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3课时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第五章
内容索引
01
02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通过对比实验,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以此为基础能设计出粗盐提纯的方案和操作方法,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3.通过实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相互转化,掌握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法,提升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课前篇 素养初探
一、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的检验方法
【微思考1】若向某溶液中先滴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盐酸发现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
提示 不一定。若原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类似的实验现象。
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与转化
(1)存在
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
②化合态
a.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b.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 黄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化学式 FeS2 CuFeS2 CaSO4·2H2O Na2SO4·10H2O
(2)转化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2)利用氧化剂,可将硫元素从低价态转化到高价态;
(3)利用还原剂,可将硫元素从高价态转化到低价态。
【微思考2】根据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推测单质硫、SO2能否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提示 S、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价、+4价,而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根据转化规律,S与浓硫酸可以反应生成SO2,SO2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自我检测】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
(2)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
(3)硫单质和S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4)将SO2通入氢硫酸中,若出现黄色浑浊,则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
(5)SO2、SO3都可与水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含氧酸。(  )
(6)SO2通入CaCl2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  )
(7)-2价硫元素转化为0价时,可加入H2O2、氯水等氧化性物质。(  )
(8)在反应H2S+H2SO4(浓) === S↓+SO2↑+2H2O中,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  )

×



×

×
课堂篇 素养提升
任务一
的检验
【问题探究】
试管①②③中分别盛有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先滴加BaCl2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1.滴加BaCl2溶液后,三支试管中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分别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后,三支试管中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据此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试管①和②中白色沉淀不溶解,试管③中白色沉淀溶解;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 Ba2++CO2↑+H2O;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
【深化拓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及注意事项
1.检验原理
Ba2++ === BaSO4↓,BaSO4是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别于CaCO3、BaCO3等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实验操作
3.注意事项
【素能应用】
典例1(2021山东枣庄高一期末)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已部分被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结论正确的是(提示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氧化成 )(  )
A.Na2SO3溶液已部分被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硝酸后仍存在的沉淀一定为BaSO4
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部分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BaSO3氧化成BaSO4,加硝酸后仍存在的沉淀一定为BaSO4,但加硝酸前的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或二者的混合物,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变式设问】
你认为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关键错误是什么 如何改进实验操作
提示 不能加入Ba(NO3)2溶液和过量稀硝酸;应将Ba(NO3)2溶液换成BaCl2溶液,将稀硝酸换成稀盐酸,若最终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SO3被氧化变质。
易错警示 硫酸根离子检验的误区
变式训练1(2021山东德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在溶液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某气体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证明该气体是Cl2
答案 B
解析 向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不能判断是否含有Fe2+,A错误;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无现象,则不含 、 及Ag+,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 ,B正确;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由于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错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能是Cl2、Br2(g)、NO2等,不能证明该气体一定是Cl2,D错误。
任务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问题探究】
1.大型节日时,人们经常会燃放烟花爆竹等。但这会带来很大的空气污染,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全年全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燃放爆竹时的主要反应是S+2KNO3+3C K2S+3CO2↑+N2↑,S发生了什么反应 表现了什么性质
提示 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S表现氧化性。
(2)燃放爆竹时会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 燃放爆竹时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2.黄铁矿在过量的纯氧中充分反应,能否直接生成SO3
提示 不能,黄铁矿与氧气反应时只能得到SO2。
3.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可得到硫单质,若将该气体通入稀硫酸中能否也得到硫单质
提示 不能,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6价硫),而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其具有的弱氧化性是由于含H+)。
4.试列举生成SO2气体的反应。
提示 (1)氧化反应:如硫黄的燃烧、硫化氢气体的燃烧、硫铁矿(FeS2)在空气中加热等;(2)还原反应:如浓硫酸与Cu或C的反应等;(3)非氧化还原反应:如Na2SO3固体与浓硫酸的反应[Na2SO3+H2SO4(浓) === Na2SO4+H2O+SO2↑]、亚硫酸的分解等。
【深化拓展】
1.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2.含硫物质化合价的变化
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如
3.相邻价态的含硫物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
【素能应用】
典例2人们认识和应用物质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的类别认识该物质可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是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下图所示是硫元素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      ,B      。
(2)D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C是铜盐,试写出由H2SO4→C的化学方程式:
                    。
(4)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A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且既可以转化为硫酸,又可以和二氧化硫互相转化,因此A为三氧化硫;B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且为气态氢化物,因此B为硫化氢;C为铜盐,且可由硫酸经反应得到,因此C为硫酸铜;由于D是由二氧化硫转化得到的,且D转化为硫酸是形成酸雨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D为亚硫酸,E为亚硫酸盐。
变式训练2(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如图是硫元素价态与含硫元素物质类别的二维坐标图,其中b、c、d、e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硫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j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a
B.物质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物质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D.物质f一定能与物质q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 物质j和e分别是H2S、H2SO3,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a),A正确;物质b是SO2,硫元素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物质d是H2SO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等有机物脱水炭化,C正确;物质f和q分别是硫酸盐、硫化物,二者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随堂检测
1.(2021河北五校高一联考)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答案 D
解析 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A正确;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B正确;循环过程中,煤、石油中硫元素转化为SO2进入大气,发生氧化反应,再转化为煤、石油中的硫时必定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大气中的硫元素部分转化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D错误。
2.(原创题)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 杂质,可用下列方法去除(部分产物、步骤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
C.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
D.上述除杂过程涉及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 根据流程图知,粗盐水a中含有Mg2+,加入NaOH调节溶液pH=11时,Mg2+结合OH-生成Mg(OH)2沉淀,则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A正确;根据流程图分析,通入氯气时反应生成氮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为
3Cl2+2 +8OH- === N2+6Cl-+8H2O,B正确;过量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C正确;在除杂过程中,生成Mg(OH)2沉淀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3.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浓硫酸是氧化剂
B.反应②表明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反应③中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反应④稀硫酸是还原剂
答案 D
解析 Cu与浓硫酸反应时,Cu单质被氧化为硫酸铜,浓硫酸表现了氧化性,是氧化剂,A正确;SO2与NaOH反应产生亚硫酸钠和水,表明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正确;反应③中硫元素由0价和+4价变为+2价,则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C正确;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代硫酸和硫酸钠,硫代硫酸不稳定,分解产生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水,所以硫酸起酸的作用,不是还原剂,D错误。
4.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S只体现氧化性,正确;B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分别由0价、+6价变为+4价,所以S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错误;C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S只体现还原性,错误;D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0价分别变为-2价、+4价,所以S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错误。
5.(2021北京昌平区高一期末)为除去粗盐水中含有的杂质 、Ca2+和Mg2+,得到精制食盐水,某同学利用NaOH溶液、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       。
(2)沉淀A的化学式是       。
(3)溶液B中含有的离子有               。
(4)写出试剂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某小组认为也可以选用Ba(OH)2溶液作为除杂试剂,若采用此方案,加入试剂的顺序依次为          。
答案 (1)过滤 (2)BaSO4
(3)Ba2+、Cl-、Ca2+、Na+、OH-
(5)Ba(OH)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