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学练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学练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同步学练测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程标准】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知识结构】
【要点梳理】
一、洋务运动
1.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2.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发展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建立新式海陆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规模最大)等新式海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5.评价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2)作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局限性: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思维导引 洋务运动不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美、日侵略台湾
1.美国:19世纪60年代,美国军舰进犯台湾,遭到当地人民坚决抵抗,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2.日本:以琉球事件为借口。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南部,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兵。
三、收复新疆
1.背景: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抗。
2.过程: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收复北疆。1878年,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随后通过外交谈判,收回被俄国侵占的伊犁地区大部分领土。
3.建省: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四、中法战争
1.爆发:1883年12月,法国对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
2.经过:
(1)1884年8月,法国舰队在马尾突然袭击福建水师,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2)法军占领台湾基隆,进犯淡水。刘铭传率部反击,取得胜利。
(3)1885年初,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战局。
3.结果: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向法国人“商办”等条件。从此,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4.管辖台湾:1885年,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同步训练】
1. 他们在“求强”的实践中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随后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不仅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还主动接触西方军事训练体系,将西方军事体操引入中国,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B.完全取代传统武术训练
C.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D.革新了封建军事制度
3. “洋务”是近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特定产物.嘉庆以前无所谓洋务,后“夷务”与“洋务”,并用,至清末“洋务论又变而为时务论”。这反映了晚清(  )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制度变革成为共识
C.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D.对外认识不断深化
4.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
A.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践行求富主张
C.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支持民主革命
5.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6.根据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恭亲王奕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窗学”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他们探究的是(  )
A.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B.戊戌变法改革旧教育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 D.五四运动传播新思想
7.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和维持清王朝封建统治政权,一批当权官僚出面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求富”运动。该“运动”(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使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之中
8.李鸿章晚年曾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一场艰难的成功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只注重发展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做的都是表面文章
D.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9. 在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演出中,剧中主人公吟诵了清朝诗人杨昌浚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盛赞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邓世昌D.左宗棠
10.下表是某历史社团研究课题所列的目录部分,由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日本侵略台湾俄国侵占伊犁中法战争 1874年1871-1881年1883-1885年
A.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 B.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
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张謇为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他最先创办了著名的大生纱厂,后又建成了广生油厂、资生铁厂、通海垦牧公司、大达外江轮船公司等许多企业,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集团发展遇到困难,逐渐走上衰败破产的道路。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属于哪类企业?汉阳铁厂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如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张謇的救国理想是什么?大生集团在一战后逐渐破产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3)张之洞、张謇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