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导入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浴火重生”,终于迎来了“凤凰涅槃”的时刻。
新中国的成立对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党领导人民是如何从百年苦难走向新生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单元逻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7-1949.10)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2012.11)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学习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付诸实际行动。
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的?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内忧外患,回顾近代中国悲怆历程
艰难求索,探寻新生中国胜利密码
议题一
内忧外患,回顾近代中国悲怆历程
议学任务:
(1)结合视频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思考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
《北京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封建制度日益没落
②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日益落后
③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内忧
外患
①经济上丧失独立地位,变成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②政治上,丧失独立地位,领土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中华文化受到冲击
④外交上,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条约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议学提示】
1.近代中国的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决 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1956年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必要准备
先后顺序
相互衔接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拓展:中国革命的两步走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人都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
议题一
内忧外患,回顾近代中国悲怆历程
3.求索的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外部环境不允许)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条件不具备)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无力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使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原因: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题二
艰难求索,探寻新生中国胜利密码
议一议:
结合视频信息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先进分子接触、了解、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进程。
1.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开始标志
1919年,一声呐喊,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中国革命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
基础
主体
任务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的特点:分两步走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
1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
2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马列主义
中国工人运动
第一次结合
诞 生
中国共产党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 导
历史意义: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反 对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和取胜法宝
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领导阶级不同 (最主要区别)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前途不同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不同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
【拓展认知】
(1)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2)党领导人民探索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拓展认知】
观看视频,回顾历史知识,结合教材理论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议题二
艰难求索,探寻新生中国胜利密码
新中国成立
有什么意义
历史意义(辞旧):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意义(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意义(对外):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毛泽东思想
错误警示:认为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1945年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
课堂小结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民主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
性质
历史
任务
指导思想
开始标志
领导力量
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三个法宝
性 质
胜利标志
革命步骤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易错辨析
1.中国逐渐成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官僚资本垄断的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纠正: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1921年以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是中国工人阶级。
纠正:1921年以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是中国共产党。
易错辨析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纠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4.新中国的成立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纠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
典题训练
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时局图》反映了(   )
①中国正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②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
富强、人民幸福
③中国先进分子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危机
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
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传入中国,③排除。《时局图》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并未反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④排除。
典题训练
2.(2024·江西高考)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错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错误。
3.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给饱受侵略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富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训练
A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③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说法错误。
4.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当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训练
B
【解析】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排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