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第4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专项02 填空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如果大象刚好和70筐石头一样重(筐大小一样)。从70筐石头中任意抽取5筐,结果分别为49千克、48千克、51千克、52千克、50千克。这头大象大约重( )千克。2.芡实又被称为鸡头米,是传统的中药材。中医院购买了一批芡实,用同样大的袋子装了40袋,从中任意抽出4袋称一下,分别重18千克、21千克、19千克、22千克,买的这批芡实大约一共有( )千克。3.李大伯家养了100只母鸡,本月1~10日收获鸡蛋的个数如下表:日期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数量/个 830 87 81 79 88 82 85 77 86 85 80照这10天收获鸡蛋个数的平均数计算,李大伯家一个月(30天)能收获鸡蛋( )个。4.四(1)班同学参加体能测试,在1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中,第一小组6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36次、40次、42次、40次、38次、38次,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每分钟( )次。5.《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将大象替换成相同质量的石头,用石头的质量来估计大象的质量。如果将这些石头用同样大的筐装起来,共装满50筐。任意抽出5筐,称得质量如下表:第一筐 第二筐 第三筐 第四筐 第五筐61千克 57千克 59千克 61千克 62千克估一估,这头大象大约重( )吨。6.四年级2班有48名学生,其中第一小组8名学生的身高分别是135厘米,138厘米,140厘米,142厘米,136厘米,137厘米,139厘米,141厘米,照这样看,每名学生大约高( )厘米,这个班的学生一共大约高( )厘米。7.黄天宇同学期中考试成绩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科学 平均分分数 86 94 90 88已知他的英语成绩比历史成绩高2分,请把上表填写完整。8.丽丽周末去爬山,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用了2小时,然后原路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9.小青家第二季度的用电情况是四月份90千瓦时,五月份93千瓦时,六月份105千瓦时。小青家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 )千瓦时。10.小红参加学校“迎新年”独唱比赛,有5个评委,其中4个评委都打了89分,1个评委打了94分,她这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 )分。11.在“童心向党”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小美同学打出的分数分别是98分、91分、94分、99分、93分,根据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得分时,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小美的最终得分是( )分。12.晨光小学四年级开展“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最喜欢阿奇的有88人,在统计图中用11格的高度表示;最喜欢奶龙的有112人,在统计图中应用( )格的高度表示。1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创造了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的最佳成绩。人民小学掀起了一股奥运热潮,四年级举行了“我心中的奥运”演讲比赛,评委老师给甜甜打出的分数如下表:评委 李老师 张老师 孙老师 齐老师 王老师 陆老师 赵老师评分 88 98 92 84 91 71 85甜甜的平均得分是(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甜甜的平均得分是( )分。14.三年级举办大课间操比赛,5位评委对三(1)班的比赛打分如下:8分、9分、8分、7分、8分,该班大课间操比赛的平均得分是( )分。15.丽丽练习踢毽子,第一次踢了41下,第二次踢了59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60下,第三次至少要踢( )下。16.5个同学参加1分钟跳绳的训练,他们的平均成绩为120个。小红也加入了训练,此时他们6人的平均成绩提高2个,那么小红跳的个数要比120( )(填“多”或“少”),她跳了( )个。17.李辰、张丹、王梅、吴敏和谢飞一起到森林公园玩,他们想从竹林去950米外的孔雀园,只租到了一辆景区自行车(如图所示),大家轮流骑、轮流步行,他们到孔雀园时,平均每人步行( )米。18.莉莉、华华和晓彬是一个小组的,在跳绳比赛中,她们组荣获了冠军,他们的成绩是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162下。已知莉莉和晓彬两个人的平均成绩是158下,请你算一算华华在比赛中一分钟跳了( )下。19.小红期末质量检测成绩是:数学100分,语文92分,英语99分,道德与法治95分,科学89分。小红期末质量检测的平均成绩是( )分。20.四年级5个班去植树,第一天植了145棵,第二天植了178棵,第三天植了157棵,平均每班植树( )棵。21.学校男子篮球队补选新队员。4名老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补选的2名新队员身高分别是166厘米和180厘米,与补选前相比,现在男子蓝球队6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填“增高了”“降低了”或“不变”)22.条形统计图用3格表示9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240人需要画( )格。23.乐乐用折的纸飞机做飞行试验,前4次飞行的距离如下表: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飞行距离/米 16 10 19 15(1)这架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是( )米。(2)如果再飞一次,使平均飞行距离达到16米,第5次飞行的距离至少要达到( )米。24.竹西小学三、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三年级有4个班,共植树124棵;四年级有6个班,共植树156棵。平均每个年级植树( )棵,平均每个班级植树( )棵。25.在一次学业检测中,小明语、数、英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他的总成绩是( )分。他英语考了91分,数学考了96分,语文考了( )分。26.这学期小明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他想使语数英三门成绩的平均成绩上升到87分,那么他英语至少要考( )分。27.四(1)班同学的座位是按身高来排的,个子矮的同学坐前面,高的同学坐后面。小明计算出第1排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第5排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厘米。小强计算出第1列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军说: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以上数据中,我认为( )厘米更能代表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我的理由是: 。28.甲书架有80本书,乙书架有50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有书( )本,每次从甲书架拿3本放入乙书架,拿( )次后,两个书架的书正好相等。29.某次测验,小丽和小美的平均分是94分,其中小丽考了92分,小美考了( )分,小东要考( )分,才能使三人的均分达到95分。30.便捷的外卖服务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下表是外卖骑手李师傅一周的送单量的数据统计: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数量/单 45 32 31 39 38 45 50李师傅这一周平均每天的送单量是( )单,照这样计算,这个月(按照30天计算)能送( )单外卖。