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41张幻灯片)-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41张幻灯片)-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走进社会生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走进社会生活
走进
社会生活
03|知识梳理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认识社会生活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
走进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的特点
对待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发展、公共性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的生活
9月4日,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刚刚入学的高一学子,走出操场、奔向田野,戴上草帽、手持镰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农耕技能,亲身感受“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9月3日,天津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参观。塘沽一中组织三百多名学生,集体参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
知识梳理—1.1认识社会生活
特点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①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知识梳理—1.1认识社会生活
特点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②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做法
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知识梳理—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是社会的人。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知识梳理—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选择题考: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
血缘关系
以血统或生理联系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
以空间与地理位置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行、同事等。
1【新考法·漫画解读】下面漫画体现的道理是( )
A.生产工具不断变革 B.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C.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D.人们思想观念提升
04|典题精练—考点1:丰富的社会生活
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漫画通过饮食的变化体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2025北京丰台期末)下面是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后的感受。
04|典题精练—考点1: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们参观了当地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小东 在家里,作为父母的女儿,我关心体贴父母;研学时,作为班长,我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给同学们提供帮助。 ——丽丽 通过“行走中轴线”的研学活动,我们探索了古建筑结构,领略了建筑美学,增长了知识。
——小岩
同学们的感受表明( )
①人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②通过父母的抚育,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我们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东参观博物馆开阔了视野,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反映了人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丽丽在家、在研学活动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体现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①③说法正确。材料未体现父母的抚育对我们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错误。故选B。
3.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同
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
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④社会的发展程度是由个人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04|典题精练—考点1:丰富的社会生活
B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③说法正确;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这说明了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说法正确;②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决定”夸大了个人的作用,④说法错误。故选B。
序号 内容 理解
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血缘关系
② 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地缘关系
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血缘关系
④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业缘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4.下列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
①老师是业缘,其余正确
03|知识梳理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2.1人的社会化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含义
走进社会生活
作用
途径
①学习生活技能。
②学习行为规范。
③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含义、表现
原因
做法
个人成长、社会进步
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知识梳理—2.1人的社会化
含义
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作用
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知识梳理—2.1人的社会化

内容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意义: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意义: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意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知识梳理—2.2养成亲社会行为
含义表现
①含义: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②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原因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③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④有利于给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知识梳理—2.2养成亲社会行为
做法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1.【新考法·漫画解读】中学生小明打算以“积极亲近社会”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下列漫画适合作为此次手抄报内容
的是( )
04|典题精练—考点2: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 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参与卫生大扫除、到敬老院关爱老人都是亲近社会的做法,所以①②符合题意;高铁吸烟属于违法行为,沉溺于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③④不属于亲近社会的行为。故选A。
2.(2024山东阳谷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
在父母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在老师
教导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
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历程。这一人生历程告
诉我们(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个人的成长只能是被动的
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④在同一时代,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几乎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典题精练—考点2: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解析: 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在老师教导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历程。这一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故选B。
B
3.【跨语文·诗词鉴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在生
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
锻炼、发展。下列名言中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
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04|典题精练—考点2: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解析: 本题借助诗句考查亲社会行为。A的意思是,一句善意的话能够给人鼓励、力量和信心,一句恶意的话会让人寒心,失去勇气和力量,不符合题意。B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符合题意。C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避,不符合题意。D的意思是,在浩瀚的书山中,勤奋是通往知识的路径;在无边无际的学海中,刻苦是航行的舟船。D中这句诗旨在鼓励人们不怕困难,通过勤奋学习来获取知识,不符合题意。故选B。
B
03|知识梳理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3.1网络改变世界
3.2营造清朗空间
走进社会生活
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
知识梳理—3.1网络改变世界
积极影响
(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①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
知识梳理—3.1网络改变世界
积极影响
(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①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①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②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②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04|典题精练—考点3: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B
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漫画体现了“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告诉我们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②③说法正确;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的民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说法错误。故选B。
2.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互联网重塑了国家的治理方式、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某班开展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列素材符合主题的是( )
A.天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驱动了经济增长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B.天津打造大运河文化传承的津门网络品牌,以河为媒点亮津派文化
C.为民办事须顺民意,天津市启动2025年20项民心工程群众建议征集活动
D.天津推进5G规模化应用“扬帆”升级行动,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04|典题精练—考点3: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C
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知识。C体现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符合题意;A、D体现了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B体现了网络对文化的影响,排除。故选C。
知识梳理—3.1网络改变世界
消极影响
①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
②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③窥秘偷拍、信息泄露、网络盗号等侵犯个人隐私和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知识梳理—3.2营造清朗空间
做法
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1.有了微信、微博后,越来越多的人每天会在这些平台上各
种“晒”,晒吃的、晒自拍、晒旅行,也晒生活和工作。下列
各种“晒”中恰当的是( )
A.小峰晒出自己偷偷拍摄的某同学的家庭住址等信息
B.小强晒出自己阅读四大名著的感悟
C.小刚晒出自己在电影首映礼上录制的新上映的电影片段
D.小明晒出自己刚办理的居民身份证
04|典题精练—考点3: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B
解析: 本题考查营造清朗空间。在网络时代,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小峰的做法会泄露同学隐私,A错误;小强的做法恰当,B正确;小刚的行为涉嫌侵犯知识产权,C错误;小明的做法错误,自己的隐私权容易受到侵犯,D错误。故选B。
2.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如何创造、生产和发布信息,哪些信息可以发布,哪些信息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都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 )
①行使公民的权利,随心发布网络信息
②选择自己需要的各种媒介资源,任性利用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提高网络信息判断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典题精练—考点3: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D
解析:本题考查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应提高网络信息判断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等等。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青少年要理性发布网络信息;②错误,“任性利用”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故选D。
评析类大题1-亲社会行为
3.【新考法·行为评价】
情境一 暑假里,小杰和妈妈一起清理了小区楼道内的小广告,虽然很累,但是清理后的楼道干净多了。小杰还在网上给社区居委会提了一个意见,希望加强管理,以免小广告贴得楼道里到处都是。
(1)请你对小杰清理小广告的行为进行评价。
04|典题精练—综合运用
一、定题型,看答题格式
评析类/评价类/看法类
设问方式:你如何看待XX的观点或行为;
你如何评价XX的观点或行为?
What是什么:正确/错误/片面的。
Why为什么:原因;重要性;意义;地位;弊端等。
How怎么做:做法“应该XX做”
What是什么:正确/错误/片面的。
①小杰清理的行为是正确的,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
Why为什么:原因;重要性;意义;地位;弊端等。
②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④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⑤有利于给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How怎么做:做法“应该XX做”
⑥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⑦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⑧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⑨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解析: (1)①小杰清理的行为是正确的,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
②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④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⑤有利于给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⑥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⑦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⑧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⑨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评析类大题2-网络
4.【新考法·行为评价】
情境一 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启动核污水排海计划。处于对海产品的担忧,声讨声充满网络世界。高中生小明沉迷网络之余,顺势破除自媒体的账号密码,借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部分群众未注意辨析信息的出处,慌忙抢购食盐。
(1)请你对散布谣言的行为进行评价。
04|典题精练—综合运用
What是什么:正确/错误/片面的。
①散布谣言的行为是错误的。
Why为什么:原因;重要性;意义;地位;弊端等。
②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
③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④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窥秘偷拍、信息泄露、网络盗号等侵犯个人隐私和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How怎么做:做法“应该XX做”
⑤小明应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⑥小明应该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⑦群众应该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⑧群众应该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群众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和判断信息,识别抢购食盐的谣言。
⑨小明与我们都应该传播网络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