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课脉络1956194919191840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行时期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目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781917年十月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领导者主心骨有识之士探索复兴之路(以失败告终)希望之光近代史开端1956年中共八大过渡时期结束时间轴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上图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的什么历史任务?历史任务现在完成了吗,请说说理由?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指形式上是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政治地位上看)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经济结构上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P21T2: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提和基础目的和动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历史任务决 定主要矛盾决 定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仁人志士进行的尝试都有哪些?结果如何?均以失败告终!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探索复兴之路历程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P21专家点评1.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2.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4.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③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落后的上层建筑落后的经济基础落后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阻碍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救国→立国→富国→强国)救国立国富国强国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p22最后一段(1)特点①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②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③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2)意义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p23相关链接无产阶级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分水岭、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领 导帝、官、封反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运动第一次结合诞 生思想基础阶级基础28年的奋斗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意义有了主心骨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成 立中华人民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主心骨)——中国共产党P2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意义: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1919192119241927193719451949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资本主义性质)民主革命(1840-1949)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必要准备必然趋势旧民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为转折点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任务任务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领导阶级阶级基础主体革命对象革命性质【特别提醒】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vs 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 最主要: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导思想 主要是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群众基础 群众发动不充分 充分发动群众结果 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革命胜利,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 都是民主革命,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新中国成立(1)对内:辞旧:(2)对内:迎新:(3)对外: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救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945年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1、指导思想:2、领导阶级:3、依靠力量:4、革命对象:5、革命性质:6、前途方向:7、实施路径:8、革命成果:9、取胜法宝: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思想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课堂小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开始标志领导力量发展历程革命道路性质胜利标志胜利成果社会性质历史任务近代中国人民的尝试和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思想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2.如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纲领、目标和政策,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文化建设不断筑牢自身的执政基础B.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勇于担当文化使命C.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D.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B3.某校以“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时代巨变”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对应参观地点,研学结语表述正确的是( )B①参观地点:中共一大会址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②参观地点:兰考县焦裕禄烈士陵园结语: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改造盐碱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参观地点: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结语:小岗村村民发挥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④参观地点:“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结语: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准备了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年春天,“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部分作品如上图所示)对观众开放,展出的作品全部由青年学生精心绘制,以“红色地标、伟大觉醒、中流砥柱、红色黎明、进京赶考”5个板块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展出的手绘作品( )①传承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血脉,展现了党和人民共同谱写的奋斗乐章②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③复原了革命原址的文化价值,成为百年红色记忆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用青春之画笔描绘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励青年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红色地标 伟大觉醒 中流砥柱 红色黎明 进京赶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大红楼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昌平烈士陵园 颐和园益寿堂5.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编制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6.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论断的主旨相符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党领导人民开创的革命新道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感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