31.篮球队6名队员在一次训练中轮流上场,场中始终有5人在训练,从16:00到17:00,平均每人训练了( )分钟。32.李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语、数、英的平均分是94分,李明的英语成绩是( )分。33.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5毫米高的直条表示20,那么应该用( )毫米高的直条表示84。34.三个好朋友投垒球,每人投3次,投垒球的平均成绩最接近10米的是( )。35.小刚身高145厘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刚下水游泳( )有危险。(填“会”或“不会”)。36.下表中明明的身高不小心被墨水挡住了,已知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则明明的身高是( )厘米。学生 文文 明明 乐乐身高/cm 135 12837.在比赛中,为了保证公平性,往往会从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得分,下面是某次比赛中评委给小乐打出的分数:评委 王老师 张老师 李老师 陆老师 马老师 叶老师 毛老师评分 97 87 92 83 88 85 93按照评分规则计算,小乐的平均得分是( )分。38.小刚练习踢毽子。第一次踢了58下,第二次踢了63下,他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70下,第三次至少要踢( )下。39.学校游泳队里5名队员的体重如下表:姓名 李洋 成飞 刘雨 赵亮 何翔体重/千克 48 50 49 41 52这些队员的平均体重一定不会超过( )千克,也一定不会少于( )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 )千克,如果再增加一个体重42千克的队员,他们的平均体重则( )(填“增加”或“减少”)40.如图是去年小红家一、二、三月份的用电量统计图。在图中括号内填空。小红家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用电( )千瓦时。41.在一次篮球训练中,康康练习投篮(每轮投20个球),前4轮投中的个数如下表:轮数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第4轮投中个数 14 12 17 13(1)前4轮投中的平均数是( )个。(2)如果再投一轮,并使这5轮投中的平均数达到15个,第5轮至少要投中( )个。42.有5筐苹果,分别重45千克、52千克、42千克、50千克、46千克。观察这组数据,可以肯定这5筐苹果的平均质量一定大于( )千克,小于( )千克,这5筐苹果的平均质量是( )千克。4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队员李兵的身高( )是155厘米。(填“可能”“不可能”或“一定”)44.小军、小力、小华三人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3分,小力和小华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小军的数学成绩是( )分。45.冬冬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108下,第二次跳了116下,第三次跳了130下,他三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 )下。冬冬不太满意,他要让平均成绩达到125下,那么第四次他至少要跳( )下。46.下面是五名同学捐书本数的情况统计表。姓名 张小亮 李军 陈芳 周明明 王小星本数 9 6 13 10 7(1)平均每名同学捐书( )本。(2)如果张小亮再捐出10本,那么这时平均每名同学捐书( )本。47.小刚玩纸飞机,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距离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飞行距离/米 18 12 21 17(1)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是( )米。(2)后来又玩了2次,每次飞行的距离都不小于17米,估计一下,这6次飞行的平均距离至少是( )米。48.期中考试时,苗苗语文得了98分,数学得了96分,她这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 )分。49.小刚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语文成绩是90分,数学成绩是( )分。50.在一次航模比赛中,小华的遥控飞机3次的平均飞行距离是24米。第一次飞行了19米,第二次飞行了25米,第三次飞行了( )米。51.三辆车分别从不同的地点同时出发,给山区运输物资,3小时后同时到达同一目的地。三辆车行驶的路程见下图。(1)第( )辆车出发时离目的地最远,是( )km。(2)第二辆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km。(3)第( )辆车速度最快。52.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记录如下。125、85、142、115、79、104、133、128、115、84129、96、134、124、102、138、112、88、122、106(1)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24年10月成绩/个 合计 100以下 100~120 121~140 141及以上人数 ( ) ( ) ( ) ( ) ( )(2)成绩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填成绩段)53.天天四次测试的平均分为98分,第一次96分,第二次100分,第三次比第四次少2分,他第三次得了( )分,第四次得了( )分。54.乐乐进行期中考试,他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1分,他英语考了( )分。55.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用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0万元,表示60万元应画( )厘米;一个直条高5厘米,它表示( )万元。56.在投掷飞镖比赛中,刘洋投掷5次共中40环,赵军投掷4次共中36环。( )投掷的准一些,他平均每次投中( )环。57.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20厘米,小军身高13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到游泳池里玩水一定没有危险。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8.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6毫米高的直条来代表12,则108要用( )毫米高的直条来表示。59.在音乐节中,甲、乙、丙三人的表现很出色。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1分,乙、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2,甲、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3分,三人的平均成绩是( )分。60.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2岁,且他们都不大于15岁,那么其中一人的最小年龄是( )岁。61.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4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格。62.丁丁家今年桔子大丰收,一棵树大约收了300个桔子,丁丁任意取出5个称一称,分别是80克、77克、86克、74克、83克,一棵桔子树大约能产( )千克桔子。63.6位评委给一名比赛的选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是9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3分,该选手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 )分。64.