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电阻 知识梳理+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3 电阻 知识梳理+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电阻
知识梳理
一、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 的大小。
用字母 表示。
2.国际单位: (Ω);常用单位: (kΩ)、 (MΩ)。
换算关系:1 kΩ= Ω;1 MΩ=106 。
3.符号: 。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影响因素:导体的 、 、 等。
2.影响规律: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 ,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常温下,导体阻碍电流的作用总是存在,不会因为导体两端没有加电压或者导体中没有通过电流,这种阻碍作用就不存在,只是此时没有起到阻碍电流的作用而已。因此,一个导体的电阻不会因为是否加电压或是否通电流而改变。
(1)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
(2)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十几欧( )
(3)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 )
(4)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
1.半导体
(1)定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锗、硅。
(2)影响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外界因素:温度、光照、杂质等。
(3)应用:二极管、三极管,它们是集成电路的主要元件。
2.超导现象
(1)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时,一些金属的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
(3)超导时的特性:电流通过导体时不发热(无电能损耗)。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对电阻的理解
【典例】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小,表明该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B.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表明导体的电阻越小
D.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
(1)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在探究这些因素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对点训练】
甲、乙、丙三条相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金属线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甲 10 10
乙 20 1
丙 30 0.1
A.金属线甲电阻阻值最大
B.金属线乙电阻阻值最大
C.金属线丙电阻阻值最大
D.金属线甲、乙、丙电阻阻值一样大
实验剖析
实验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电流表、合金丝、电阻实验板、开关、导线、鳄鱼夹等。
3.实验步骤
(1)探究导体的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让鳄鱼夹在A、B之间移动,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2)探究导体的横截面积(粗细)对电阻的影响。
将鳄鱼夹分别夹在AB和EF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3)探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
将鳄鱼夹分别夹在AB和MN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4.实验结论
(1)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5.反思与交流
(1)实验方法
a.控制变量法:①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需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②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长度,比较电流表的示数。③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需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材料,比较电流表的示数。
b.转换法: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或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只有一根导体,可以完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的实验探究。
(3)电路中连入小灯泡的作用:保护电路。
【对点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如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序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0.6 0.4 镍铬合金
B 1.0 0.4 镍铬合金
C 0.6 0.6 镍铬合金
D 0.6 0.4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 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
(2)为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可选择序号为 的两种导体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4)若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会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得更小,说明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提升〉
(5)对导体加热,观察到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电阻的大小还与 有关。
(6)实验中将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7)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制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铜制输电线,这样就 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 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均选填“增大”或“减小”)第3节 电阻
知识梳理
一、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作用 的大小。
用字母 R 表示。
2.国际单位: 欧姆 (Ω);常用单位: 千欧 (kΩ)、 兆欧 (MΩ)。
换算关系:1 kΩ= 103 Ω;1 MΩ=106 Ω 。
3.符号:  。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影响因素:导体的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等。
2.影响规律: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越大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 越小 ,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常温下,导体阻碍电流的作用总是存在,不会因为导体两端没有加电压或者导体中没有通过电流,这种阻碍作用就不存在,只是此时没有起到阻碍电流的作用而已。因此,一个导体的电阻不会因为是否加电压或是否通电流而改变。
(1)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 )
(2)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十几欧( √ )
(3)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 × )
(4)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 )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
1.半导体
(1)定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锗、硅。
(2)影响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外界因素:温度、光照、杂质等。
(3)应用:二极管、三极管,它们是集成电路的主要元件。
2.超导现象
(1)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时,一些金属的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
(3)超导时的特性:电流通过导体时不发热(无电能损耗)。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对电阻的理解
【典例】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小,表明该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B.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表明导体的电阻越小
D.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
解析:导体的电阻越小,表明该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故A正确;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不为零,故B、C错误;绝缘体有电阻,导体也有电阻,故D错误。
答案:A
(1)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在探究这些因素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对点训练】
甲、乙、丙三条相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金属线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甲 10 10
乙 20 1
丙 30 0.1
A.金属线甲电阻阻值最大
B.金属线乙电阻阻值最大
C.金属线丙电阻阻值最大
D.金属线甲、乙、丙电阻阻值一样大
实验剖析
实验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电流表、合金丝、电阻实验板、开关、导线、鳄鱼夹等。
3.实验步骤
(1)探究导体的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让鳄鱼夹在A、B之间移动,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2)探究导体的横截面积(粗细)对电阻的影响。
将鳄鱼夹分别夹在AB和EF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3)探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
将鳄鱼夹分别夹在AB和MN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4.实验结论
(1)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5.反思与交流
(1)实验方法
a.控制变量法:①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需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②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长度,比较电流表的示数。③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需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材料,比较电流表的示数。
b.转换法: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或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只有一根导体,可以完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的实验探究。
(3)电路中连入小灯泡的作用:保护电路。
【对点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如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序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0.6 0.4 镍铬合金
B 1.0 0.4 镍铬合金
C 0.6 0.6 镍铬合金
D 0.6 0.4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电流表的示数 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
(2)为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可选择序号为 A、B 的两种导体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有关。
(4)若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会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得更小,说明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提升〉
(5)对导体加热,观察到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电阻的大小还与 温度 有关。
(6)实验中将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导体的长度不变 。
(7)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制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铜制输电线,这样就 减小 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 减小 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