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4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4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跪行巨人”胡雷捐19吨物资送达贵州榕江,账户剩5毛钱:捐就捐干净
新课导入
胡雷的经历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跪行巨人”胡雷,于2025年6月28日携带19吨物资赶贵州赴榕江。6月29日,抵达贵州榕江,为当地捐赠物资,捐完之后,他的银行卡、微信钱包和支付宝余额,分别为0元、0.02元和0.48元。胡雷“要么不捐,要捐就捐干净”的赤诚,让山河动容。
这位32岁的“跪行巨人”自2008年起坚持公益,16年来累计捐款超百万元,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直播打赏、摆摊拾荒等维持生计。
ZOUJINSHEHUISHENGHUO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2.道德修养:在实践任务中,践行“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道德规范,形成传播正能量的道德习惯。
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4.责任意识: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表现?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暑假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时机,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一堂生动的课堂,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实现了从理论学习到躬身实践的飞跃。当下,我国各地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导入新课
思考:暑期你去了哪些地方?有过哪些社会实践经历?请谈谈自己的收获。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温暖的细节?
观看视频
相关链接一
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知识归纳
(1)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P13)
(2)表现:
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P13)
辨别:以下行为哪些是“亲社会行为”?




探究与分享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国画技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结合材料,与同学交流参加此活动的收获。
探究与分享
参加了帮助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给老人带来了温暖,获得了成就感,促进了社会和谐。
“300元,对于我们小店来说不算小数目”
但她表示
“等他们长大了
还能记得这顿饭的温暖
愿意去帮助别人
我就更开心了”
思考: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1名小学生凑300元聚餐,老板贴钱加菜:不为赚钱,只为你们开心
探究与分享
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知识归纳
(1)必要性: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P13)
(2)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P13)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康有为《大同书》
那种喜欢聚群,不喜欢一个人呆着,彼此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扶持的人,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的人。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a.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b.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回馈社会
“大家不用资助我,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八年前,当庞众望考入清华大学面对社会各界的热心资助时,他这样婉言谢绝。
如今,这位自立自强的年轻人却将全部专利收入捐给了公益事业。他用母亲的名字设立了“志芹助学金”累计捐款已达数百万元,帮助众多山区学子圆了大学梦。同时,他还专门设立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基金,希望为更多像自己一样被病痛困扰的孩子铺就希望之路。除了物质上的捐助,庞众望还曾深入山东枣庄担任“春蕾计划”支教老师。在那里,他担任一年级班主任,陪伴看许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思考:结合材料P14探究与分享,谈谈如何
养成亲社会行为
这句话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探究: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整理社区阅览室图书
参观新能源工厂
参观博物馆
参加防沙治沙活动
环节三: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参观机器人博览会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上述图片,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参观博物馆
参观新能源工厂
环节三: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上述图片,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遵守村规民约
环节三: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总: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了解】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融入】②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服务】③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3、★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笔记
2022 年 4 月 25 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青年学生的寄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提问思考:总书记的话对我们理解人生价值、青春追求有什么启示?
启示我们要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是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更高追求。
阅读感悟:
课堂小结
养成亲社会行为
含义
表现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必要性
重要性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融入社会生活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用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
实践中养成
反馈练习
(2024河南中考)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国画技法教学。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请你评析墨哥哥、墨姐姐的行为
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长;
②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善于合作的表现,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
③是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有助于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认可;
④他们的行为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的表现,有利于增强能力、提升素质,培养责任感。
作业布置
一、实践作业 :本周内做一件亲社会行为,比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讲题填写老师发的《实践记录表》,记录下行为内容、你的感受和别人的反馈;
二、反思作业:结合实践经历,写 150 字左右的感悟;
三、拓展作业: 观看 “感动中国” 人物事迹,想想他们的行为是不是亲社会行为,下节课咱们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