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丫丫跳了122下,比果果多跳了16下,丫丫和果果平均每人跳了( )下。65.一名游泳爱好者参加“横渡长江”比赛,前8分钟游了480米,后4分钟游了360米。这名游泳爱好者平均每分钟游( )米。66.小明、小华、小亮三位同学中小明最高,小亮最矮,如果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 )140厘米。(填“小于”或“大于”)67.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5毫米表示40人,那么15毫米应表示( )人;在这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毫米。68.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①( )数据;②( )数据;③制作统计表;④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分段整理数据时,除了画( )字的方法,还可以一一点数。要注意( )、( )。69.“新苗杯”儿童歌手大奖赛中,评委老师给王佳的分数如下:89 85 96 90 95 86(1)王佳得到的最高分是( )分,最低分是( )分。(2)按照比赛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王佳的平均得分是( )分。70.某厂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100元,李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5000元,这样的判断合理吗?( )(填“合理”或“不合理”)71.琪琪和其他5名同学的身高分别如下:140厘米、151厘米、138厘米、135厘米、143厘米、133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默默也加入小组,他身高142厘米,现在7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比原来( )(填“高”或“矮”)。72.说一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统计表用( )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 )呈现数据。(2)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 )。(3)( )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多少。73.学校男子篮球队补选新队员。7名老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补选的3名新队员身高分别是174厘米,177厘米和169厘米,与补选前相比,现在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填“增高了”“降低了”或“不变”)74.丽丽做踢毽子练习,第一次踢了57下,第二次踢了6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不少于70下,第三次至少要踢( )下。75.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的平均长度是( )厘米,这三根绳子平均每根长( )厘米;如果第四根绳子与这三根绳子的平均长度是14厘米,那么第四根绳子长( )厘米。76.有甲、乙两箱苹果,甲箱重12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箱中拿( )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就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 )千克。77.有3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8支笔。第一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二个笔筒里有9支笔,第三个笔筒里有( )支笔。78.小君参加跳绳考核,第一次跳了112下,第二次跳了136下,她要想三次跳绳的平均数达到139下,第三次至少要跳( )下。79.五谷粮店6月份前5天分别卖出大米58千克、62千克、60千克、61千克、59千克。照此计算,这个粮店6月份大约能卖出( )千克大米。80.某工厂三名师傅每天加工零件个数如下表:师傅 王师傅 陈师傅 李师傅每天加工零件个数 46 32 37现在有560个零件要在一个星期(7天)内完成,安排( )师傅和( )师傅共同完成比较合适。/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3500【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这5筐石头的平均数:5筐石头的平均重量=5筐石头总重量÷5,再用平均数×70=总重量,即为大象的大约体重,据此解答。【解析】(49+48+51+52+50)÷5=250÷5=50(千克)50×70=3500(千克)所以这头大象大约重3500千克。2.800【分析】已知抽出的4袋重量分别为18千克、21千克、19千克、22千克,将这4个数相加再除以4可得平均重量;已知一共装了40袋,用40袋乘抽出的4袋的平均重量就可得这批芡实大约的总重量。【解析】根据分析:(18+21+19 +22)÷4=80÷4=20(千克)40×20=800(千克)所以,买的这批芡实大约一共有800千克。3.2490【分析】根据题意,由表格可知李大伯家前10天共收获鸡蛋830个,用830除以10,求出平均每天收获的鸡蛋个数,再乘30天,即可求出一个月收获的鸡蛋总数。列式计算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830÷10×30=83×30=2490(个)李大伯家一个月能收获鸡蛋2490个。4.39【分析】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可知,把6人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相加,然后再除以6即可解答。【解析】36+40+42+40+38+38=234(次)234÷6=39(次)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每分钟39次。5.3【分析】先将这5筐石头重量相加,再除以5,求出平均每筐石头重量,也可以看作这50筐石头中平均每筐石头重量,再乘50,求出这些石头总重量。1吨=1000千克,据此换算单位。【解析】(61+57+59+61+62)÷5=300÷5=60(千克)60×50=3000(千克)3000千克=3吨这头大象大约重3吨。6.140 6720【分析】根据题目小组的数据可知,每名学生大约高140厘米;再乘48即可求出这个班的学生一共大约高多少厘米。【解析】48×140=6720(厘米)每名学生大约高140厘米,这个班的学生一共大约高6720厘米。7.86;84【分析】用平均分乘科目的数量,可得总分,再用总分减去语文、数学、科学的分数可得英语和历史的分数的和,由题意可知,用这个和减2,可得历史成绩的2倍,再除以2可得历史成绩,最后用历史成绩加2,可得英语成绩。【解析】五科总分:88×5=440(分)英语和历史两科总分:440-(86+94+90)=440-270=170(分)历史成绩:(170-2)÷2=168÷2=84(分)英语成绩:84+2=86(分)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科学 平均分分数 86 94 86 84 90 888.【分析】路程=速度×时间,用上山的速度乘所用的时间可以求出上山路程是多少千米,再用下山路程(等于上山路程)除以下山速度得到下山所需时间。最后用上下山路程和除以上下山的时间和就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据此解答。【解析】3×2×2÷(2+3×2÷5)=6×2÷(2+)=12÷=12×=(千米)故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千米/时。9.96【分析】由题意得,小青家第二季度的用电情况是四月份90千瓦时,五月份93千瓦时,六月份105千瓦时。求小青家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的用电量,可以先用加法把三个月的用电总量算出来,然后再除以3即可解答。【解析】(90+93+105)÷3=(183+105)÷3=288÷3=96(千瓦时)故小青家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96千瓦时。10.90【分析】用89乘4求出4个评委的总分,再加上94求出5个评委的总分,最后除以5即可解答。