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八上 第三单元第6课《剪出大千世界》课件(16页)+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八上 第三单元第6课《剪出大千世界》课件(16页)+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剪出大千世界》教学设计
课题 剪出大千世界 单元 三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2024八年级第三单元"匠心独运"的开篇课,与后续《绣染繁花似锦》共同构成传统工艺学习模块。单元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工艺,设计制作工艺作品"为核心任务(教材P3),本课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传统工艺的认知窗口,是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载体。
八年级学生(13-14岁)已具备:
抽象思维能力:能分析剪纸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三多图"的桃、石榴、佛手寓意多福多寿,教材P6图3);
精细动作发展:可完成剪刀、刻刀的基础操作,但复杂镂空(如教材P7"精细雕刻"步骤)仍需指导。(二)已有基础 知识储备:对春节窗花等剪纸形式有生活化认知,但缺乏对流派差异(如北方粗犷、南方细腻,教材P6"小知识")的系统了解; 技能基础:掌握折纸、对称图形绘制等基础美术技能,为本课技法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剪纸的三大流派代表(北方:陕西、蔚县;南方:佛山,教材P6"小知识");
2. 掌握叠色剪纸四步法(绘制-镂空-雕刻-衬底,教材P7步骤图),独立完成简单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范例→技法模仿→创意改进"的流程,体验传统工艺的创作过程,提升动手与协作能力(如小组合作完成主题剪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树立"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创新"的意识(教材P3开篇语),主动关注身边的非遗文化。
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图像识读分析《门神》(教材P6图4)的构图特点,解读"门神驱邪"的文化符号;美术表现运用刻刀完成15cm×15cm作品,实践"阳刻留线、阴刻留面"的技法(教材P7技法图示);审美判断对比南北剪纸风格差异(如山东剪纸的粗犷与浙江剪纸的细腻,教材P6"小知识"),评价作品的形式美感;创意实践在传统"福"字纹样基础上,融入动漫、科幻等现代元素(参考教材P7学生作品);文化理解通过库淑兰生平(1920-2004,教材P6)了解民间艺人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重点 1. 剪纸核心技法:镂空、阴刻与阳刻(教材P7"主稿镂空"步骤);2. 形式美规律:对称构图、色彩对比(如蔚县剪纸的染色工艺,教材P6图5)。
难点 1. 精细线条的刻制技巧(避免纸张破损);2. 传统吉祥符号的创意转化(如将"福"字纹样与现代元素结合)。转化为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陕北剪纸艺人创作视频(含库淑兰作品特写),提问:"视频中红色的纸片如何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作品出现在哪些场合?"(教材P3"问题情境")
通过动态影像激活兴趣,建立"传统工艺与生活"的关联(呼应教材P3"怎样用它们来美化生活"的单元问题)。
展示教材P6《江娃拉马梅香骑》《门神》等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库淑兰的作品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红色是剪纸的主流色?"(民俗中红色象征吉祥)
"对比《门神》(陕西)和《芦花荡》(河北蔚县,教材P6图5),线条风格有何不同?"(北方豪放、南方精细)
聚焦教材P7"叠色步骤",拆解关键点:
草图绘制:"为什么要先用铅笔轻轻勾勒?"(便于修改,避免纸张破损); 镂空顺序:"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示范"先小后大"原则,如先刻眼睛再刻轮廓)。
技法示范:12分钟
教师活动:
2. 分步演示:以"对称蝴蝶"为例,演示:
折纸→画半只蝴蝶→剪外轮廓→刻花纹(重点示范教材P7"主稿镂空"的弧度处理);
3. 错误对比:展示"剪断连接线"(失败案例)与"完整镂空"(成功案例)的对比。
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6"小知识"的填空练习(南北流派代表地)。
观察教材步骤图,标注易出错环节(如"精细雕刻"时的持刀角度)。
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空手练习,标注步骤要点(如"刻刀与纸面呈45°角")。
1. 自评:学生简述设计思路(如"我用了南方剪纸的细腻线条表现猫咪");
2. 互评:参照教材P6作品标准,从"技法熟练度""文化元素运用"两方面评分(采用星级贴纸);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语:"今天我们跟随库淑兰等民间艺人的脚步,用剪刀和刻刀让红纸'活'了起来(呼应教材P3"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创新")。剪纸不仅是装饰,更是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记忆。课后请大家思考:如何让奶奶辈的剪纸手艺,在你们的手机壳、笔记本上焕发新生?" 1. 知识:剪纸流派→技法步骤→文化寓意;2. 方法:观察模仿→实践改进→创意转化;3. 价值:从"了解传统"到"成为传承者"。
板书 核心知识点**
- 文化定位:第三单元"匠心独运"开篇课(教材P3)
- 流派代表:北方(陕西、蔚县)、南方(佛山、浙江)(教材P6小知识)
- 吉祥寓意:图必有意(如"三多图"象征多福多寿多子,教材P6图3)
## **技法步骤**(教材P7叠色法)
- 1. 绘制草图(铅笔轻画,留修改空间)
- 2. 主稿镂空(先内后外,避免断裂)
- 3. 精细雕刻(刻刀45°角,力度均匀)
- 4. 彩色衬底(对比色搭配,如红+黄)
## **视觉范例区**
- 左:库淑兰《江娃拉马梅香骑》(教材P6图1)
- 中:学生作品(教材P7图8)
- 右:教师示范"对称蝴蝶"步骤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剪出大千世界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浙美版2024八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 学校名称:[学校名称]
剪出大千世界
"视频中红色的纸片如何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作品出现在哪些场合?"
