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如图,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
A.(4,1) B.(4,4)
C.(3,5) D.(5,3)
2.五(3)班的班长姓李,他姓名的后两个字藏在下图的古诗中,分别用数对表示为(3,1)和(5,2)。他的姓名是:( )。

A.王青林 B.李但鹿 C.李景林 D.李青林
3.如图,蓝蓝家的位置是(1,1),学校的位置是(3,4)。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00米。蓝蓝从家出发,沿着格线行走,经过学校到图书馆,至少要走( )米。
A.500 B.600 C.700 D.800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后,顶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3,4) B.(5,3)
C.(4,3) D.(3,3)
5.如图,若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是三角形,则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0,4) B.(3,4) C.(2,1)
6.如果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用数对表示为点A(2,2),点B(6,2),点C(2,4),则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7.如果用(x,4)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强的位置一定在第4列 B.小强的位置一定在第4行
C.小强的位置可能在第4列 D.小强的位置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8.下面是笑笑家及其附近的平面图。
(1)用数对表示下面场所的位置。
邮局( ) 动物园( )
(2)笑笑从家出发,先往西走100m,再往南走400m就到电影院。电影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9.乐乐周末去人民公园玩,游玩的路线如下:大门→小广场→牡丹亭→虹桥→半步山→小西湖。请把路线图用数对表示出来。
→ → → → →
10.
(1)在图中选一个点D,使ABCD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点D在( )。
(2)在图中选一个点D,使ABCD成为一个梯形。点D可能在( ),也可能在( )。
11.下图是一张不完整的图。点0用数对(9,8)表示,点P用数对(6,7)表示,点M用数对( )表示。
12.如下图,把三角形ABC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图形三角形A'B'C',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点C'用数对表示是( )。
13.如图,这是小红写的一幅字。
(1)“印”字在图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5,3)表示的汉字是 。
(3)逗号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和 。
14.如图,B点可以用数对(2,2)来表示,D点用数对(5,5)表示,则C点可以表示为( )。
三、判断题
15.点A的位置用数对(4,3)表示,把它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0,1)表示。( )
16.有三个点A、B、C,用数对表示分别为(2,6)、(2,2)、(8,2),顺次连接这三个点形成的图形是锐角三角形。( )
17.把点(2,4)向上平移4格是(2,8)。( )
四、作图题
18.画一画。
(1)将、、这三个点的位置标在方格图上。
(2)用线把这三个点依次连接,形成封闭图形。
(3)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19.按要求画一画,写一写。
(1)在方格图中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
A(2,5)、B(5,2)、C(2,1)。
(2)将图形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B'C',并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各点的位置。
20.学校的位置可以用(5,2)表示。
(1)从学校往西200米,再往南200米就是小雨家,小雨家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____;小越家在学校以东400米,再往北200米处,小越家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____。在图中标出他们两家的位置。
(2)小雨从家出发后的行走路线是,你知道小雨先后去过哪些地方吗?请按顺序写下来。
21.如图,依次连接点A,B,C,D,A组成封闭图形ABCD。点A在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这个封闭图形ABCD的对称图形,用数对表示所得图形各顶点的位置:( ),( ),( ),( )。
(2)封闭图形ABCD各顶点的数对与其对称图形各对应顶点的数对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22.如图所示,A点的位置表示为(6,5)。
(1)B点的位置为( ),C点的位置为( )。
(2)网格中有一点D,能使连接A、B、C、D四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D点位置,并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D点的位置为:
23.按要求回答问题并画出图形。
(1)写出点C的位置:
A(2,9) B(1,7) C( , )
(2)画山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3)写出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
( , ) ( , ) ( , )
(4)观察和平移后的,三对应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D B B B A
1.C
【分析】由题意可知,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此时点M的行数为2+3=5;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列数为1+2=3,再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3=5
1+2=3
则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位置用数对表示(3,5)。
故答案为:C
2.D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解答。
【详解】(3,1)表示第3列第1行,也就是青,(5,2)表示第5列第2行,也就是林,所以他的姓名是:李青林。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D
【分析】根据蓝蓝甲和学校位置的数对,结合图形得出蓝蓝从家出发去到学校需要经过5条正方形的边,再从学校去到图书馆需要经过3条正方形的边。每条边长100米,计算即可。
【详解】5×100=500(米)
3×100=300(米)
500+300=800(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数对的含义是关键。
4.B
【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进而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表示出平移后的D,已知原来的D在第2列第5行,向下平移2格也就是变成第(5-2)行,向右平移3格就是变成第(2+3)列。
【详解】5-2=3(行)
2+3=5(列)
平行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后,顶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
故答案为:B
5.B
【分析】将三角形ABC的各点向左平移3格后,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到三角形;再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出顶点的位置。
【详解】如图所示:
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4)。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找出A、B、C三点的位置,画出三角形ABC即可判断。
【详解】ABC三点的位置如下:
由图可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7.A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逐一分析各项即可。
【详解】A.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是(x,4),则他所在的列数未知,原题干说法错误;
B.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是(x,4),则他一定在第4行,原题干说法正确;
C.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是(x,4),则他所在的列数未知,他所在的列数可能是第4列,说法正确;
D.因为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是(x,4),则他所在的列数未知,所以小强的位置不能确定,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8.(1) (2,7) (8,6)