【解析】89×4+94=356+94=450(分)450÷5=90(分)她这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90分。11.95【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根据题意,计算选手的得分时,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即去掉最高分99分和最低分91分后,计算剩下3个分数之和后,除以3即可;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去掉最高分99分和最低分91分98+94+93=285(分)285÷3=95(分)所以小美的最终得分是95分。12.14【分析】根据题意,用最喜欢阿奇的人数除以在统计图中表示的格数,求得一格表示多少人,再用最喜欢奶龙的人数除以一格表示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表示多少格,代入数据计算。【解析】根据分析:88÷11=8(人)112÷8=14(格)所以最喜欢奶龙的有112人,在统计图中应用14格的高度表示。13.87 88【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将七位评委老师的打分相加再除以7,即可算出甜甜的平均得分。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去掉最高分是98分,去掉最低分是71分,将其余五位评委老师的打分相加再除以5,即可算出甜甜的平均得分。【解析】(88+98+92+84+91+71+85)÷7=609÷7=87(分)(88+92+84+91+85)÷5=440÷5=88(分)甜甜的平均得分是87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甜甜的平均得分是88分。14.8【分析】平均分=评委打的总分÷评委人数,据此解答。【解析】(8+9+8+7+8)÷5=(17+8+7+8)÷5=(25+7+8)÷5=(32+8)÷5=40÷5=8(分)所以该班大课间操比赛的平均得分是8分。15.8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平均成绩乘3即可求出三次一共踢了多少下,再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踢的即可求出第三次至少要踢多少下。【解析】60×3-41-59=180-41-59=139-59=80(下)所以丽丽练习踢毽子,第一次踢了41下,第二次踢了59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60下,第三次至少要踢80下。16.多 132【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整体水平,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当加入一个大于平均数的数据时,平均数会变大;先用120乘5求出这5个同学跳绳的总个数,再用122乘6求出小红加入后6人跳绳的总个数,再相减即可。据此解答。【解析】120×5=600(个)122×6=732(个)732-600=132(个)5个同学参加1分钟跳绳的训练,他们的平均成绩为120个。小红也加入了训练,此时他们6人的平均成绩提高2个,那么小红跳的个数要比120多,她跳了132个。17.380【分析】观察图可知:这辆自行车可以同时有3人骑行,一共有5人,那么此时剩下的2人步行;也就是无论如何轮流骑、轮流步行,他们所有人步行的总路程就是2个人步行的总路程;2人步行的路程就是2个950千米,先用950乘2求出步行的总路程,再除以5,就是平均每人步行的路程。【解析】950×2=1900(米)1900÷5=380(米)综上可知,他们到孔雀园时,平均每人步行380米。18.170【分析】根据题意,用莉莉和晓彬的平均成绩乘2,求出莉莉和晓彬的成绩之和,用莉莉、华华和晓彬三人的平均成绩乘3,求出三人的成绩之和,用三人的成绩之和减去莉莉和晓彬的成绩之和,即可求出华华的成绩。【解析】162×3-158×2=486-316=170(下)华华在比赛中一分钟跳了170下。19.95【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数量;先把5门成绩相加,求出总成绩;再除以5,即可求出小红期末质量检测的平均成绩。【解析】(分)所以小红期末质量检测的平均成绩是95分。20.96【分析】根据题意,先把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植树棵数相加,求出四年级5个班植树的总棵数,再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班植树的棵树;据此解答。【解析】(145+178+157)÷5=(323+157)÷5=480÷5=96(棵)即四年级5个班去植树,第一天植了145棵,第二天植了178棵,第三天植了157棵,平均每班植树96棵。21.增高了【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4名老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先用170×4求出4名老队员的总身高,再加上2名新队员的身高,最后除以6,即可求出现在6名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原来的平均身高比较后填空即可。【解析】170×4=680(厘米)(680+166+180)÷6=1026÷6=171(厘米)171厘米>170厘米学校男子篮球队补选新队员。4名老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补选的2名新队员身高分别是166厘米和180厘米,与补选前相比,现在男子蓝球队6名队员的平均身高增高了。22.30 8【分析】形统计图用3格表示90人,用90人除以3算出平均每格表示30人,要表示240人需要画几格,就是看240里面有几个30,用除法计算。【解析】90÷3=30(人)240÷30=8(格)条形统计图用3格表示90人,平均每格表示30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240人需要画8格。23.(1)15(2)20【分析】(1)根据题意,把前4次飞行的距离相加,求出前4次飞行的总距离,再用前4次飞行的总距离除以4,即可求出这架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2)已知平均飞行距离达到16米,用16×5,求出5次飞行的总距离,再用5次飞行的总距离减去前4次飞行的总距离,即可求出第5次飞行的距离至少要达到多少米。【解析】(1)16+10+19+15=60(米)60÷4=15(米)这架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是15米。(2)16×5-60=80-60=20(米)如果再飞一次,使平均飞行距离达到16米,第5次飞行的距离至少要达到20米。24.140 28【分析】根据题意,用三年级植树的棵数加上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求出三年级和四年级植树的总棵数,再用三年级和四年级植树的总棵数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年级植树多少棵;用三年级的班级数加上四年级的班级数,求出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班级总数,再用三年级和四年级植树的总棵数除以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班级总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班级植树多少棵。【解析】(124+156)÷2=280÷2=140(棵)280÷(4+6)=280÷10=28(棵)竹西小学三、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三年级有4个班,共植树124棵;四年级有6个班,共植树156棵。平均每个年级植树140棵,平均每个班级植树28棵。25.282 95【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可知平均数×份数=总数,用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94分乘3即求到他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减去英语和数学的分数,就得到语文的分数。据此解答。【解析】94×3=282(分)282-91-96=95(分)所以,他的总成绩是282分,语文考了95分。