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平和县四校联考高一年政治科试卷答题卡(条 码 粘 贴 处(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16[A] [B] [C] [D]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17题、18题、 (1) (2)19题、20题、 (1) (2)21题、 (1) (2)(2)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平和县四校联考高一年政治科试卷参考答案(简单版)1-5 BBCAC 6-10 ACCAC 11-15 AABDB 16 B17.(每点3分,共9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8.(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每点2分,共8分)(2)举例: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坚定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分)19.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这也通过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充分印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点2分,共8分)20.(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4分)(2)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点2分,共6分)(1)(每点2分,共6分)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③中国梦之所以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每点2分,共6分。)(评分说明: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材料,考查对中国梦的理解。可结合材料,从中国梦的本质、现实意义、中国梦与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作答。) (2)(每点2分,回答4点即可,共8分)①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②要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③脚踏实地,自觉担当时代责任。④要勇于砥砺奋斗,做时代的弄潮儿。⑤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答案第1页,共2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平和县四校联考高一年政治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选题(共48分)1.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2.阶级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剩余产品的出现 D.个体劳动的盛行3.穿越剧以交错的时空引导观众探索审视历史,但也存在对历史演绎不够严谨等问题。下面是一部原始社会穿越剧的剧情,你认为剧情合理的是( )A.他拔出玄铁宝剑,向入侵者刺去 B.急促的号角声响彻在城市的上空C.衣物被撕碎了分给族人,众人共享馈赠 D.他用歪七扭八的文字记录下氏族长的讲话4.商朝奴隶主贵族奢侈、腐朽的生活是建立在强迫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财富,但是奴隶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①阶级压迫是该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②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③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而无法获得生活资料④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被调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①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②群众的消费能力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③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④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能导致经济危机发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人们在生产中互助合作 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剥削人的制度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④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回顾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富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9.回顾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指十八大以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②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③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④新时代是我国全面建成总体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漳州某中学高一年级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演讲活动,小王同学准备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历程,他重点讲的内容可能有( )①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土地改革 ②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③“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④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小源同学将镜头对准下面的图片,准备让图片内容动起来、活起来,并用画外音说明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画外音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D.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2.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是按照我们党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分别展开论述的基本方略。对“四个伟大”理解正确的是( )①“四个伟大”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平行关系②伟大梦想的实现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③我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④“四个伟大”的前后逻辑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更改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3.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不可或缺的内容③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说明(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②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已经胜利完成③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19年10月1日上午,20余万军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周年华诞。其中,群众游行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分为“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展现了一幅流动的史诗。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的认识,可以推断( )①“开天辟地”方阵应归入“建国创业”篇章②“当家作主”方阵适合归入“改革开放”篇章③“关键抉择”“科学发展”等方针展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景象④“美好生活”“不忘初心”方阵可反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1949年10月1日!在这一天,国旗与太阳一同冉冉升起,国歌谱写了中国新的命运!犹记得,曾经华夏5000年的灿烂文明史,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在法西斯的枪炮声中,惨遭蹂躏。终于,东方睡狮在共产党人的呐喊声中觉醒,它仰天长啸。经过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终于,在194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旧貌换新颜,人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请用所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从3个方面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每点3分,共9分)18.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角度,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2)请以“点赞中国道路”为主题,拟定一句宣传标语。(3分)19.一座城市,浓缩中国梦的时代精华。40年间,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1300多万常住人口的“创新之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深圳始终挺立潮头、走在前列,激荡起逐梦前行的力量。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过去40年,深圳是一面镜子,映照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新的40年,深圳更像是一把标尺,为世界标注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力度、速度、高度。“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其正确性。(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这是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6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向。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认得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材料二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亲切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郑重的嘱托,激励着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拥抱梦想、成就梦想。在追寻梦想的新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忘我工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他们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福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终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名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表彰这些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6分)(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向榜样学习,结合材料二,请你针对新时代青年如何接力奋斗实现中国梦提出四点做法。(8分)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考平和县四校联考答题卡2024-2025学年上学期.docx 期中考平和县四校联考试卷简单版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docx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