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四)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教师版)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0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四)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教师版)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四)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知识点一  比较线段的长短
1.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它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AB > CD.(填“>”“<”或“=”)
2.在图中“”内添上字母A,B,C,使AC<AB<BC.
解:如图所示,AC<AB<BC.
知识点二 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
3.
如图,已知线段a,b,且2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线段AB即为所作.
知识点三 和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
4.如图,若AB=8 cm,BD=3 cm,C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为 1 cm.
5.如图,B是线段AC上一点,AB=9,BC=AB,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
解:因为AB=9,BC=AB,
所以BC=×9=3.
所以AC=AB+BC=9+3=12.
因为O是AC的中点,
所以OC=AC=6.
所以OB=OC-BC=6-3=3.
6.如图,在射线OM上顺次截取OA=AB=a,在线段BO上截取BC=b,则图中线段OC的长可表示为( D )
A.a+b B.a-b
C.2a+b D.2a-b
7.如图,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B上一点,AB=2a,NB=b,则下列线段的长表示错误的是( D )
A.AM=a B.AN=2a-b
C.MN=a-b D.MB=a+b
8.已知线段AB=4,在直线AB上作线段BC,使得BC=2.若D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D的长为 1或3 .
9.已知C是线段AB上一点(点C与点A,B不重合),在三条线段AC,BC,AB中,如果其中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巧点”.如果线段AB=12,点C为线段AB的“巧点”,那么线段AC的长度是 4或6或8 .
10.阅读感悟: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1,一条直线上有A,B,C,D四点,线段AB=8 cm,C为线段AB的中点,线段BD=2.5 cm,请补全图形,并求CD的长度.
,
图1
以下是小华的解答过程:
解:如图2.
,
图2
因为线段AB=8 cm,C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BC=  AB= 4 cm.
因为BD=2.5 cm,
所以CD=BC-BD= 1.5 cm.
小斌说:我觉得这个题应该有两种情况,小华只考虑了点D在线段AB上,事实上,点D还可以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完成以下问题:
(1)请将小华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
(2)根据小斌的想法,请你在备用图中画出另一种情况对应的示意图,并求出此时CD的长度.
备用图
解:(2)如图,此时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因为线段AB=8 cm,C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BC=AB=4 cm.
又因为BD=2.5 cm,
所以CD=BC+BD=6.5 cm.
11.如图,B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以2 cm/s 的速度沿A→D→A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 cm,设点B的运动时间为t s.(0≤t≤10)
(1)当t=2时,①AB= 4 cm;
②求此时线段CD的长度.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度.
解:(1)②因为AD=10 cm, AB=4 cm,
所以BD=10-4=6(cm).
因为C是线段BD的中点,
所以CD=BD=×6=3(cm).
(2)因为B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 以2 cm/s 的速度沿A→D→A往返运动1次,
所以当0≤t≤5时, AB=2t;
当5<t≤10时, AB=10-(2t-10)=20-2t.
【创新运用】
12.七年级一班的学习小组在学习“线段中点”内容时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请跟随他们一起思考.
(1)发现:
如图1,线段AB=12,点C,E,F在线段AB上,当E,F分别是线段AC和线段BC的中点时,线段EF的长为 6 ;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按题目要求将图补充完整),得到的线段EF与线段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EF=AB .
(2)应用:
如图3,现有长为40 m的拔河比赛专用绳AB,左右两端各有一段(AC和BD)磨损了,磨损后的麻绳不再符合比赛要求.已知磨损的麻绳总长度不足20 m.只利用麻绳AB和一把剪刀(剪刀只用于剪断麻绳)就可以得到一条长20 m的拔河比赛专用绳EF,学习小组应用“线段中点”的结论很快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专用绳EF,请你尝试着“复原”他们的想法.
①在图中标出点E,F的位置,并简述画图方法;
②请说明①中所标示点E,F的理由.
图1
图2
图3
解:(1)(补充作图略)
(2)①如图,在线段CD上取点M,使得CM=AC,F为线段BM的中点,点E与点C重合.
②因为F为线段BM的中点,所以MF=FB.
因为AB=AC+CM+MF+FB,CM=AC,
所以AB=2CM+2MF=2(CM+MF)=2EF.
因为AB=40 m,所以EF=20 m.
因为AC+BD<20 m,点E与点C重合,EF=20 m,
所以CF=20 m.
所以点F落在线段CD上.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