26.91【分析】用小明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乘2,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即85×2=170(分),用语数英三门成绩的平均成绩乘3,求出要达到的语数英三门成绩的总成绩,即87×3=261(分),用要达到的语数英三门成绩的总成绩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即可求出他英语至少要考的分数。【解析】85×2=170(分)87×3=261(分)261-170=91(分)所以他英语至少要考91分。27.138 第1列与其余列相似,因此第1列的平均数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值最低和最高的,以及单独的一个数值都不能代表平均数;据此解答。【解析】根据分析:第1排属于前面,都是个子矮的,那么第1排同学的平均身高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第5排属于后面,都是个子较高的,那么第5排同学的平均身高也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小军的身高是一个人的数值,也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而第1列同学包含从矮到高的同学,那么第1列同学的平均身高更能代表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所以以上数据中,我认为138厘米更能代表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我的理由是:第1列与其余列相似,因此第1列的平均数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理由答案不唯一)28.65 5【分析】先算甲乙书架一共多少本书,再除以2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有书多少本;甲书架比乙书架多80-50=30本,那么要使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需要甲书架拿出30本的一半即15本放入乙书架,这时每次从甲书架拿3本放入乙书架,需要拿15÷3=5次。【解析】(80+50)÷2=130÷2=65(本)平均每个书架有书65本书。80-50=30(本)30÷2=15(本)15÷3=5(次)拿5次后,两个书架的书正好相等。29.96 97【分析】总分数=平均分×人数,据此用94×2计算出小丽和小美的总分数,然后再减去小丽的分数,即可求出小美的分数;三人的总分数=95×3,然后再减去小丽和小美的总分数即为小东的分数。【解析】94×2=188(分)188-92=96(分)95×3=285(分)285-188=97(分)某次测验,小丽和小美的平均分是94分,其中小丽考了92分,小美考了96分,小东要考97分,才能使三人的均分达到95分。30.40 1200【分析】把这一周的运单量相加,然后除以7就可以求出一周平均每天的送单量;用每天的送单量乘30就是这个月的运单量。【解析】(45+32+31+39+38+45+50)÷7=280÷7=40(单)40×30=1200(单)李师傅这一周平均每天的送单量是40单,照这样计算,这个月(按照30天计算)能送1200单外卖。31.12【分析】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可求出经过的时间;1小时=60分,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用经过的时间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训练的时间。【解析】(小时)1小时=60分钟(分钟)所以平均每人训练了12分钟。32.98【分析】用平均分乘科目数就是总分,所以用语数的平均分乘2,算出语数的总分。再用语、数、英的平均分乘3,算出这三门的总分,用三门总分减去两门总分就是英语成绩。据此解答即可。也可以这样想,如果英语还是92分,那么三门的平均分是92分。现在平均分提高到94分,每门都少了2分,一共少了6分,都需要英语学科给补上,所以用原来平均分加上6分即可。【解析】94×3=282(分)92×2=184(分)282-184=98(分)或2×3=6(分)92+6=98(分)所以,李明英语成绩是98分。33.21【分析】根据题意,用5毫米高的直条表示20,则先用20÷5求出1毫米高的直条表示多少,用需要表示的数除以1毫米高的直条表示的数,即可求出应该用几毫米高的直条表示这个数。【解析】84÷(20÷5)=84÷4=21(毫米)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5毫米高的直条表示20,那么应该用21毫米高的直条表示84。34.笑笑【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兰兰:兰兰投垒球的最差成绩比10米少一点,最好成绩超出10米很多,因此3次总成绩除以3的结果要比10米大一些。笑笑:笑笑投垒球的最差成绩比10米少一点,最好成绩超出10米也是一点,因此3次总成绩除以3的结果要接近10米。丽丽:丽丽投垒球的最差成绩比10米少的比较多,最好成绩超出10米一点,因此3次总成绩除以3的结果要比10米小很多。【解析】由分析可知,三个好朋友投垒球,每人投3次,投垒球的平均成绩最接近10米的是笑笑。35.会【分析】水库的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代表水深就是110厘米,可能比110厘米深,也可能比110厘米浅,所以水库的水深无法确定,当水深大于145厘米时,小刚下水游泳就会有危险。【解析】小刚身高145厘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刚下水游泳会有危险。36.133【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知道三人的平均身高,用平均身高乘3,即可得出三人的总身高数据,再用总身高数据减去文文和乐乐的身高,即可得出明明的身高。据此解答。【解析】132×3=396(厘米)396-135-128=261-128=133(厘米)明明的身高是133厘米。37.89【分析】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其余的分数相加再除以个数即可求得平均分。【解析】根据解析可知,去掉一个最高分97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3分,其余的分数相加是:(分)所以按照评分规则计算,小乐的平均得分是89分。38.89【分析】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逆用平均数公式,给70乘3即可求出三次踢的总数,再用这个积减58,再减63,即可求出第三次至少要踢多少下。【解析】70×3-58-63=210-58-63=152-63=89(下)第三次至少要踢89下。39.52 41 48 减少【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它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据此解答即可。52>50>49>48>41,所以这些队员的平均体重一定不会超过52千克,不会少于41千克;平均体重=总体重÷总人数;如果再增加一个体重42千克的队员,将42千克与平均体重相比较,如果42千克小于平均体重,则增加后的平均体重会减少。【解析】52>50>49>48>41;(52+50+49+48+41)÷5=(102+49+48+41)÷5=(151+48+41)÷5=(199+41)÷5=240÷5=48(千克)48千克>42千克,这些队员的平均体重一定不会超过52千克,也一定不会少于41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8千克,如果再增加一个体重42千克的队员,他们的平均体重则减少。40.90120;80【分析】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第1月用电120千瓦时,第2月用电70千瓦时,第3月用电80千瓦时,把三个月的用电量相加,再除以3即可求出小红家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解析】(120+70+80)÷3=(190+80)÷3=270÷3=90(千瓦时)如图是去年小红家一、二、三月份的用电量统计图。在图中括号内填空。小红家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用电90千瓦时。41.(1)14(2)19【分析】(1)第1轮投中14个,第2轮投中12个,第3轮投中17个,第4轮投中13个,先求出前4轮投中的总个数,把14、12、17、13相加,再用这个和除以4即可解答。(2)按平均数是15来计算,可以求出第5轮至少要投中的个数,先用15乘5求出这5轮投中的总个数,再用这个数减前4轮投中的总个数即可解答。