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 探索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 探索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
探索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
手机安装下面2款APP
电脑安装“豆包”
https://ai-/ 1000种AI工具
目录
CONTENTS
建立新型备课机制
03
课堂教学创新路径
02
数字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
01
几点期待
04
01
数字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
LIANGGELUOJI,YIGEXIANSHI
信息技术发展的逻辑
XINXIJISHUFAZHANDELUOJI
物理世界
信息化
物理世界思维方式
数字化
重构物理世界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AR
数据化
数据代表着对某一件事物的描述,通过记录、分析、重组数据,实现对业务的指导。
信息条理化
智能分析
多维分析
查询回溯
服务决策
数据分析模型
用户思维,链接的
管理思维、孤立的
数字世界思维方式
精准教学
深度学习
数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
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
1.0
2.0
3.0
任务1:豆包:分析这张教学发展路径图,解读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说明图形如何通过流程、模块呈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
KETANGJIAOXUEGAIGEDELUOJI
一个现实
YIGEXIANSHI
任务2:
豆包:从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角度,比较图片中的两个表格,分析左表和右表在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观察重心方面的区别,评价哪个评价标准更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02
课堂教学创新路径
KAIZHANKETANGJIAOXUECHUANGXIN
教学创新的类型
JIAOXUECHUANGXINDELEIXING
环境(平台、资源、技术)
教师能力(备、教、批、辅、考)
学习材料
(标准、教材)
学生
互动技术
呈现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
VR 和 AR 技术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VR 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场景,AR 技术则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例如在地理课上,可以利用 VR 技术让学生 “身临其境” 地观察不同的地理地貌。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
合理的学习空间布局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例如,将传统的教室布局从 “秧田式” 改为 “圆桌式” 或 “小组讨论式”。
学习空间优化
教学环境创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参与一个真实的、复杂的项目,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探究、设计和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有意义的产品。
项目式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它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倒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主要用于知识的内化、拓展和应用。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分化,跨学科融合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趋势。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视角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跨学科融合
将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引入量子物理的前沿研究成果。
引入前沿知识和实际案例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融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文化元素融入
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创新设计的逻辑
JIAOXUECHUANGXINSHEJIDELUOJI
单元设计
明确要求
学习支架
关键词: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与条件、社会环境
课前
课中
课后
预学单
续学单
线上
资源
空间
工具(AI)
支持
支持
支持
活动
产出成果证据
完善成果证据
前置学习
助学单
学习工具
学习契约
量规
档案袋
概念图
评估表
观察记录表
教师:基于数据,构建模型,评估学习
问题清单
知识清单
学习支架
学习辅助工具
AI赋能教学创新设计
AI FUNENGJIAOXUECHUANGXINSHEJI
任务4:AI赋能大单元教学设计
生成式AI: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
1.打开豆包,按照“教材电子课本”(学习文件1) “学科课程标准” (学习文件2)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学习文件3) “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 (学习文件4) “数字技术赋能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样例” (学习文件5) 顺序上传
2 .输入“根据文件2中有关XX学科大概念教学的要求,把文件3中有关信息科技的内容要求和文件4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机融入到学习活动设计中,按照文件5的格式和要求,开展文件1中第1章《XXX》教学设计。”
3.生成后,输入“把学科数字化学习工具等学习支架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
4.输入“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和资源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
5 . 输入“再丰富一下”
6.输入“你写的很好,继续”
7 .分享链接到微信群
核心素养
内化、高阶
三维目标
记忆、理解;低阶
学习基础
任务5:AI赋能课时教学设计
生成式AI:开展课时教学设计
1.打开豆包,按照“学情分析”” 【003】数字化教学设计【课时设计案例】”“你生成的单元教学设计” 顺序上传
2 .输入“根据文件1中的学情分析,围绕文件2的设计要求,开展文件3中第1课时教学设计。”
3 .生成后,输入“再丰富一下”
4 .把第1页截图发到微信群中
任务6:AI赋能学习任务单设计
生成式AI:开展学习任务单设计
1.打开豆包,按照“生成的课时设计”“导学单” 顺序上传
2 .输入“根据文件1的内容,严格按照文件2的格式和要求开展设计”
3 .生成后,输入“再丰富一下”
4 .把第1页截图发到微信群中
任务7: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学习导学单设计、学情分析的逻辑检验
生成式AI:开展学习任务单设计
1.打开豆包,按照“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生成的课时设计”“导学单”“学情分析” 顺序上传
2 .分别检验课程标准与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设计的逻辑、课时设计与学情分析的逻辑、学情分析与导学单之间的逻辑、导学单与课时设计的逻辑
03
建立新型备课机制
JIANLIXINXINGEIKEJIZHI
任务8:集体备课内容及流程重塑活动
豆包:上传大单元设计、课时设计方案、任务单
输入“设计1个教研活动,打磨上述3个文件,使之更适合实际教学的需求。重点研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契合度如何?课时设计与学习环境以及学情之间的契合度如何?任务单与课时设计以及学情分析之间的契合度如何?3个问题,并重点研讨是否有助于因材施教和核心素养的落实”
AI设计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合适吗
AI设计的课时教学适合我的学生吗
我们班级的学生存在哪些学习困难
我怎么让每一个学生学会
AI设计的导学单适合我的学生吗
04
几点期待
JIDIANQIDAI
任务9:评价一个案例
豆包:上传一个数字化应用案例
从“学为中心”、精准教学和深度学习方面,评价文件1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根据豆包回答,思考
「学为中心」视角:案例是否以学生需求为核心设计交互环节?能否体现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
「精准教学」视角:是否通过数据采集(如学习行为记录、测评结果)实现个性化指导?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水平的匹配度如何?
「深度学习」视角:案例是否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如分析、创造、批判)?知识迁移与实际问题解决的设计是否充分?
技术
技术
教师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 of teachers: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获取信息资源
加工信息资源
使用信息资源
管理信息资源
评价信息资源
发现教育教学问题
分析教育教学问题
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意识
能力
责任
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创新教育教学活动
变革教育教学活动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
技术层
能力层
实践层
素养层
策略层
转变教师备课样态——为教师减负
从教师备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到备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
着眼于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
从孤立的作业批改,到关注数据系统应用
从沉重的作业批改,到应用AI批改减负
从单一面对面、少数的辅导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辅导教师
转变学生学习样态
从关注教师讲清楚、讲明白到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好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不是教的效率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着眼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