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8上第三章 探究与实践 《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教学课件(含视频资源,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新版】8上第三章 探究与实践 《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教学课件(含视频资源,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任务一: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观察: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下图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说出你的判断标准。
煤炭、湖泊、水能、永久积雪、沙漠、森林、石油、阳光、土地属于自然资源。
判断标准:自然资源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存在于自然界,非人类加工制造;二是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举例:自然资源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深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逐渐扩大。举例说明过去不被人类利用、现在被纳入自然资源范畴的物质和能量。
辉腾锡勒风电场
龙羊峡太阳能电站
风能
太阳能
地热能
可燃冰
……
任务二:了解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玉门是甘肃省最早设市的工业城市之一,化工产业基础雄厚。195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在玉门建成。玉门的石油工业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培养造就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工人楷模和精英,留下了“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的佳话。
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
描述:描述玉门的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段,东临航天城酒泉、钢城嘉峪关。
讨论:议一议,石油给玉门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带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集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技术进步;吸引人才汇聚。
消极影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风险;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玉门的发展也进入艰难的转型期。2002 年开始,玉门石油管理局开始将学校、医院、服务机构搬迁至酒泉市。2006 年,玉门市市政府搬迁至市区向西 70 千米处的玉门镇新城区,昔日玉门的人口和功能逐渐分散。2009 年,玉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的枯竭型转型城市。
任务三:分析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给人类造成的影响
玉 门 新 城 区
思考:玉门作为依“油”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石油资源的枯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1)就业机会锐减,收入减少,生计压力加剧;
(2)人口大规模外流,社区空心化;
(3)居住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资源短缺;
(4)面临“无油可依”的失落感和转型焦虑。
(1)避免单一资源依赖,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2)控制资源开采强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发展绿色替代产业;
(4)完善资源枯竭应对机制,比如:建立资源储备与转型基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讨论:玉门城市的变迁,对我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哪些启示?
任务四:探索资源合理利用的城市发展之路
化工产业始终是玉门的主导产业。除此之外,玉门还利用丰富的风能、
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电产业,享有“陆上三峡”之称。玉门新、
老城区培育形成了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为主的玉门工业园、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老市区化工工业园和以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的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协调发展格局。
思考:风能、太阳能相对于石油有哪些优点?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成本低、能源安全、灵活性高、社会经济影响积极等优点。相比之下,石油作为传统化石能源,虽然在短期内仍具有重要地位,但其环境和资源的局限性使其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降低。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风能和太阳能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流选择。
讨论:玉门通过加快建设新城区,巩固发展老城区,两个城区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议一议,玉门新、老城区发展的异同。
共同点:
(1)共同目标是推动城市转型;
(2)依托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的支持。
讨论:玉门通过加快建设新城区,巩固发展老城区,两个城区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议一议,玉门新、老城区发展的异同。
不同点:
(1)功能定位不同:老城区保留石油工业遗产,聚焦文化传承与部分产业留存,新城区承担行政与新兴产业核心功能;
(2)经济结构差异:老城区经济活力衰退,传统产业(如石油设备维修、少量化工)占比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城区以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吸引风电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集群,经济增长潜力较大;
(3)人口与社会结构不同:老城区人口外流严重,留守居民以老年人、低收入群体为主,新城区人口逐渐回流,青壮年劳动力占比高,吸引技术人才参与新能源产业,社会活力较强;
(4)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生活便利性低,新城区道路、通信、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学校、医院集中布局,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5)政策倾斜力度不同:老城区政策支持集中于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修复(如工业遗址改造、环境治理),新城区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如风电项目补贴、税收优惠),成为玉门经济新引擎。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森林、矿产、闪电都属于自然资源
B.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我国实行夏季休渔政策,是为了实现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以致用
玉门市老城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玉门油田的开发使玉门市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石油城市。石油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玉门市的经济增长。下图为玉门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玉门市老城区发展石油工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石油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C.气候条件适宜 D.劳动力充足
3.石油资源的开发对玉门市发展的影响有(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导致资源枯竭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增加了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玉门市老城区曾因石油资源的开发而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石油摇篮”。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玉门市的经济增长放缓,人口流失严重,城市发展面临挑战。据此完成第4题。
4.石油资源的枯竭对玉门市当地居民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就业机会减少  B.经济发展停滞
C.基础设施完善  D.人口大量外流

近年来,玉门市在新城区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这一转变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玉门市也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业,成功激活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5.与石油资源相比,风能和太阳能的优点包括(  )
A.可再生、清洁 B.技术成熟
C.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 D.初期投资成本较低
6.玉门市的发展转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带来的启示有(  )
①资源型城市应提前规划经济转型路径 ②新能源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
③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资源型城市应继续依赖单一资源开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玉门风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超3 300小时,享有“陆上三峡”之称。全市可用来开发新能源的土地面积达4 000平方千米以上。近年来,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读玉门市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春风不度到风光再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今,
边塞诗中的“风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
再出“关”,已成为玉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一张名片。
(1)玉门位于 山脉北麓,“春风不度玉门关”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 (夏/冬)季风难以到达。
(2)分析玉门市“风光”发电的有利条件。
祁连 
夏 
玉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地处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人口分布稀疏,能源基地建设面积广。
【从污染严重到低碳减排】
日前,某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一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制氢装置在玉门油田成功投产,所制氢气纯度达99.99%。下图为玉门市氢能产业链示意图。
(3)分析玉门发展制氢产业对区域产业发展
的积极影响。
推动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形成,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带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从油枯人退到双城互动】
2006年,玉门市政府搬迁至70千米外的玉门镇新区。如今,新老市区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60多千米石油河谷化身4A级工业旅游景区,特色工业旅游打卡地“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顺利开馆。
(4)请你为玉门市新老市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