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线段、射线、直线(二)(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线段、射线、直线(二)(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线段、射线、直线(二)
知识点一 线段的基本性质
1.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C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如图,在一条笔直公路p的两侧,分别有甲、乙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p上建一个汽车站,使汽车站到甲、乙两村的距离之和最小,你认为汽车站应该建在 B (填“A”“B”或“C”)处,理由: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知识点二 两点之间的距离
3.已知线段AB=10 cm,点C在直线AB上,且AC=2 cm,则线段BC的长为( C )
A.12 cm
B.8 cm
C.12 cm或8 cm
D.以上均不对
4.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根据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若点E与点B间的距离是8,则点E表示的数是什么?
解:(1)A,C两点间的距离是|2-(-3)|=5.
(2)由点E与点B间的距离是8,得点E表示的数是-2+8=6或-2-8=-10.
知识点三 线段的中点
5.如图,点M在线段AB上,则下列条件不能确定M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B )
A.BM=AB
B.AM+BM=AB
C.AM=BM
D.AB=2AM
知识点四 比较线段的长度
6.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 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C )
A.A′B′>AB
B.A′B′=AB
C.A′B′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7.如图,怎样比较线段AM,BM的大小?若线段AM=BM,M是什么特殊点?
解:通过测量AM和BM 的长度比较大小;M是线段AB的中点.
8.如图,将一块三角形木板截去一部分后,发现剩余木板的周长要比原三角形木板的周长大,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D )
A.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9.如果平面上有三个点A,B,C,AB=10,AC=7,BC=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C在线段AB上
B.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C.点C在直线AB外
D.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点B在线段AC上,若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
11.如图,点B,D在线段AC上,BD=AB=CD,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点,EF=7.5,则AB的长为( D )
A.6 B.7 C.8 D.9
12.若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线段AB=12 cm,则线段BD的长为( C )
A.10 cm B.8 cm
C.10 cm或8 cm D.2 cm或4 cm
13.已知线段AB=4 cm,C是线段AB的中点.延长AB至点D,使得BD=1 cm.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线段CD的长.
解:如图所示.
因为AB=4 cm,C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CB=AB=×4=2(cm).
因为BD=1 cm,
所以CD=BC+BD=2+1=3(cm).
【创新运用】
14.如图,为解决A,B,C,D四个村庄的用水问题,准备修建一个蓄水池,使蓄水池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画出蓄水池H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解:如图,连接AC,BD,它们的交点是H,点H就是修建蓄水池的位置,这一点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理由如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