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羊泉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创新作业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羊泉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创新作业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创新作业
八 年 级 道 德 与 法 治
第 一 部 分 (选 择 题 共 30分 )
【 选 择 题 答 题 栏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 主,也是其
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体现了 ( )
A.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 B.以血统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C.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发生着联系
2.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籍贯四川省)、李聪(籍
贯河北省)、李广苏(籍贯江苏省)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合作关系
3.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
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这说明 (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中学生年龄小,就应该受到各方面的关爱
C.我们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D.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离不开个人
4.暑假,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有助于( )
7 月 1 6 日 晴
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
虽 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④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下足功夫。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 生小
秦按照学校的假期拓展作业规划的寒假活动清单。
“寒假”拓展作业清单
作业1邀请隔壁邻居王晓一起做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实践调查。
作业2和父母一起到乡下奶奶家锄地、种菜、浇水。
作业3和同学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为偏远山区儿童捐款捐物活动。
作业4到社区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A 共 6 页 第1页]
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对此项作业的看法,你赞同的是 ( )
①小梅:小秦和邻居王晓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
②小杨:参加志愿活动,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小妍:我们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小敏: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是把
双刃剑。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
①通过网络可以在线学习,但网络中容易泄露个人隐私②网络拓展文化交流内容,加速创
新资源汇聚③通过网络可以获知新闻,但网络中也有虚假不良信息④网上阅读便捷,
但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
见,网络能 ( )
A.快速消除城乡差距 B.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变革
C.丰富民主形式 D.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3.小华搜集了下面两幅漫画,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漫画内容的是 (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改变世界
9.针对下表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 )
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 38.9%
避免浏览不良内容 32.9%
注意分辨网络谣言 27.6%
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B. 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
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 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
10.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是中国出
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问的健康成长提供了
坚实的法治保障。作为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要做到 ( )
A.提高媒介素养,远离网络生活 B.规划网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C.增强自护意识,制裁违法行为 D.传播网络正能量,网上冲浪无界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A 共6页 第2页]
1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序号 情景 判断
① 人们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全检查。 交通秩序
② 纺纱工人在车间按操作规程工作。 生产秩序
③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 社会管理秩序
④ 人们在医院候诊的时候保持安静。 公共场所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超市购物:人们排队结账;医院看病:排队
挂号,耐心候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 )
①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社
会秩 序能够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能确保不会发生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与前者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不仅是社会
交往的心理安金距离,也是遵守社会秩序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可以实现秩序
B.自律能够使规则顺利发挥作用,只要有规则就行
C.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D.破坏社会秩序要承担法律责任
14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特色育人环境,西安市某校打造了特色宣传栏。下
图是某期的部分内容,由此推断,这期宣传的主题是 ( )
垃圾分类圾分共:
人人有责
不在公共场所外放电子设备声音 不在地铁上进食 不在公共场所 参与垃圾分类
A.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B.尊重社会规则,践行道德规范
C.人人参与环保,建设美丽中国 D.注重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
1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为了惠及更多的儿童旅客,自
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制管理,儿童可凭有效身份证件购
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
界线。这说明 ( )
①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②我们要积极遵守规则③规则要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
加以 调整和完善④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入年级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A 共6页 第3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16. (20分)【走进社会生活】
材料一 2024年中秋节假期,冬冬将这几天参加的活动记录下来:
记录一 9月15日,我和同学参加了2024年汉中市迎中秋暨“读领风尚 书香
咯阳”全 民阅读系列活动。冬冬买了《史记故水》,还有一本《儒林外史》。我觉得
举办这种活动特 别有意义,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固,促进了学生的文化
收养。
记录二 9月16日,我参加了在汉中市文化馆举行的周一升国旗仪式。升旗
仪式结束 后,我参观了汉中市文化馆,了解家乡的非进文化,感受浙中国成立
75周年取得的辉煌 成就,我用秒剪记录下这浓厚的节日氛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记录三 9月17日,我跟家人在天汉湿地公园赏月,赏月之后,我和朋友一起将
地上的 垃圾捡起来,同时提醒周国的人要将各自丢的垃圾带走。叔叔阿姨们都
夸我们做得对, 我感受到了自己爱护环境的责任。
(1)材料一反映了个人与社会具有怎样的关系 (6分)
(2)结合材料一,请你说说积极投身于社会对我们的成长有何作用 (6分)
材料二 观察下列有关研学旅行的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研 学 太 无
聊 跟你学 打鸟[ 没问题 看我的! 我们对《咏柳》碧玉妆成 的理解更深了!
漫画一 漫画二
(3)漫画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
(4)结合漫画一,请你简要评析漫画二。(6分)
17.(15分)【网络生活新空间】
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参与礼会生活开展以下学习活动。直联网到底是“天使”还是“
洪水猛兽" 八年级(2)班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以下是双方提出的一些论据:
正方 互联网是“天使”。边远地区的病人通过远程问诊平台得到及时救治;红
绿灯实时感知年流量并优化配置,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反方 互联网是“洪水猛兽”。网络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捏造事实、主观臆断的虚
假信息;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
(1)请你参与辩论,给出自己的论点及论据。(5分)
【合理利用网络】
材料一 欣赏漫画《网络问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角度,说说我们应向漫画中的“公
众”学习什么 (4分)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
社会高度关注。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
年模 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
内容的 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A 共 6 页 第5页]
(3)目前网络直播良莠不齐,给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运用所学知识,请
你为未成年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建言献策。(6分)
18. (15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维护社会秩序】“ 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
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1)请你说一说,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4分)
【自由与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
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部分同学对上
述法律规定产生了质疑。
(2)你赞同漫画中学生的观点吗 (1分)请运用自由和规则的相关知识,阐述理由。(4分)
【维护与改进规则】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地生育。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人
口过多,给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压力,制定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定以来,对中 国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起
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
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又作出了一些调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3)计划生育政策由无到有、再不断调整变动说明什么 (2分)
(4)我们应该如何参与规则的改进 (4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A C A B C
6-10:D B C D B
11-15:C A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 (20分)
(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6分,每点2分)
(2)①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促进文化素养提升,说明积极投身社会能丰富知识;②参加升旗和参观文化馆,感受国家成就,说明能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③在湿地公园捡垃圾,增强了爱护环境的责任感,说明能培养亲社会行为和责任意识。(6分,每点2分,结合材料分析)
(3)漫画一反映了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不遵守规则、缺乏正确的研学态度,把研学当作游玩,没有充分认识到研学的意义。(2分)
(4)漫画二中学生通过研学对《咏柳》理解更深,这是正确对待研学旅行的表现。研学旅行是一种走出校园,亲近社会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我们应像漫画二中的学生一样,重视研学旅行,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从中收获成长,而不是像漫画一中的学生那样。(6分,评价合理,结合研学意义分析即可)
17. (15分)
(1)论点:互联网是把双刃剑。论据:一方面,互联网让信息传递更便捷,如在线教育使知识获取不受地域限制;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网络暴力伤害他人。(5分,论点1分,论据各2分,合理即可)
(2)学习公众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民主政治进步。(4分,每点2分)
(3)①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直播;②增强辨别能力,抵制不良直播内容;③遵守网络规则,不随意打赏,保护个人财产安全。(6分,每点2分,合理即可)
18. (15分)
(1)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维护有序的社会状态 。(4分,每点2分)
(2)不赞同(1分)。理由: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未成年人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会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学校规定能保障其他同学和自身的受教育权利,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4分,观点1分,理由3分,从自由与规则关系分析)
(3)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2分)
(4)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4分,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