【解析】(1)(14+12+17+13)÷4=56÷4=14(个)前4轮投中的平均数是14个。(2)15×5=75(个)75-(14+12+17+13)=75-56=19(个)第5轮至少要投中19个。42.42 52 47【分析】首先明确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份数。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观察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42<45<46<50<52,平均质量一定要大于最小数,一定要小于最大数,可以肯定这5筐苹果的平均重量一定大于42千克,小于52千克。再用加法求出总质量,除以5,就是平均质量。以此答题即可。【解析】根据分析可知:(46+50+42+52+45)÷5=(96+42+52+45)÷5=(138+52+45)÷5=(190+45)÷5=235÷5=47(千克)有5筐苹果,分别重45千克、52千克、42千克、50千克、46千克。观察这组数据,可以肯定这5筐苹果的平均质量一定大于42千克,小于52千克,这5筐苹果的平均质量是47千克。43.可能【分析】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由题意得,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队员李兵的身高可能比160厘米高,也有可能比160厘米矮,还有可能等于160厘米。【解析】由分析得,队员李兵的身高可能比160厘米高,也有可能比160厘米矮,还有可能等于160厘米,所以队员李兵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故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队员李兵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44.99【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已知三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3分,根据“总成绩=平均分×人数”,可得三人的总成绩为(分)。因为小力和小华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所以两人的总成绩为(分)。用三人的总成绩减去小力和小华两人的总成绩就是小军的成绩。【解析】(分)(分)(分)小军、小力、小华三人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3分,小力和小华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小军的数学成绩是99分。45.118 146【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把这三次跳绳的个数相加,再除以3,即可求出这个三次的平均数,要求第四次跳了多少个,逆用平均数公式,把125与4相乘求出4次跳绳的总个数,再减前三次的总个数,即可求出第四次至少跳多少个。【解析】108+116+130=224+130=354(下)354÷3=118(下)125×4-354=500-354=146(下)冬冬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108下,第二次跳了116下,第三次跳了130下,他三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118下。冬冬不太满意,他要让平均成绩达到125下,那么第四次他至少要跳146下。46.(1)9(2)11【分析】计算平均每名同学捐书的本数,先把各个同学捐书的本数相加求出总本数,然后用总本数除以人数即可。【解析】(1)==9(本)所以平均每名同学捐9本书。(2)==11(本)所以如果张小亮再捐出10本,那么这时平均每名同学捐11本书。47.(1)17(2)17【分析】(1)将纸飞机四次飞行的距离相加再除以4,即为平均每次能飞的距离。(2)后来又玩了2次,每次飞行的距离都不小于17米,可以假设后两次飞行的距离都是17米。将前四次的飞行的距离加上试飞两次的最少距离,再除以6即可。【解析】(1)(18+12+21+17)÷4=(30+21+17)÷4=(51+17)÷4=68÷4=17(米)则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是17米。(2)(18+12+21+17+17+17)÷6=(30+21+17+17+17)÷6=(51+17+17+17)÷6=(68+17+17)÷6=(85+17)÷6=102÷6=17(米)则这6次飞行的平均距离至少是17米。48.97【分析】根据题意,先把苗苗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相加,然后再用求出的和除以2,即可求出她的这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据此解答。【解析】(98+96)÷2=194÷2=97(分)即期中考试时,苗苗语文得了98分,数学得了96分,她这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7分。49.98【分析】总分=平均分×科目数量,先求出小刚语文、数学两门总分,再减去语文成绩,即可求出数学成绩。【解析】94×2-90=188-90=98(分)数学成绩是98分。50.28【分析】用遥控飞机平均飞行的距离24米乘3求出3次飞行的总米数,再用总米数减去第一次飞行的米数和第二次飞行的米数即可。【解析】(米)在一次航模比赛中,小华的遥控飞机3次的平均飞行距离是24米。第一次飞行了19米,第二次飞行了25米,第三次飞行了28米。51.(1) 三 210(2)50(3)三【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纵轴表示行驶的路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辆车行驶了180km,第二辆车行驶了150km,第三辆车行驶了210km,比较三辆车行驶的路程即可。(2)速度=路程÷时间,第二辆车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时间,即可算出第二辆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km。(3)速度=路程÷时间,每辆车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时间,即可算出每辆车的速度,再比较大小。【解析】(1)(1)150<180<210第三辆车出发时离目的地最远,是210km。(2)150÷3=50(km)第二辆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km。(3)180÷3=60(km/h)150÷3=50(km/h)210÷3=70(km/h)50<60<70第三辆车速度最快。52.(1)20;5;6;8;1(2)121~140;141及以上【分析】(1)分别数出不同跳绳成绩段对应的人数:100以下有5人,100~120有6人,121~140有8人,141及以上有1人;把不同跳绳成绩段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四年级一班男生的总人数;据此完成统计表即可;(2)比较各成绩段的人数的多少,即可得到成绩在哪个成绩段的人数最多,哪个成绩段的人数最少;据此解答。【解析】(1)5+6+8+1=20(人)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如下:成绩/个 合计 100以下 100~120 121~140 141及以上人数 20 5 6 8 1(2)8>6>5>1即成绩在121~140的人数最多,在141及以上的人数最少。53.97 99【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分×4次=4次测验的总分数。再用4次测验的总分数减去第一次分数,再减去第二次分数,就是第三、四次测验分数的总和。把第四次去掉2分,第三、四次的分数就一样多。所以用第三、四次测验的分数减去2分,再除以2就是第三次的分数。再用第三次的分数加2分,就是第四次的分数。【解析】98×4=392(分)392-96-100=296-100=196(分)(196-2)÷2=194÷2=97(分)97+2=99(分)所以第三次得了97分,第四次得了99分。54.89【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乘3,求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再用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乘2,求出语文、数学两科的总成绩;用三科的总成绩减去两科的总成绩,即可求出英语的成绩。