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素养评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溶液 素养评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 素养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发生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CaO
B.NaOH
C.浓硫酸
D.NH4NO3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3.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①>②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4.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完成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过滤、计算产率
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增大粗盐的溶解度
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蒸发结晶过程需要将溶液蒸干为止
6.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1    实验2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甲中的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a>b>c
C.从0 ℃到30 ℃,随着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D.温度从10 ℃升高到2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在增大,其中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
8.(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
A.冰水共存物
B.澄清石灰水
C.碘酒
D.可乐饮料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4)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要求谈两点):
        、 。
(5)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分密度为a g·cm-3,下部分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是 a(填“<”“>”或“=”)b。
(6)将20 ℃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的方式,使其在60 ℃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 ℃)时,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7)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能有效杀灭病毒。通过电解食盐水能够制得次氯酸钠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H2↑+NaClO。要制取7.45 g NaClO,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    g。
9.(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硝酸铜  B.植物油  C.冰块 D.氧化铜
(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该溶液里存在的微粒有         (填化学符号)。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①P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在50 ℃时,将40 g A物质投入50 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③将50 ℃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图2
(4)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0.(8分)某工业粗产品中只含NaCl和KNO3,以该粗产品为原料提纯KNO3并回收NaCl。
(1)右图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40 ℃时,KNO3的溶解度为    g。在该温度下将50 g KNO3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若要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
(2)下图是用该粗产品提纯KNO3并回收NaCl的流程图。其中操作a的名称是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现需配制1 000 g这种溶液,需要NaCl    g。用木块代替种子模拟选种实验如下图所示,若用烧杯B中的NaCl溶液来选种,造成的后果及原因是 
 。
11.(7分)某盐矿储量百亿吨以上,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的Na2SO4等。NaCl、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图1  图2
(1)采矿盐
矿区采盐是向盐矿中注入淡水制成卤水再输回地面。在20 ℃时,100 t水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是    t。
(2)运盐水
抽出的卤水检验合格后通过管道送往厂区,为防止冬季管道堵塞,检验时合格的卤水必须是该温度下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制精盐
图2是盐厂采用的NaCl、Na2SO4联产工艺流程。析盐罐内真空减压蒸发水,温度宜控制为    ℃,析硝罐中出来的滤液所含的溶质有     。
(4)另一组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溶解实验:
①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写一点即可)。
②由以上实验可知,B、C、D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③t ℃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此温度时E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12.(7分)(1)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t3℃时7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为    g。
②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2 ℃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 ℃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
KNO3 31.6 63.9 85.5
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②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 ℃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图1    图2
(3)海水淡化
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从而得到淡水。石墨烯海水淡化膜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填微粒符号)通过。
②对通过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后的浓缩液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13.(9分)某同学欲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中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读数时若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烧杯内壁有水珠
(5)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此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g。
第九单元素养评价
1.D 2.D 3.B 4.D 5.C 6.B 7.D
8.(1)A (2)温度 (3)C (4)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合理即可) (5)= (6)饱和 (7)5.85
9.(1)A (2)Na+、Cl-、H2O (3)①5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 g ②2∶5 ③B>A>C (4)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
10.(1)63.9 饱和 39.0% 降温结晶
(2)蒸发结晶 较高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比较大,不会析出,蒸发结晶时,析出的NaCl较纯
(3)160 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因为B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密度较小,不能区分出合格种子和不合格种子
11.(1)36 (2)不饱和 (3)32.4 氯化钠、硫酸钠(或NaCl、Na2SO4) (4)①加溶剂(或升温)
②C≤B=D ③31.4%
12.(1)①10 ②升高温度 ③AD
(2)①硝酸钾(或KNO3) ②不饱和溶液
(3)①H2O ②BC
13.(1)②①⑤③④ ①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2)广口瓶 3.0 (3)C  偏大 (4)AD (5)25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