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二课时 守护正义学习目标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情境引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没有正义,就没有社会秩序;没有正义,就没有公平和平等。”正义正义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吗?探究新课堂活动一: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生活观察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的描述,请你来续写。探究新课堂活动一: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行为还有不徇私情、舍生取义、刚正不阿、无私奉献、忠心义胆等。小组1小组2厚此薄彼、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都属于非正义行为。探究新课堂活动一: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那么,尝试根据你们写的这些词语,给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下定义吧!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探究新课堂活动一: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探究新课堂活动二:正义的作用一——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保护。法律涵盖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体,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保障,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该法旨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法律规定了残疾人福利、无障碍设施和就业等方面的措施,确保残疾人在社会中得到公平对待。探究新课堂活动二:正义的作用一——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法律规定了平等就业、反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这些法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是什么?都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涵盖了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消费者等群体,确保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探究新课堂活动二:正义的作用一——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这些法律体现了正义的作用,那就是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国的这些制度。探究与分享◎上述这些制度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探究新课堂活动二:正义的作用一——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再就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为了帮助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这些制度有利于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这些制度有利于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这正体现了正义的作用——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案例一 老金一家重燃生活的希望老金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在工地发生的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受了重伤被送进医院治疗。公司不肯承担他的医疗费用,没有给任何经济上的赔偿。工友们出于同情,为他筹集了一些钱,但远远不够治疗需要的费用。老金的妻子和正读高中的女儿,生活面临着困境。老金觉得公司太不人道,想打官司可实在没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女儿告诉他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让律师免费帮助他打官司。后来,他得到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起诉公司要求经济赔偿。经过法院的审理,他终于讨回公道。鉴于老金家庭的实际情况,区民政部门为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老金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材料中的受害者是谁?违法者是谁?◎谁帮助老金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它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老金是受害者,建筑公司是违法者。法律援助帮助老金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法律援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了社会正气。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案例二 政府接待处工作人员公正处理民众诉求某市政府接待处收到了一起关于城市拆迁补偿的投诉。投诉人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声称在拆迁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且开发商的行为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由于此事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政府、开发商和居民,情况复杂,老人多次上访均未得到满意答复。处理过程:接待与倾听:首先,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耐心听取了老人的诉求,详细记录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调查核实:随后,工作人员对拆迁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查阅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并与开发商进行了沟通,了解了双方的分歧点。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公正裁决:基于调查结果,工作人员组织了一次调解会议,邀请了老人、开发商代表以及法律专家共同参与。会上,工作人员依据法律法规,提出了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既保障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也考虑了开发商的合理诉求。跟踪反馈:方案实施后,工作人员定期回访老人,确保补偿款按时到位,并关注其生活状况,确保问题彻底解决。工作人员值得点赞吗?说明理由。该工作人员富有耐心,关爱老人,值得点赞。小组1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该工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值得点赞。该工作人员办事公道,积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值得点赞。小组2小组3探究新课堂活动三:正义的作用二——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案例中的工作人员值得点赞。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办事公道不仅体现在对事实的客观调查和公正裁决上,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护上。工作人员的公正无私和专业素养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尊重,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这也体现了正义对人们的要求。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正义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根据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体会到正义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呢?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探究新课堂活动四:守护正义的做法一——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探究与分享为鼓励见义勇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某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者可免费乘公交、游景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同时,该条例注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为什么要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科学合理的见义勇为,可以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探究新课堂活动四:守护正义的做法一——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见义勇为行为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社会的安全感。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弘扬。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见义勇为也要讲究策略,要学会见义“智”为和见义“巧”为。倡导科学合理的见义勇为,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形成“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的社会氛围。探究新课堂活动四:守护正义的做法一——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你知道这些号码吗?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公安报警 政务服务便民火警 公共法律服务急救 青少年服务台交通事故报警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探究新课堂活动四:守护正义的做法一——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并及时拨打以下热线电话。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阅读感悟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一、冤假错案的认定与赔偿冤假错案的认定:冤假错案通常指的是在司法程序中,因证据不足、事实认定错误或法律适用不当等原因,导致无辜者被错误定罪或判刑的案件。这类案件的纠正,需要司法机关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复查和重新审判。国家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该案属于冤假错案,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赔偿的主要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二、错案纠正程序判决书错误的纠正:如果发出的判决书中的错误是涉及到对法律文书的误写、对诉讼的相关费用有漏写的以及存在有其他笔误,由法院通过裁定补正。这种纠正通常较为简单,不涉及案件事实的重新认定。案件事实错误的纠正:如果判决书在案件事实上存在错误,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程序寻求纠正。在上诉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出新的证据或理由,以证明原判决在事实认定上存在错误。上级法院将依法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三、枉法裁判的处罚枉法裁判的定义:枉法裁判是指从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罚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既遂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枉法裁判行为的严厉打击和惩罚。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理解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分析最高法院为什么会有上述规定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普及一个知识:司法机关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关国家职权的司法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探究新课堂活动五:守护正义的做法二——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机关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综上所述,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司法机关应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探究新课堂活动六:守护正义的做法三——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家正义。探究与分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惩罚日本法西斯战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社会组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了著名的“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这些战犯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印度等11国指派的11名法官组成。东京审判探究新课堂活动六:守护正义的做法三——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家正义。经过审判,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其他战犯也分别受到应有的惩罚。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法庭法官。在历时两年半开庭的漫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法律原则,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决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从正义的角度,谈谈东京审判给我们的启示。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探究新课堂活动六:守护正义的做法三——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家正义。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启示我们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国际法的确立与运用,以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那么,什么是国际正义呢?探究新课堂活动六:守护正义的做法三——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家正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维护国际正义,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守护者的角色。在巴以冲突的紧张局势下,中国外交官积极奔走斡旋,呼吁双方停火止战,努力在混乱的战场上搭建和平之桥。面对非洲一些国家的发展困境,中国派遣农业专家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展现了公平正义的情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主张各国根据自身能力承担责任,既不允许强国逃避义务,也不让弱国不堪重负,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探究新课堂活动六:守护正义的做法三——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家正义。在叙利亚历经多年战乱后,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其恢复和发展。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秉持公正立场,守护当地百姓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霸凌,中国坚决站出来反对,要求遵循公平的贸易规则。国际正义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中关于国家间权利与义务的道德准则,其核心在于主权平等、民族自决权等原则。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知识点归纳概括1.什么是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是正义行为。2.正义的作用(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3.守护正义的做法。(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探究新课堂D“没有正义,就没有社会秩序;没有正义,就没有公平和平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正义能弘扬社会正气 ②正义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 ③正义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注人不竭动力 ④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典型题目分析随堂练习A1.我国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使因失业而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说明( )A.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B.正义弘扬社会正气C.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D.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随堂练习D2.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①仗义执言 ②以权谋私 ③见义勇为 ④恃强凌弱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3.下列对正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③正义体现真善美 ④正义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D随堂练习强壮的学生欺凌瘦小的同学,这是非正义行为,因为这种欺凌行为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其他同学制止了这一欺凌行为,维护了瘦小同学的权益,这种行为是正义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了他人利益。简要分析题4.校园里,一个强壮的学生正在欺凌一个瘦小的同学。幸运的是,其他同学介入并制止了这一不公行为,维护了受害者的权益。从正义的角度,分析材料中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课堂小结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正义对个人的作用、正义对社会的作用、守护正义的做法等知识。我们要培养正义感,做富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二课时 守护正义守护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的作用守护正义的做法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