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8上第二章 《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新版】8上第二章 《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学习目标:
1.描述洞庭湖地理位置;
2.了解洞庭湖区环境问题;
3.认识洞庭湖生态环境;
4.提出家乡湖泊保护建议。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洞庭湖生态环境;
2.湖泊保护建议;
探究学习过程:
一、任务一 描述洞庭湖地理位置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期以来,洞庭湖区凭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肥沃的土壤、暖湿的气候等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洞庭湖位置
观察: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描述:描述洞庭湖的地理位置。
二、任务二 了解洞庭湖区环境问题
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泥沙淤积,湖面缩小;多次人工围垦,洪涝灾害频繁;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描述:结合下列资料,描述洞庭湖面积的变化。
分析:议一议导致洞庭湖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利影响。
三、任务三 认识洞庭湖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2022年,湖南省统筹推进“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历时三年,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796.93平方千米。
洞庭湖主要环境治理措施
时间 环境治理措施
1949—1978年 兴修水利,先后完成荆江分流工程、南洞庭湖整修工程、洞庭湖堤防修复工程
1978—1999年 针对洞庭湖区工矿企业推行污水治理,建立洞庭湖区环保机构,出台环保政策与法律,建立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等
2000年以后 全面推行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如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
讨论:议一议,不同时期洞庭湖治理的重点有什么不同?说出其中的原因。
思考: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后,会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四、任务四 提出家乡湖泊保护建议
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家乡湖泊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完成下面的调查表。
家乡湖泊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调查表
湖泊名称
湖泊面积
主要服务功能 饮用水功能 □ 人文景观功能□ 水产品供给功能□ 栖息地功能 □ 拦截净化功能□ 其他功能___________
存在的环境问题 泥沙淤积□ 水体富营养化□ 有毒物质与农药污染□ 湖水酸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他问题__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 治理措施 农业污水防治□ 湖泊生态系统保护□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完善湖区环保机构□ 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其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以“保护家乡湖泊生态环境”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