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
- (1) 青 勃
- (2) 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 。 2.
- (1) ①明确工作目标;②制定当地提升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并报省厅备案;③加强监测、
梳理、总结,形成成果并展示交流,推广经验;④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成果,激发活力,扩
大资源覆盖面,构建教育生态。
- (2) ②③④①
- (3) B。图 B 中展现了吉鸿昌面对敌人,坚定说出“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光明!”
的场景,契合材料中吉鸿昌面对敌人迫害逼供时大义凛然的形象;而图 A 内容不明确,不
能直观体现吉鸿昌的英勇事迹 。
3. ①雾凇沆砀;②上下一白;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鸡声茅店月;⑤人迹板桥霜;⑥不以物
喜;⑦欲为圣明除弊事。
二、现代文阅读
4. ①陈彩霞在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 10 年,她受上海博物馆志愿者的启发,将文化符号与
人们生活联系起来讲解文物;②刘齐近 20 年在多地博物馆做志愿者,见证观众变化;③邱
瑜为春节假期南京博物院特展志愿讲解,认为做志愿者能洗涤烦恼,还收到陕西历史博物馆
志愿者邀请 。
5. 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老先生的外貌(头发全白)和神态(神采奕奕)描写,以及“握”这
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老先生讲解文物时的投入、专注与热情,让陈彩霞深受触动,
为下文她申请成为志愿者做铺垫 。
6. 陈彩霞从老先生的讲解中获得了读懂文物的喜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找
到读懂博物馆的方式,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将这种因文化而产生的幸福传递给他人 。
7. 这一情节体现了博物馆志愿者之间相互欣赏、相互认同,他们虽来自不同博物馆,但因
对文博事业的热爱而紧密相连,如同一家人;进一步深化“当志愿者会上瘾”这一主题,突
出志愿者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彼此的交流互动让他们更热爱这份事业 。
8. ①利用加温手段,将盆栽花卉移入温室,逐步加温并保持高湿度;②对于部分开花晚的植
物,在升温同时喷施外源激素药液;③进行修剪,调整植株形态,集中营养促进花芽分化 。
9.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让春花推迟到“十一”期间开放的具体做法,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借助技术手段让花卉推迟花期的可行性和操作过程,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
10. 同学们,大家在春节花卉精品展上看到过在冬天绽放的春花吧!你们有没有想过,大自
然中春花本应在春天开放,可我们却能在冬天欣赏到它们的绚烂,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卉开花的奇妙世界,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
三、古诗文阅读
11. BCD
12.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3. ①内容上:点明了太守既能与民同乐,又能以文记乐的情怀;②结构上:收束全文,点
明主旨,突出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题 。
14. 甲文表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为官理念;乙文表现欧阳修为政宽简,不扰民,注重实际效
果,不追求表面政绩的为官理念 。
15. 诗歌中间两联描写了野寺人少、云峰隔水、夕阳照旧垒、寒磬满空林的萧瑟、清冷的景
物。诗人借此抒发了怀乡之愁和对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的惆怅之情 。
16.
- (1) 推荐《鱼化石》。理由:这首诗通过对鱼化石的描写,阐述了生命在运动与静止、
毁灭与永恒之间的哲理。“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等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艾青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哲思的光芒” 。
- (2)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诗人描绘了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以
及草原上像新鲜乳液似的烟,还有微黄的灯光在电杆上颤栗等画面。这些画面色彩鲜明,由
黎明前的暗沉到黎明时的明亮,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宛如一幅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
的画作,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五、作文2025-2026九年级秋季九月份
自主学习成果反馈
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亲近河南,了解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帮忙
完善
1.人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述说河南的得名及历史过往,里面有一些字词他们拿不准,请尔帮
忙判断。(共4分)
河南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滔滔黄河以南的原圆而得名。洛阳、开封、安阳、南阳、郑州、浚
县…河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诸多(清青)史留名的城市。东汉刘秀、曹
魏曹操、北魏孝文帝、武周武则天等千二朝古都皆位于洛阳,二十多个正统朝代建都或迁都河
南。现如今,无数英姿
(脖勃)发的青年才俊为河南而折腰。
(1)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1)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过去几年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规划方面的措施,请你根据提示,将下面的
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首先明确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
撑、课后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三年后,基本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
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
体系,提高学校救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其次实施步聚规划。
2021年11月一1?月:各省辖市、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制定当地提升
方案,细化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报省厅备案。2022年1月一10月:各地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工
作,逐一推进落实,不定期调研督察,强化指导。2022年11月一12月:加强监测、梳理、总结,
形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成果,开展观摩研讨展示交流活动,推广优秀经验做法。2023年1
月及以后:形成损升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巩固成果,激发办学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面,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规划措施

实施步骤规划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
2021年11
2022年1

2023年1月
改革,三年后,提高
月一12月
月一10月
及以后
学校教学质量,减轻
学生课业负担,提升

组织实施
总结推广

人民群众满意度
(2)小组成员搜集了一段与河南文旅文创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蔽。请你重新排
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相互促进,

回望2024年,文化大省河南,山水人文
相辉映,文旅文创“融”出新高度,厚植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①也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保证
②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③文化繁荣兴盛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标志
④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离不开文化的强力支撑
(3)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抗日英雄吉鸿昌的故事,需要给下面的文字材料配一幅
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吉鸿昌(1895一1934),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扶沟人。1913年秋,不满18岁的吉鸿昌
弃学从戎,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升至军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
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道法租界工部局谗捕。面对敌人的迫害逼
供,他大义凛然:“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
光明!”1934年11月24日,是39岁的吉鸿昌狗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他从容不
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
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国只
小囵

B.“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光明1”
3.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在一次以“家乡情韵”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中,来自各地的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主持
人说道:当我们踏上家乡那片洁白的雪地时,极目远跳,我们便能领略到“①
天与云与山与水,②
”(张岱《湖心亭看雪》)这般壮而静谧的雪暴.仿佛整个
世界都被纯净的白色所包裹;回顾家乡的发展历程,恰似“③
树前头万木
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样旧事物不断被新事物取代,充满着蓬勃的生机;而
当我们沿着家乡的山间小路前行时,清晨时分,我们会惊喜地看到“④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独特画面给旅途增添了别样的情趣;热爱家名
需要我们拥有“⑥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阔达胸襟,无论面对何
种境遇,都始终心系家乡;更要像古人那样,拥有“⑦
,⑧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担当,为家乡的繁荣发展全力以赴,不计个人得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