认识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
剪出大千世界
剪出大千世界
库淑兰身上同时具备人性、神性、悲剧性的特点,这使得她有可能成为流芳百世的艺术家。 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她拿起剪刀就剪出了杰作,符合人们对“天才”的所有想象。 库淑兰的精神境界超越了凡俗,她能够在生活的苦难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创作出令人震撼的艺术作品。
新知探究 · 剪纸的文化脉络 (10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教材P6《江娃拉马梅香骑》《门神》等作品,引导分析:
“库淑兰的作品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红色是剪
纸的主流色?”
(民俗中红色象征
吉祥)
“对比《门神》(陕西)和《芦花荡》(河北蔚
县),线条风格有何不同?”
(北方豪放、南
方精细)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6“小知识”的填空练习(南北流派代表地)
剪出大千世界
六、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技法原理解析(10分钟)
教师活动:
聚焦教材P7“叠色步骤”,拆解关键点:
草图绘制:“为什么要先用铅笔轻轻勾勒?”(便于修改,避免
纸张破损)
镂空顺序:“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示范“先小后大”原
则,如先刻眼睛再刻轮廓)
学生活动:
观察教材步骤图,标注易出错环节(如“精细雕刻”时的持刀角度)
剪出大千世界
六、教学过程
技法示范(12分钟)
教师活动:
工具展示:剪刀(圆头安全型)、刻刀、蜡盘、彩色宣纸(教材
P7推荐材料)
分步演示:以“对称蝴蝶”为例,演示折纸→画半只蝴蝶→剪外
轮廓→刻花纹(重点示范弧度处理)
错误对比:展示“剪断连接线”(失败案例)与“完整镂空”
(成功案例)的对比
学生活动:
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空手练习,标注步骤要点(如“刻刀与纸面呈45°
角”)
剪出大千世界
六、教学过程
创作实践(20分钟)
任务要求:
基础任务(全员完成):临摹教材P7学生作品(图8)中的简单图

提升任务(选做):创作“我的校园生活”主题剪纸(融入传统
吉祥符号,如用书本象征学业进步)
教师活动:
巡视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如线条过细易断)进行集中示范
学生活动:
独立创作,小组内互助解决工具使用问题
剪出大千世界
六、教学过程
展示评价(10分钟)
“剪纸艺术展”情境:
自评:学生简述设计思路(如“我用了南方剪纸的细腻线
条表现猫咪”)
互评:参照教材P6作品标准,从“技法熟练度”“文化元
素运用”两方面评分(采用星级贴纸)
教师点评:重点表扬“传统技法+现代主题”的创新作品
(如将教材P6《老鼠娶亲》的花轿改为校园巴士)
剪出大千世界
六、教学过程
教学小结
教师引导语:
“今天我们跟随库淑兰等民间艺人的脚步,用剪刀和刻刀让红
纸‘活’了起来(呼应教材P3“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创新”)。剪纸不仅
是装饰,更是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记忆。课后请大家思考:如何让奶奶辈
的剪纸手艺,在你们的手机壳、笔记本上焕发新生?”
核心脉络梳理:
知识:剪纸流派 → 技法步骤 → 文化寓意
方法:观察模仿 → 实践改进 → 创意转化
价值:从“了解传统”到“成为传承者”
剪出大千世界
七、作业设计
基础层
任务描述:
完成教材P7“学习建议”第2题:用对称法剪一幅窗花(尺寸
10cm×10cm)
评价标准:
对称工整
无明显断裂
符合窗花主题(如教材花卉纹样,教材P6图1)
提交形式:
实物作品(下节课展示)
剪出大千世界
七、作业设计
提高层与拓展层
提高层
任务:创作“二十四节气”主题剪纸(任选1个节气,融入教材吉
祥符号)
标准:1. 主题明确;2. 技法综合运用;3. 色彩搭配合理
提交:作品+设计说明(200字)
拓展层
任务:调研本地剪纸艺人或非遗工坊,撰写《传统剪纸的当代转
化》短文
标准:1. 调研深度;2. 分析合理性
提交:电子文档(含调研照片)
剪出大千世界
八、板书设计
技法步骤(教材P7叠色法)
图片区域
剪纸衬底配色
绘制草图:铅笔轻画,留修改空间
主稿镂空:先内后外,避免断裂
精细雕刻:刻刀45°角,力度均匀
彩色衬底:对比色搭配,如红+黄
剪出大千世界
课堂总结与互动
回顾核心内容
剪纸的文化内涵、技法要点、创新实践
引导性问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传统剪纸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互动环节
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或创作灵感
剪出大千世界
第26 页
感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