【解析】91×3=273(分)92×2=184(分)273-184=89(分)则他英语考了89分。55.3 100【分析】已知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0万元,表示60万元应画()厘米。已知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0万元,一个直条高5厘米,它表示()万元。【解析】(厘米)(万元)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用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0万元,表示60万元应画3厘米;一个直条高5厘米,它表示100万元。56.赵军 9【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刘洋投掷5次共中40环,40除以5可以求出刘洋平均每次投中了几环,同理用36除以4可以求出赵军平均每次投中了几环,最后比较两个商即可。【解析】刘洋:40÷5=8(环)赵军:36÷4=9(环)8<9在投掷飞镖比赛中,刘洋投掷5次共中40环,赵军投掷4次共中36环。赵军投掷的准一些,他平均每次投中9环。57.不对;理由见详解【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水深为120厘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20厘米要深的多;有的地方可能比120厘米浅的多,要明确平均数的概念。【解析】这种想法不对;因为水深120厘米是平均值,并不能代表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20厘米要深的多,水深可能超过130厘米,所以小军身高130厘米,他到泳池玩水不一定没有危险。(答案不唯一)58.54【分析】用6毫米高的直条来代表12,1毫米表示12÷6=2,求108要用几毫米高的直条来表示,也就是用除法求出108里面有几个2,就是用几个毫米高的直条来表示的。据此解答。【解析】12÷6=2108÷2×1=54×1=54(毫米)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6毫米高的直条来代表12,则108要用54毫米高的直条来表示。59.92【分析】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1分,据此用平均成绩乘2,即可求出甲、乙两人成绩和;乙、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2,据此用平均成绩乘2,即可求出乙、丙两人成绩和;甲、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3分,据此用平均成绩乘2,即可求出甲、丙两人成绩和;再把求出的甲、乙两人成绩和、乙、丙两人成绩和以及甲、丙两人成绩和相加,再除以2,即可求出甲、乙、丙三人的成绩和,再除以3,即可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据此解答。【解析】91×2=182(分)92×2=184(分)93×2=186(分)(182+184+186)÷2=552÷2=276(分)276÷3=92(分)在音乐节中,甲、乙、丙三人的表现很出色。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1分,乙、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2,甲、丙两人的平均成绩是93分,三人的平均成绩是92分。60.6【分析】已知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2岁,根据“平均数×个数=总数”,可得三人年龄总和为12×3=36(岁),要使其中一人年龄最小,那么另外两人年龄需尽可能大,因为他们都不大于15岁,所以另外两人最大年龄都为15岁,那么年龄最小的人的年龄为(36-15-15)岁,据此解答即可。【解析】12×3=36(岁)36-15-15=21-15=6(岁)所以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2岁,且他们都不大于15岁,那么其中一人的最小年龄是6岁。61.20 6【分析】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40人,用40人除以2算出平均每格表示多少人,要表示120人需要画几个,就是看12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解析】40÷2=20(人)120÷20=6(格)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40人,平均每格表示20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6格。62.24【分析】将任意取出的5个桔子的重量相加,求出5个桔子的总重量,再除以5,求出每个桔子的平均重量,用每个桔子的平均重量乘300,即可求出一棵桔子树大约能产多少千克桔子,1千克=1000克,将克换成千克,去掉数字的三个0即可。【解析】80+77+86+74+83=400(克)400÷5=80(克)300×80=24000(克)24000克=24千克所以丁丁家今年桔子大丰收,一棵树大约收了300个桔子,丁丁任意取出5个称一称,分别是80克、77克、86克、74克、83克,一棵桔子树大约能产24千克桔子。63.15【分析】根据题意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是90分,用90分乘(6-1)即可算出其他5位评委给这名选手打的总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3分,用93分乘(6-1)即可求出其他5位评委给这名选手打的总分,用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其他5位评委给这名选手打的总分减去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其他5位评委给这名选手打的总分,即可求出该选手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多少分。【解析】93×(6-1)-90×(6-1)=93×5-90×5=465-450=15(分)该选手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15分。64.114【分析】丫丫跳了122下,比果果多跳了16下,先求出果果跳了122-16=106下,再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先算出两人共跳了106+122=228下,再除以2即可解答。【解析】122-16=106(下)(106+122)÷2=228÷2=114(下)丫丫和果果平均每人跳了114下。65.70【分析】根据题意,把前8分钟和后4分钟游了的米数相加,然后再用求得的和除以游这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这名游泳爱好者平均每分钟游多少米;据此解答。【解析】(480+360)÷(8+4)=840÷12=70(米/分钟)即一名游泳爱好者参加“横渡长江”比赛,前8分钟游了480米,后4分钟游了360米。这名游泳爱好者平均每分钟游70米。66.小于【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根据题意,小明最高,他和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亮最矮,则加入小亮后,三个人的平均身高一定比原来两个人的平均身高低,据此填空即可。【解析】小明、小华、小亮三位同学中小明最高,小亮最矮,如果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小于140厘米。67.120 20【分析】5毫米表示40人,15毫米里面有几个5毫米就有几个40人;在这个直条上标有160人,160人里面有几个40人,就有几个5毫米,据此解题。【解析】15÷5×40=3×40=120(人)160÷40×5=4×5=20(毫米)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5毫米表示40人,那么15毫米应表示120人;在这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20毫米。68.收集 分段整理 正 不重复 不遗漏【解析】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数据;③制作统计表;④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分段整理数据时,除了画正字的方法,还可以一一点数。