟练掌握情况,牢记定律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据此判断解答。
【解析】58+29+171=58+(29+171),添加了小括号使后两个数先相加,这是利用了加法的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
26.×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解析】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27.×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c=a×(b×c),三个因数的位置不变,计算顺序改变,原来先计算a×b,改成先计算b×c,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解析】由分析得:
(a×b)×c=a×(b×c)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认识,乘法交换律交换因数的位置,乘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
28.√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析】本题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
199×7+7
=(199+1)×7
=200×7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题关键。
29.×
【分析】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解析】(18×5)+(36÷12)这个算式中间是一级运算,两边是二级运算,按照运算定律先二级再进行一级运算,先算18×5和36÷12,再算加法;这个算式去掉括号后18×5+36÷12,也是先算18×5和36÷12,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
【点评】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去括号法则进行判断,看去括号后结果有无发生变化。
30.×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b×a。
【解析】18×12×5=18×(12×5),给12×5加上小括号,则先算后两个数的积,所以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是解答的关键。
31.√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解析】:交换了34和85的位置,则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的定义是解答的关键。
32.√
【解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例如:(40+4)×25=40×25+4×25,(100+6)×38=100×38+6×38。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故答案为:√
33.×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解析】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b×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律的掌握。
34.√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对题意进行判断,据此解决。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出44×38+56×38=(44+56)×38。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35.×
【分析】中,交换了31与67的位置,此处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先求31与19的和,采用了加法结合律。
【解析】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所以这句话不对。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学生对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理解。
36.×
【分析】本题先改变了加数“67”和“81”的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然后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81+67+19=67+(81+19)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类题时不仅要看到添加小括号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还要注意加数位置的改变。
37.√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要想先算减法,必须给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再给除法算式加上中括号,据此列综合算式。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把150-86=64,64÷4=16,200×16=3200列成综合算式是200×[(150-86)÷4]=3200。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8.×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解析】计算35+65×40÷5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9.×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解析】根据分析:198+275+102=275+(198+102)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40.√
【分析】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36×25=9×4×25=9×(4×25)=9×100=90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1.√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a×c=a×(b+c)、 a×b-a×c=a×(b-c),对题意进行判断,据此解决。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出25×(40+2)=25×40+25×2。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42.√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解析】52×25×4可以先算25×4=100,再算52×100=5200。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3.√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不同级的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解析】28×4+150÷6
=112+25
=137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8×4+150÷6算式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4.√
【分析】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可以同时使用,可举例说明。
【解析】例如:
8×38×125
=38×(8×125)
=38×1000
=38000
其中第一步就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使用。
所以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同时使用。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5.√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解析】125×47×8=125×8×47这只是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6.√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先把算式125×47×8写成125×8×47;再根据乘法结合律,把算式125×8×47写成(125×8)×47;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得:
125×47×8=(125×8)×47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7.√
【分析】加法有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乘法有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减法没有交换律,有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除法也没有交换律,有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据此判断。
【解析】交换律只适用于加法和乘法,不适用于减法和除法。减法有减法的性质,除法有除法的性质。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48.√
【分析】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因为12×6=72,那么6×12=72,这是利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与运用。
49.×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因为23+27=50,所以50-23=27,这是利用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各部分间关系的掌握灵活运用。
50.×
【分析】整数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减数=被减数,则18-2=16时,16+2=18。而交换律不适用减法,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因为18-2=16,所以16+2=18,这是利用了整数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常利用这个关系进行减法的验算。另外,交换律适用加法和乘法,不适用减法和除法。
51.×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特征: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据此解答。
【解析】(19×125)×8=19×(125×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对乘法结合律的认识和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2.×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解析】计算12×[(48-12)÷6]时,应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
【分析】乘法交换律:a×b = b×a,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125×27×8=125×8×27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4.×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102×99=(100+2)×99=100×99+2×99,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5.×
【分析】计算出的结果,即可知道能不能简便计算为。
【解析】
=100-65+35
=35+35
=70
则不可以简便计算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加、减法运算律的掌握与运用。
56.×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解析】先运用乘法交换律,改写成125×17×8=17×125×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改写成17×(125×8),所以125×17×8=17×(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7.×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3×6+4×3=(6+4)×3,这道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8.×
【分析】此式子中运算符号只有乘号,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先算25与4的积,这两数相乘得100,再把所得积与12相乘,能达到简算的效果。
【解析】12×25×4=12×(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简算常会遇到25×4,同学们熟记25×4=100,以及乘法结合律a×(b×c)=(a×c)×b。
59.×
【分析】直接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解析】72÷[(12+24)÷9]
=72÷[36÷9]
=72÷4
=18
所以判断错误。
【点评】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0.×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在计算(88+12)×9时,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所以判断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与运用。
61.√
【分析】计算25×13×4时,交换因数25和13的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此时算式为13×25×4,应先计算13×25,而算式13×(25×4)先计算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25×13×4=1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62.√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的验算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2)用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计算434+158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所以判断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掌握与运用。
63.√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k+y=y+k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解析】k+y=y+k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
【点评】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4.√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a=1,代入20×a+4和20×(a+4)进行计算,再判断正确结果比错误结果是大还是小,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a=1
20×a+4
=20×1+4
=20+4
=24
20×(a+4)
=20×(1+4)
=20×5
=100
24<100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评】熟练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和无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65.×
【解析】混合运算中可以同时出现两个小括号,例如:(123+113)×(55-3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66.×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进行解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25×16=25×4×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正确理解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关键。
67.×
【分析】先计算加法,再算乘法,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680+100)×20
=780×20
=15600
所以判断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8.√
【分析】第一个式子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个式子,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分别计算出结果再比较。
【解析】56+8×7
=56+56
=112
56+(8×7)
=56+56
=11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注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再说括号外,如果没有小括号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9.×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解析】318+154+46=318+(154+46)
题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利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熟练掌握情况,注意两者的区别。
70.×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46×18+53×18+18,可以把18看作是18与1的积,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算,即:46×18+53×18+18=(46+53+1)×18,而不是(56+43+1)×17,故原题干错误。
【解析】46×18+53×18+18=(46+53+1)×18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1.×
【分析】由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由此解答。
【解析】计算时,要先算加法;
故答案为:×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
72.×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由此解答。
【解析】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时,计算结果不变;如:50×4=4×5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乘法交换律的认识,要熟练掌握此类基础知识。
73.√
【分析】加法结合律为:在加法算式中,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解析】根据加结合律的意义可知,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a+b)+c=a+(b+c)。
所以判断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加法结合律的记忆,熟记定律以及字母表示。
74.√
【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然后和第三个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
75.×
【分析】本题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149+587+51
=149+51+587
=(149+51)+587
=200+587
=787
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属于简算,所以题干的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律的掌握。
76.√
【分析】将102拆分为100和2,再分别与98相乘,将求得的积相加,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计算过程中用到了乘法分配律,据此即可判断。
【解析】102×98
=(100+2)×98
=100×98+2×98
=9800+196
=9996
即本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7.×
【解析】略
78.√
【解析】略
79.√
【分析】应用乘法结合律,可得:234×2×3与234×6的积是相等.
【解析】234×2×3
=234×(2×3)
=234×6
所以234×2×3与234×6的积是相等,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80.×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据此判断.
【解析】4.8×37+4.8×63
=4.8×(37+63)
=4.8×100
=480
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