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素养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 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 B.SO2 C.Ag2S D.SO32.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B.铝粉在空气中燃烧:2Al+O22AlO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D.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H2O22H2O+ 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100 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 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4 g木炭在16 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 g二氧化碳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4.在反应2A+3BC+2D中,36 g A与56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一定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1 B.7∶8C.7∶16 D.7∶325.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中,消除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结合,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丙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D.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6.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的密闭装置探究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装置内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A.反应结束后,玻璃管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停止加热后,气球会逐渐变瘪C.该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装置内N2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在78%左右7.某同学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A.乙可能是催化剂B.x的值为2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8.(7分)请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石青[Cu3(OH)2(CO3)2]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矿物颜料。石青受热分解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体育机构允许运动员使用的药物有葡萄糖、氨基酸混合物和维生素C等。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同时提供人体所需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测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4)化学助力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①“天和”核心舱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氮化硼(BN)的反应如下:B2O3+2NH32BN+3X,则X的化学式为 。 ②飞船座舱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吸收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③若用电解水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 9.(6分)某同学把4 g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O2的质量/g 3 4 6生成SO2的质量/g 6 8 8回答下列问题。(1)从以上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三次实验中,消耗硫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g、 g。 (4)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10.(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请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规律回答相关问题。(1)将16 g某纯净物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该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g。 (2)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其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请将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1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在燃烧匙中加入一定量的红磷后称量。(2)给装置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时气球会 ,如果立即称量质量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是因为 。 (3)冷却后,把装置重新放置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不变。【讨论】用该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优点是 。 12.(9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天平已省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1)实验一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不能用玻璃棒代替导管的原因是 。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天平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三中的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一样的原因是 。 (4)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若该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M2-M1) g表示的是 。 13.(11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 。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实验小组 甲组 乙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 加热过程中锥形瓶内的现象为 ;冷却后再次将锥形瓶放到左盘上,天平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甲组实验中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乙组实验中气球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是 。 【解释应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总结交流】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同学总结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有气体生成,应在 中进行。 【拓展延伸】(1)小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刚同学认为小华同学是错误的,原因是 。 (2)某实验小组同学取4.6 g酒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5.4 g水和8.8 g二氧化碳(无其他产物)。下列对于酒精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无法判断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第五单元素养评价1.C 2.D 3.D 4.B 5.D 6.D 7.B8.(1)Cu3(OH)2(CO3)2H2O+3CuO+2CO2↑(2)C6H12O6+6O26H2O+6CO2(3)碳元素、氢元素(4)①H2O ②2Na2O2+2CO22Na2CO3+O2 16 ③2H2O2H2↑+O2↑9.(1)二 (2)一 1 (3)4 4 (4)没有10.(1)64 (2)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②2H2+O22H2O 化合(或氧化) 1∶8 H2O11.(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4P+5O22P2O5 膨胀变大 偏小 气球受到了浮力【讨论】可以防止在插入燃烧匙的过程中,瓶内外气体发生交换(合理即可)12.(1)2Cu+O22CuO 形成密闭装置,调节装置内外压强 导管能将受热膨胀的气体导入气球中,而玻璃棒不能 (2)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Cu+FeSO4 不变 (3)遵守 装置没有密闭,有氧气参加反应 (4)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13.【猜想与假设】相等 【实验探究】右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不发生 【反思评价】遵守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先变大后变瘪 【解释应用】①③⑤⑥ 【总结交流】密闭容器 【拓展延伸】(1)该实验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B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