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例如,在统计一年级某班同学牙齿掉落的颗数时,首先要收集这个班每个同学分别掉落的牙齿数,然后整理这些数据,得到掉落的牙齿数所对应的学生人数,接下来就可以根据整理出来的数据制作统计图,最后就可以根据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69.(1) 96 85(2)90【分析】(1)比较六位评委老师给的分数,据此判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即可。(2)去掉(1)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剩下的四个分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求出王佳的平均得分是多少。【解析】(1)85<86<89<90<95<96王佳得到的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85分。(2)(89+90+95+86)÷4=360÷4=90(分)按照比赛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王佳的平均得分是90分。70.不合理【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它位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而且容易受到极大数和极小数的影响。所以某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100元,则员工的月工资可能高于5100元,也可能低于5100元,甚至可能低于5000元。据此判断。【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某厂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100元,李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可能低于5000元,原题的判断不合理。71.140 高【分析】将琪琪和5名同学的身高相加,求出琪琪和5名同学的总身高,再除以总人数(5+1)人,即可求出琪琪和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将默默、琪琪和5名同学的身高相加,求出默默、琪琪和5名同学的总身高,再除以人数7人,求出现在7名同学的平均身高,再与琪琪和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据此判断现在7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比原来高或是矮即可。【解析】5+1=6(人)140+ 151+138+135+143+133=840(厘米)840÷6=140(厘米)140+ 151+138+135+143+133+142=982(厘米)982÷7=140……2140<140……2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现在7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比原来高。72.(1) 表格 直条(2)统计的结果(3)条形统计图【分析】把统计好的数据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种表格就叫统计表,统计表能清楚的看出统计结果;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能直观地、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据此可解此题。【解析】(1)由分析可知,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2)由分析可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3)由分析可知,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多少。73.增高了【分析】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平均数;用平均身高×人数,求出原来7名老队员的总身高;老队员的总身高再加上补选的3名新队员的身高,求出现在男子篮球队队员的总身高,再除以现在的总人数,求出现在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解析】170×7=1190(厘米)1190+174+177+169=1364+177+169=1541+169=1710(厘米)1710÷(7+3)=1710÷10=171(厘米)因为171厘米>170厘米,所以与补选前相比,现在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增高了。74.87【分析】用三次平均成绩乘3,求出三次总成绩。再依次减去前两次的成绩,即可求出第三次的成绩。【解析】70×3-57-66=210-57-66=153-66=87(下)则第三次至少要踢87下。75.13 13 17【分析】把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的长度相加,再除以2,即可求出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把这三根绳子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这三根绳子的总长度,再用求出的这三根绳子的总长度除以3,即可求出这三根绳子平均每根长多少厘米;用14乘4,先算出这四根绳子的总长度,再减去这三根绳子的总长度,即可求出第四根绳子长多少厘米。据此解答。【解析】(18+8)÷2=26÷2=13(厘米)13+18+8=31+8=39(厘米)39÷3=13(厘米)14×4-39=56-39=17(厘米)即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的平均长度是13厘米,这三根绳子平均每根长13厘米;如果第四根绳子与这三根绳子的平均长度是14厘米,那么第四根绳子长17厘米。76.2 1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箱原来相差12-8=4(千克),当从甲箱拿出一定质量的苹果给乙箱时,甲箱会减少一定质量,乙箱会增加相同的质量,这时两箱就一样重,所以只需从甲箱中拿出相差质量的一半给乙箱,就可以使两箱一样重;此时两箱的质量就是它们的平均数,根据总数÷份数=平均数,求出两箱的总质量再除以2,即得到它们现在的质量。据此解答。【解析】(12-8)÷2=4÷2=2(千克)(12+8)÷2=20÷2=10(千克)所以,从甲箱中拿2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就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10千克。77.9【分析】根据平均数×份数=总数,用平均每个笔筒里的笔的支数8乘3个笔筒,得到一共的支数,再分别减去第一个笔筒和第二个笔筒的支数,剩下的即是第三个笔筒的支数。据此解答。【解析】8×3-6-9=24-6-9=18-9=9(支)所以,第三个笔筒里有9支笔。78.169【分析】根据题意,用三次跳绳的平均数乘3,求出三次总共跳的数量,再减去第一次、第二次跳绳的数量,即可求出第三次至少要跳的数量。【解析】139×3-112-136=417-112-136=305-136=169(下)因此,她第三次至少要跳169下。79.180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前5天卖出的大米重量相加,再除以5,求出前5天平均每天卖出大米的重量,这个重量也可以看作6月份平均每天卖出大米的重量。用前5天平均每天卖出大米的重量乘6月份的天数即可,依此解答。【解析】(58+62+60+61+59)÷5=300÷5=60(千克)(千克)所以这个粮店6月份大约能卖出1800千克大米。80.王 李【分析】560个零件要在一个星期(7天)内完成,用除法计算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560÷7=80(个),然后分别求出三名师傅其中两人每天加工的数量之和;如果两人每天加工零件个数之和大于或等于80个,则能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否则不能完成。据此可解此题。【解析】560÷7=80(个)王师傅和陈师傅:46+32=78(个)王师傅和李师傅:46+37=83(个)陈师傅和李师傅:32+37=69(个)83>80>78>69由此可知,安排王师傅和李师傅共同完成比较合适。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