(2)(3,1)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邮局和动物园的位置。
(2)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图上1格的长度相当于实际距离100m。
笑笑从家出发,先往西走100m,即向西走1格,再往南走400m,即往南走4格,就到电影院,据此用数对表示电影院的位置。
【详解】(1)邮局(2,7),动物园(8,6)。
(2)如图:
电影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1)。
9. (9,1) (8,3) (5,2) (4,4) (11,5) (6,6)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学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各个地点的位置即可。
【详解】游玩的路线如下:
(9,1)→(8,3)→(5,2)→(4,4)→(11,5)→(6,6)
10.(1)(4,2)
(2) (6,2) (5,2)(答案不唯一)
【分析】(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AB的长度等于CD的长度,将C点向右平移3个格所在的点就是D的位置,据此解答;
(2)画出点D位置,如果有一组对边平行,那么它是梯形,据此解答。
【详解】(1)在图中选一个点D,使ABCD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点D在(4,2)。
(2)在图中选一个点D,使ABCD成为一个梯形。点D可能在(6,2),也可能在(5,2)。
11.(8,6)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点O用数对(9,8)表示,点P用数对(6,7)表示,据此可以判断M在第8列第6行,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点M的位置。
【详解】因为点O用数对(9,8)表示,点P用数对(6,7)表示,所以M在第8列第6行。所以,点M用数对(8,6)表示。
12. (5,6) (7,4)
【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然后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出点A'和C'的位置。
【详解】如图:
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6),点C'用数对表示是(7,4)。
13.(1)(5,4)
(2)久
(3) (8,2) (8,4)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列,后面一个数表示行。例如(2,3)表示位置在第2列第3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印”在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5,4)。
(2)(5,3)表示位置在第5列第3行,是“久”。
(3)一个逗号在第8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8,2);另一个逗号在第8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8,4)。
即逗号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2)和(8,4)或(8,4)和(8,2)。
14.(5,2)
【分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点B在第2列,第二行,用数对(2,2)表示,点D在第5列,第5行,用数对(5,5)表示,则点C在第5列,第2行;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C点可以表示为(5,2)。
15.×
【分析】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最终的图形,再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
由图可知,点A的位置用数对(4,3)表示,把它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1,0)表示,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数对分别找出A、B、C三个点所在的位置,顺次连接这三个点形成的图形,判断是否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
顺次连接这三个点形成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这三个点形成的图形是直角三角形,因此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7.√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点(2,4)表示点的位置在第2列第4行,向上平移4格后是第2列第8行,据此用数对表示。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
4+4=8,则把点(2,4)向上平移4格后是第2列第8行,用数对表示是(2,8)。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见详解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2)连接三点即可;
(3)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3格,首尾连结各点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数对找位置及作平移后的图形。
19.(1)见详解
(2)见详解;(5,9);(8,6);(5,5)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表示出平移后各点的位置。
【详解】(1)连成的封闭图形ABC见下图。
(2)平移后的图形A'B'C'见下图。
平移后各点的位置:
A'(5,9)、B'(8,6)、C'(5,5)。
20.(1)(4,1);(7,3);图见详解
(2)地铁口→超市→医院→少年宫
【分析】(1)图中1小格代表200米,结合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据此确定小雨家和小越家的位置。
(2)根据数对找位置,先分别找出数对(3,4)、(2,5)、(4,6)、(8,3)对应的位置,即可知道小雨先后去过的地方。
【详解】(1)从学校往西200米,也就是往左移动1格,再往南200米,也就是往下移动1格,此时对应的位置在第4列,第1行,因此小雨家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1);学校以东400米,也就是往右移动2格,再往北200米,也就是往上移动1格,此时对应的位置是第7列,第3行,因此小越家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3)。具体作图如下:
(2)数对(3,4)表示的位置是地铁口;数对(2,5)表示的位置是超市;(4,6)表示的位置是医院;(8,3)表示的位置是少年宫,因此小雨先后去过的地方有地铁口→超市→医院→少年宫。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分清数对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分别表示的意义。
21.(1)图形见详解;(6,2);(7,l);(10,2);(7,3)
(2)各对应顶点的数对,表示的行数不变。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画出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再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对比封闭图形ABCD各顶点的位置与其对称图形各对应顶点的位置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6,2),(7,l),(10,2),(7,3)。
(2)各对应顶点的数对,表示的行数不变。
22.(1)B(8,7);C(12,7)
(2)D(2,5)或(10,5)或(14,9)
画图见详解。
【分析】(1)可按列数在前行数在后的规则,结合具体图示,分别写出B、C的位置;
(2)充分展开想象,在已有3个点的基础之上,确定第4个点的位置;共有3种情况:①以AB为边,BC为对角线;②以BC为边,BA为对角线;③以BC为边,AC为对角线。
【详解】(1)结合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具体方法可知:B(8,7);C(12,7);
(2)如图:
【点睛】本题第一问难度不大,依照数对的构成来写即可;第二问中,要尽可能在图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一边充分结合3个已知点的位置一边画,能够感受到数学一题多解的奥妙。
23.(1)(4,6)
(2)见详解;
(3)(6,9);(5,7);(8,6)
(4)行数不变,列数加4
【分析】(1)根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C点的位置;
(2)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找出平移后的三角形的各个点对应的列数与行数,按顺序连接即可;
(3)根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各顶点的位置;
(4)通过观察发现:行数不变,列数加4。
【详解】由分析得,
(1)点C的位置:(4,6);
(2)
(3)(6,9);(5,7);(8,6);
(4)观察和平移后的,三对应顶点位置的数对的变化规律:行数不变,列数加4。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和平移特点,掌握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