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内容索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议题探究学业质量要求1.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继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3.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当采取何种态度为议题,开展讨论。4.组织一次小型学术交流活动,就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如何成长为名家,谈谈自己的认识。课前篇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课堂篇 议题探究探究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都走不通。提示 (1)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探究二(1)马丁·路德·金为追求平等人权被刺杀说明了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说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今天是否真正得到了实现。提示 (1)现在的一切都是通过黑人们的努力而争取来的,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平等,马丁·路德·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的主要中心思想是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及对种族平等的思考。他希望美国人能放下种族、肤色的歧视,放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排斥,放下成见(主要是黑人与白人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大同。(2)马丁·路德·金当年演讲中所说的“我有一个梦想”,其实是勾勒出了一个“理想国”的画面,是一个人人都应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今天人们在纪念马丁·路德·金的同时,关注的不应该只有狭义的种族平等,还应包括性别、社会阶层等各方面的平等,这些在今天都没有实现,仍然需要人们去努力争取。探究三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是高度统一的。提示 “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的一项基本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双百”方针,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把坚持“双百”方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科学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探究四结合以上论述,谈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意义。提示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探究五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示 (1)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2)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随堂训练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的发展要经过辩证的否定过程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C.中华文化的发展力量来自外部,是对自身的肯定D.传统文化是旧事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事物答案 A解析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说明中华文化的发展要经过辩证的否定过程,A项正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B项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发展力量来自外部”的说法错误,C项不选;“传统文化是旧事物”的观点错误,D项不选。2.现阶段,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新任务与新挑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防范意识形态领域内存在的脱节现象。防范脱节现象应该( )①凸显文化的时代价值 ②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③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防范脱节现象应该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没有体现凸显文化的时代价值,①与题意无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③排除。3.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树立文化自信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都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①错误;我们要借鉴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但不能全盘西化,③错误。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杜绝一切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③促进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①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②错误。5.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 )①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着眼点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①错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②错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③④正确。6.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思想领域演化则是个长期过程。一旦思想领域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①要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④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活力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题干材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②③符合题意;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不能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排除①;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排除④。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建设紧密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3 196个公共图书馆、3 326个公共文化馆、5 132个公共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4 000余部优秀现实题材的舞台剧相继推出,一些电影佳作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荧屏;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600岁的故宫网上直播,“睡”在陈列室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正在走向繁荣兴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途径。答案 ①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文化建设紧密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些电影佳作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荧屏。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600岁的故宫网上直播,“睡”在陈列室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